历史在这里沉思

张建

<p class="ql-block">嘉兴南湖游记</p> <p class="ql-block">  嘉兴南湖,一直是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点燃中国革命星星之火的火种,她犹如一座永恒的灯塔,为中华民族带来光明的前景和希望。她更是每个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神圣的图腾,是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今天总算如愿来到这里,对我来讲,这是一次朝圣之行,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2月21日早晨,用完早餐,怀着迫切的心情驱车前往南湖。从晶辉酒店出发,仅十几分钟就到达南湖风景区。先在门前拍照打卡。走进景区,穿过绿荫掩映步道,南湖犹如一个悄悄掀开面纱的曼妙少女,静谧娇羞,令人惊艳,雨后初霁的湖面,微风轻拂,波光粼粼,站在湖边,眺望湖心岛上的烟雨楼和依岛停泊的红船,心中瞬间升腾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穿越百年时空,难以想象在那个风雨如晦、山河破碎、灾难深重的岁月,12名年轻的共产党人,抱着怎样的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在这里完成了一件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自此,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改变!</p> <p class="ql-block">  乘船登上湖心岛,第一次走近红船,这是旧时江南水乡常见的乌蓬画舫船,船身修长,呈黑褐色,船桨斜矗,船体线条流畅,做工精致,休憩仓内可见布有桌櫈,据说,当年为安全起见,船泊于湖中开会,另有一只小船负责运送食品。距红船几步之遥有一小碑亭,名曰:“访踪亭”,乃为纪念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1964年重访南湖所建的题碑亭,亭内诗碑上刻有董必武的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p><p class="ql-block"> 烟雨楼为湖心岛登高之处,登上楼顶湖光山色尽收眼底,遥想当年毛泽东、陈潭秋、何叔衡等5人登楼远眺,不知是否被南湖的美景所倾倒?抑或为饱受磨难的大好河山激发出济世救民的一腔热血和旷世豪情!</p><p class="ql-block"> 烟雨楼之美乃江南一绝,烟雨蒙蒙,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据记载,烟雨楼由嘉兴知府赵瀛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所建,楼高约20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气势非凡。楼前檐悬挂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楼中有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的墨迹石刻。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烟雨楼,先后赋诗二十余首,盛赞烟雨楼美景。</p> <p class="ql-block">  离开湖心岛,来到于2011年新建开放的“南湖革命纪念馆”,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庄重大气,门楣镶嵌邓小平题写的“南湖革命纪念馆”7个金色大字。展馆共分三层,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上海和嘉兴南湖的中共一大启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带领中国这艘巨轮走向辉煌的壮丽历程。</p><p class="ql-block"> 站在一大12名代表的像前,看着一张张年轻坚毅的面容,我陷入久久的沉思:这12名党员平均年龄27.8岁,最小的只有19岁,他们中有5名学生、4名教师、3名报人,可以说都是一介书生。古人云: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们靠什么冲破千年禁锢的思想牢笼,成为时代的先驱?他们凭怎样的信念和勇气、怎样的坚韧和毅力、怎样的智慧和胆略,造就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创造了前无古人、令世人惊叹的伟业!看了展馆,我心中有了自己的答案:第一,李大钊、陈独秀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居功至伟,但毛泽东是决定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伟大的民族英雄。“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决不是一句口号。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无往而不胜的思想武器,是中国革命的源头活水,这个“武器”永远不能放弃。第三,自我革命、自我净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纯洁、永葆青春、永葆活力的根本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品质,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看了展览,“四个自信”油然而生,更加坚定。</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