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区域乡镇行《常山篇》之一

王晓燕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元宵节刚刚过完,乡镇行的各位“大神”们都纷纷行动起来。陈睛川、郑昆丹夫妻呆在北京温暖的小家还没返江,刘士杰、朱秋芬夫妻需在家照顾小公主,武果毅、韩江英、杨良法、郑昆玲、徐辉、赵宇去广东自驾游,余下的毛增水、徐水香、王绍顺、王晓燕、王志龙、周水芝、钱华、陆肖英开始常山县域的乡镇行活动。特别说明的是原江山交通局的老干部陆奕富所长及贤妻徐晓东女士的积极参于,使本活动又新增了活力,可喜可贺!</p><p class="ql-block"> 2月14日早上,众“新霞客”们从各处聚集到常山县青石镇政府门口,开始了常山县境域内各处的乡镇行走活动。</p><p class="ql-block"> 常山县位于衢州市西南部,素有“西浙首站、四省通衢”之称。常山县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早于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后在唐咸享五年(674年)以县治南有常山(又名长山、即今湖山)故命名常山。</p><p class="ql-block"> 常山县境内古道、古渡、古村、古街、文峰塔、文昌阁、唐宋名刹等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唐宋诗词文化源远流长,陆游、扬万里、辛弃疾、朱熹等诗人在此斌诗吟咏,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动人诗篇。这里还有三衢石林、赏石小镇、梅树底、桃花源、黄岗山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美景,绿水青山孕育着常山“三宝”,胡柚之乡、油茶之乡、食用菌之乡等名声响誉省内省外。</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的一切使我们心动,也促使着我们想尽快游览此地各处的名胜古迹和秀丽河山。</p><p class="ql-block"> 1、青石镇</p><p class="ql-block"> 青石镇地处常山县南部偏东西,距县城7.8千米,行政区域面积78.7平方千米。辖有溪口、大塘后、九龙山、砚瓦山、湖头等1 8个行政村,有3700余人口。</p><p class="ql-block"> 青石镇因原青石乡而得名,镇政府驻地溪口村清溪路2号。青石镇境域青石、花石、砚瓦石等特色石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早在北宋时期,常山“巧石”就盛名远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步建立的石头买卖市场,发展至今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青石、花石市场,有“中国观赏石之乡”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9点左右,我们在青石镇政府门口打卡,游览镇街区后慕名前往【常山石博园】游玩。石博园主入口的观赏石广场宽阔,两旁有“一帆风顺”高大掌状大石柱,称为如来佛掌,及九龙池大盆景,还有按米芾名画制作的“激情似火”石雕,寓意石博园生机勃勃,红红火火。横跨路中《龙腾奇石文化城》大牌坊雄壮威武,马头墙、小青瓦和石雕石刻装饰,具有明显徽派建筑风格艺术的古建筑,再现原汁原味的历史老街文化氛围,很有亮点。</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不知是年后的空间还是其原因?此等4A级景区游客不多,与前不久我们在开化县参观的根雕馆有天壤之别,很是遗憾!</p><p class="ql-block"> 简单参观了石博园后,我们驱车前往招贤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常山石博园</p> <p class="ql-block"> 砚瓦山石头市场</p> <p class="ql-block"> 2,招贤镇</p><p class="ql-block"> 招贤镇地处常山县东南部,有区域面积69.8平方千米。辖有大溪沿、官庄、汪家淤、古县、招贤等1 8个行政村,有人口3.5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招贤镇历史悠久,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就在此置定阳县,唐成亨五年(674年)始设常山县,将县治设于常山北的常山乡。(今招贤古县村和古县田畈村一带)由于古时招贤境内的渡口是曾经的官渡,是衢州至常山、玉山、徽州的必经之地,所以古镇自古就以商贾云集、热闹繁荣的景象而著称。</p><p class="ql-block"> 上午10点左右在招贤镇政府打卡后,我们沿着干净整洁、热闹喧哗的镇区街道一路观赏游玩,经询问慕名来到地处樊村的【樊氏大宗祠】参观。这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樊氏大宗祠、又名博龙祠,为三进三出结构,有建筑面积620平方米,是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该宗祠也是村文化礼堂,是一处游客访问,村民休闲娱乐交流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驱车到达【招贤老街、古渡口】游玩参观。招贤老街、古渡口位于常山港南岸,老街沿江而建,有众多的古建筑、还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逗留时,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在宋代诗人《杨万里诗词展览馆》里,看到大诗人杨万里曾六过招贤,並写下二十多首吟咏招贤的诗词后,我们的钱馆长也诗兴大发,在留言处挥毫泼墨,为宋诗古镇留下浓墨重彩一笔。</p><p class="ql-block"> 风雨千年、历史悠悠,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时的招贤老街、古渡的繁华已渐渐退去,一路看到的尽是萧琴衰败,然而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招贤老街、古渡的历史然存,看后让人暇想连篇。</p> <p class="ql-block"> 樊氏大宗祠</p> <p class="ql-block"> 招贤老街 古渡口</p> <p class="ql-block"> 杨万里诗词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过招贤老街》</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春来柳叶枝头开</p><p class="ql-block">敢问野客何处来</p><p class="ql-block">昔日长街烛光夜</p><p class="ql-block">挥毫泼墨出诗篇</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汉时常邑置定阳</p><p class="ql-block">试问骚客哪有墙</p><p class="ql-block">往日古城不寐夜</p><p class="ql-block">重踏街门半边关</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一江清水石上流</p><p class="ql-block">冒问小舟何时走</p><p class="ql-block">渡岸飞石依可在</p><p class="ql-block">号工笑客挥挥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钱华落笔于</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4日</p> <p class="ql-block">  3,新昌乡</p><p class="ql-block"> 2月15日早上8.30告别招贤镇后,我们驱车近30公里到达四周群山环抱,山青水秀的新昌乡。</p><p class="ql-block"> 新昌乡位于常山县北部,距县城约22.5千米,区域面积有110.6平方千米。辖有黄塘、岩前、对坑、新昌、西源等10个行政村,拥有人口约17000余人。</p><p class="ql-block"> 新昌乡因原有新昌公社而得名,乡政府住地新昌村新创路101号。新昌乡是常山县最靠北的一个山区乡,境内的《八面山》海拔高度有1012米,是常山县境的第二高峰。由于新昌乡四周环山,地理环境非常适宜种植山油茶等经济作物,还有非常发达的榨油工艺、榨油技术的存在,因而这里的山茶油历史悠久,是常山县重要的油茶基地,有油茶之乡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在乡政府拍照留念后,我们随接驱车25公里左右沿着蜿蜒盘曲的乡间公路,经过风景秀丽的芙蓉水库库区,来到地处新昌乡西源村湖坑一号的【常山西源革命纪念馆】参观访问。</p><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只见四周群山环绕,山峦叠翠,在雨雾更现景色秀美。纪念馆大门高大雄伟,馆内大厅里红色党旗光彩色艳,红军战士雕像栩栩如生。整个展馆占地2958平方米,分三层,由第一展厅主要围绕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形成,第二展厅主述红军北上抗日先遺队转战晥浙赣的经历,第三展厅讲述浙西革命之火燎原之势,第四展厅讲述方志敏、邵式平、寻淮洲、粟裕等党史人物在此战斗生活的过程。纪念馆内的实物器具多种多样,文字、图片资料丰富多彩,观后很受教育。</p><p class="ql-block"> 离别纪念馆,在返回芳村镇的途中,我们又顺便游玩了位于新昌村的【传统榨油技艺展示馆】。该馆现被推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展厅有7 28平方米,主要有古法榨油技艺,传统榨油技艺等展品多件,其中木龙榨由300多年树龄的老樟树制作而成,且使用过100多年,故难得一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常山西源革命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新昌村传统榨油技艺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  4,芳村镇 </p><p class="ql-block"> 芳村镇位于常山县中部偏东处,距县城19公里,有行政区城面积148.7平方千米。辖有水阁亭社区1个、河山、大边、下猷阁、新桥、芳村等20个行政村,共有总人口约2.9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芳村镇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最早建于北宋重和六年(1118年),因有通徽古道、常严古道和三江在此交汇而繁荣,古时原名为“方村”后改名为芳村。现芳村镇政府驻地为芳村村鑫北路二号。</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芳村古街口下榻的宾馆休息后,下午3点左右众人前往知名的【芳村老街】游玩。</p><p class="ql-block"> 老街全长约800米,街面不宽。我们冒雨缓步慢走,在经修缮恢复后青石板铺就的古街道上看到:老街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青砖黑瓦、马头墙、古店铺、古民宅,和木质小楼、木板门店面分立两侧、鳞次栉比。各种店铺的铺号、各种各样的帘招,和店面上空的大红灯笼交相辉映,一派祥和宁静。老街中还有许多手工艺人开设的打铁铺,弹棉花店,理发店等传统手工艺者仍然与老街相互守候。老街中的多种美食琳琅满目小巷飘香,一些如油炸粿、醅糕、清明粿等小吃好吃又实惠,在一家“古法冻米糖”店内我们看到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各类糕点而食欲大开,都纷纷购买一饱口福。</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清光诸年间,村口处的《水阁亭》是旧时古镇进出的大门,是芳村老街标志性的建筑。在这里让我们体会到芳村古镇其厚重的人文历史,很值得一游。</p><p class="ql-block"> 在芳村古镇住宿就餐,游玩娱乐,大家都十分开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芳村老街</p> <p class="ql-block"> 5、大桥头乡</p><p class="ql-block"> 昨天在芳村镇游玩后,晚上在芳村古街口的一家饭店用餐。由于这家饭店经济实惠且味美,老陆叔酒兴大发,与主动挑战的高个子奶奶猜拳饮酒,大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按晓东女土的说法:这是出来玩最开心的时候,而且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16日早上,在芳村古街口的《铜制雕像群》前全体“新霞客”们集体留影后,我们又开始游走地处常山县中部的大桥头乡。</p><p class="ql-block"> 大桥头乡距常山县城区14千米,行政区域面积约5 1平方千米。辖有大桥、客弄、莲塘、新村、蒙桥、友好、樟山、浮河等8个行政村,约有1.5万余人口。大桥头乡青山绿水,乡政府驻入在溪畔的大桥村1号。</p><p class="ql-block"> 在乡政府门口打卡后,我们游走观赏乡街区容貌。只见流经大桥乡境的芳村溪清沏见底,一条用大石块堆堆沏的石头桥横贯溪中。溪畔的柳树枝垂伴已开始发青,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与河对面白墙青瓦的民宅新楼相互映衬,犹如一幅幅秀美的国画、美伦美奂美不胜收。面对此时此景,毛大师、水香姐、钱大馆长等摄影师们纷纷拍照取景,为不老女神、男神们留下美好瞬间。</p><p class="ql-block"> 离开乡政府所在地后,我们又去地处浮河村的【红色展馆】参观游玩。该展馆以红色革命为主题,附以各个时期的图片、资料、实物多件,宣扬红色革命事迹、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展馆面积不大,但从一个村级的角度来说,办这种展馆还是很不容易的,很有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红色展馆</p> <p class="ql-block">  6、东案乡</p><p class="ql-block"> 离开大桥头乡境内,我们又继续前往东案乡境处游玩。东案乡历史悠久,地处常山县东部,距常山县城17公里,行政区域面积有68.8平方千米。辖有东案、前库、田蓬、高峰、金源等1 0个行政村,约有总1.5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大桥头乡到东案乡很近,相距只有4公里,我们上午10点左右到达后看到乡区街道宽阔,街两侧店面按仿古装修装潢,干净整洁,很有新农村新气息。乡政府也比较大气,我们在此拍照留影</p><p class="ql-block"> 后前往地处金源村的【贤良宗祠、世美坊】等处游玩。</p><p class="ql-block"> 步入金源古村不久,一座始建于宋代、宋宣和七年(1125年)的王氏祠堂《贤良宗祠》展现眼前。该祠在清代、民国时期几经翻修后,现占地规模已达1116平方米,气势恢宏。整座建筑雕刻精细,门前是普通台基,台基左右两侧立有两对不同造型的旗杆石,还有一对呈戏状的石狮子,很有气势。宗祠内有三进出,朝供着王氏“一门九进士、历朝笏满床”等历朝历代的王氏先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该王氏宗祠应该是衢州地区最大、最有时代特征的宗祠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宗祠侧旁有一座《世美坊》,该牌坊初建于宋朝,后明嘉靖十七年(15 38年)重建。该牌坊在造型上即保留了宋代的精巧细致,又融入了明代的庄重和古朴,据说该牌坊是衢州地区最古老的牌坊之一。</p><p class="ql-block"> 通过牌坊门口,走近古村落长长窄窄青石铺路的小巷中,看到有多处明清老宅、并且保护良好让人称叹!</p><p class="ql-block"> 离开金源古村驱车沿着金源溪而上,行驶4公里左右后,到达位于常山县境内第一高峰白菊花尖山下(海拨高度1395米)的【梅树底】4 A级景区。该景区地处白菊花尖山脉,整条观景道顺着峡谷蜿蜒盘曲向上约有十几里地,峡谷内小溪流水潺潺、瀑布纵横,两旁的林木茂密、梅花盛开、鸟语花香景色十分秀美。</p><p class="ql-block"> 现在进入景区免票,只需扫码预约即可。景区门口的民宿很多,包吃包住约100--120元/天,是休闲、养身、避暑的理想之地。</p><p class="ql-block"> 中午在钱馆长的带领下到青石镇汪家菜谱饭店吃饭,该饭店菜品不错,价格也实惠。吃过中饭后大家互道珍重各自返回江山。前期的常山县境游玩很成功,期待以后的行程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 世美坊</p> <p class="ql-block"> 贤良宗祠</p> <p class="ql-block">  王氏后裔宗祠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 梅树底景区</p> <p class="ql-block">文字:王绍顺</p><p class="ql-block">图片/视频:毛增水、徐水香、钱华、王志龙、王晓燕</p><p class="ql-block">编辑:王晓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