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钞往事

沙嗲

<p class="ql-block">小区里,几位中行退休老哥像往常一样聚在一起泡茶。共事了大半辈子,在同一屋檐下养老,悠闲之中多了一份温馨。</p><p class="ql-block">沸水冲入盖碗,茶香飘逸,往事在煎煮沉浮之间温润起来。偶然聊起多年前银行武装押运的往事,远去的故事勾起了尘封的记忆,似微风吹皱了满池涟漪。</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社会上没有专业银行守押公司。为保障银行运营安全,厦门中国银行设有保卫部,有一支由清一色复转军人组成的精干保卫队伍,并配备了56式冲锋枪和54式手枪等制式武器。</p> <p class="ql-block">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银行面临的社会环境并非风平浪静,1983年的“严打”正是当年社会治安的写照。而1981年发生的一起抢劫案,让押运安全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厦门中行在鹭江宾馆背后的友谊商店有一外币兑换点,该点是凭侨汇券、外汇券购买紧俏物资的热门商业机构,距中山路中行大楼仅一两百米。那是一个电视还不普及、也没有电脑的年代。那天,兑换点结账下班已是晚上8点多,中山路灯火阑珊,格外冷清,两位同事拎着钱袋已经走到离中行几步之遥的地方。突然,从小巷里窜出两名歹徒,冲着两位同事脸上猛地撒出一把石灰,乘他们睁不开眼睛之际,一把抢过对方手中钱袋,快速遁入小巷逃逸。所幸公安民警神勇,案子次日就破了,两名歹徒被绳之以法。中行经此一事,不敢怠慢,立马加派人手,加强保卫队伍力量。</p> <p class="ql-block">80年代中期,厦门中行员工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当时中国银行是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独家经营外汇业务。根据上级行核定的外币现钞库存限额,厦门中行须将超库存外钞及时押送广东,由当地分行转运香港中银集团旗下宝生银行入库方可生息。后改为押送福建省分行,由省行统一押送广东。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跑福州成了厦门中行保卫、出纳和后勤车队的家常便饭,执行过这项任务的同事不在少数。</p><p class="ql-block">70年代中期,入行不久的郭总和另一位同事押外钞到广东,他俩人手一枪,怀揣持枪证,拎着一装着外钞的人造革公文包,先从厦门坐长途汽车到汕头,再从汕头机场乘安-24飞机飞广州(这种苏联设计的短程双发涡轮螺桨支线客机如今的孩子可能连听都没听过,可那年头厦航还没“出生”,坐飞机是一般老百姓不可企及的事情)。登机前,先卸下弹夹自己保管,将空枪放进行李箱里托运,下飞机后取回空枪,装上弹夹再别回腰间(人们很难想象,那年头手枪竟然可以托运上飞机,现在您可能拿把小刀都上不了高铁)。与当地分行完成外钞交接之后,手枪可交当地分行代保管,自身携带也没问题,整个过程简单粗暴,却行云流水,波澜不惊。彼时正值改革开放前夜,所押外钞量并不大,长途押运所费不菲,可那年头外汇资金精贵,银行这么做自有它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1987年,郭总(左一)、郭副主任(右一)与叶行长在分行中山路营业厅</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福厦公路驿程300多公里。上个世纪,这条国道绵延起伏,有些地段直接穿过村镇街道,许多地段并未开发,开车跑一趟得六七个小时。不论赤日炎炎还是电闪雷鸣、暴雨倾盆,都挡不住钞车一路向前。押钞的汉子们陀着枪,倚着车窗,眺望着快速掠过的翠绿山岗、草舍田畴、农夫马牛,滚滚车轮碾过二十几个春夏冬秋。</p><p class="ql-block"> 在150多公里处惠安驿坂段,有一座极为简陋的小屋孤零零地杵在路边,两侧是农田,两排延伸至公路尽头的相思树在风中摇曳,沙沙作响。小屋里,那口烧柴火的土灶炉火正旺,一张黑乎乎的四方桌和四把条凳,一位有腿疾的老伯正在为南来北往的过客提供膳食。车队长阿青是一位身高一米九三、车技出神入化的魁梧大汉。他最早发现这间小屋饭菜好吃,尤其是那香喷喷的猪油炒饭很对胃口,于是只把驿坂当“驿站”,常在这儿歇脚吃饭。久而久之,厦门中行同事不论押钞或路过,这“半道上”的破店就成了弟兄们的定点“伙房”,一吃竟然就是二十多年,直到有了高速公路才作罢。笔者虽非保卫人员,却也一直是这儿的常客,忠贞不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泉州老桥</p> <p class="ql-block">那年头,武装押钞开的是帆布棚的212北京吉普或普通旅行车,钞票用帆布袋兜着。钞车朝发夕至,中午经停驿坂,饭点到了,饥肠辘辘的弟兄们把车往路边一停,车门一锁,溜进小屋享受那份虽不精致却十分可口的饭菜。当然,眼睛余光和腰间家伙也没忘保持应有的警惕。</p> <p class="ql-block">北京吉普</p> <p class="ql-block">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行与小饭店结下了不解之缘,小屋也发展成三层小酒楼,阿青队长成了他们家的老朋友,甚至饭店老板孩子闹分家都找他“投诉”调解。分家后,兄弟在父亲酒楼两侧盖起几家饭庄,一字排开,煞是壮观。但有长途客车开到,几兄弟一窝蜂冲出来抢生意。谁料到,银行押钞竟然押出了一段支持个体经济发展的佳话。多年以后,福厦高速公路如丝带般地在海边画出一条美丽的弧线,车流如织,小饭店逐渐式微。如今开车路过驿坂,似乎还能闻到当年那份炒饭香,令人不由自主地咽口水。</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来,在长途押钞途中,经常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有疯狂加速追着钞车要“理论”的,有别停钞车要干仗的,甚至有过肢体冲突。但广大押运人员具备了较高的应变能力,沉着冷静,有勇有谋,对各种突发事件处置比较得体,很好地保护了银行财产安全。</p><p class="ql-block">有一次,钞车在押运途中出了交通事故,周边的农民兄弟围了上来,一哥儿们二话不说,抡起锄头就朝着钞车玻璃砸了过去。突然间,他看见副驾驶位置上趴着一个人,手里握着一把手枪,黑洞洞的枪口正指着他。这位仁兄顿时懵了,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珠子停止转动,高高举起的锄头久久不敢落下,心中有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在那个朴实无华的年代,带枪非军即警,这位仁兄没敢造次。</p> <p class="ql-block">90年代初,厦门中行营业部员工在打靶</p> <p class="ql-block">老黄回忆说,有一回各地市分行奉命派员到福州马尾集中领取外汇券,并安排在某宾馆住宿。当晚,各行跟车押运的弟兄聚在一起小酌。席间,腰间那把枪嗝得慌,于是大伙儿纷纷解下来放在桌上,放开手脚吃饭。看着一桌子黑乎乎的真家伙,服务员愣住了,话都说不出来。这些“武工队”是何方神圣?带这么多枪干嘛?殊不知,这些带枪的汉子都是卸甲归田的热血男儿,正像古代武功高强的“镖师”那样纵行八闽,他们忠诚护卫的这一“镖”,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金银财宝,而是沉甸甸的银行财产和百姓身家。省行保卫处长看出其中尴尬,赶紧让弟兄们把“家伙什儿”收起来,别惊扰了店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97年省中行保卫干部培训班(黄志胜 供)</p> <p class="ql-block">银行偶尔也有摆乌龙的时候。有一天,营业部现金科一位柜员眼大漏神,误把一扎客户领取的五万元人民币现钞付给柜面上的另一个人,那人拿了钱立马消失了。经查,错拿钱的是位惠安人,估计已溜回老家了。</p><p class="ql-block">银行丢钱可不是小事。郭副主任(非前面所提的郭总)得知后立刻夺门而出,驱车赶往惠安。为避免打草惊蛇,他们将车子停在村口,悄悄地摸上门。果不其然,错拿钱的那位仁兄也刚到家,银行如此神速让他大感意外。老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再承认银行操作失误,请他配合还钱。言谈之间,那位仁兄突然瞄到老郭腰间不经意露出来的手枪,意识到来者不善,善者不来,问题严重,于是无奈地把钱递给了老郭。出了差错压力山大,长途奔袭非常辛苦,但能有惊无险地把钱追回来,案件化于无形,大伙儿如释重负。不同时代和环境,人们思维和处理问题的手法不一样,我们无法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评判当年行之有效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2006年,厦门中行保卫部同事合影(黄志胜 供)</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作为非专业押运单位,银行自行押钞也的确存在一些弊端。</p><p class="ql-block">一是枪支弹药使用管理并非易事,一旦管理不善,后果不堪设想。上世纪80年代初,厦门某银行就发生一起在枪械故障处理过程中,不慎走火致人死亡的恶性事故。走火的正是当年与郭总一起乘安24飞机跨省押钞(后分到那家同业)的保卫干部,被误击身亡的是一位办事处主任,据说二位工作表现都很出色,都在即将提拔之列。遗憾的是这一凄厉的枪声颠覆了他们个人和家庭的命运。</p><p class="ql-block">二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国各地涉及银行押钞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如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不同部门在公路拦车临检,甚至有路人要求搭便车等奇葩情况。加上钞车外观与民用车辆无异,后来虽统一在车门上喷了“03单位”字样,车头也摆放公安部门颁发的“303”特别通行证,有阵子甚至配备了警灯警笛,但由于车辆人员标识不明显,人们对银行押钞工作性质和作业流程不甚了解,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危及钱款和人员安全,酿成重大事故。</p><p class="ql-block">三是银行网点越来越多,日常运营进出的现钞数量越来越大,押运任务繁重,人员、车辆、库房、武器的管理调度不堪重负,甚至发生恶性事件。如2001年温州市中行就发生一起犯罪分子开着假运钞车假扮经警,堂而皇之提走百万巨款的案件。这起堪比“加里森敢死队”的离奇案件轰动全国,惊动中央。若干年后,笔者调任浙江工作,与当年参与处理此案的同事聊及其中荒唐,仍为之咂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时代中行员工在专家指导下练习假钞鉴别</p> <p class="ql-block">2003年10月,厦门金融保安守押有限公司成立,由市公安局和人民银行牵头组建,开始实施专业银行押运管理‌。安保公司装备了装甲运钞车,配备了霰弹枪、防弹背心和钢盔,银行的枪支弹药全部上缴公安部门,银行业开启了押钞社会化的新模式。</p> <p class="ql-block">当今中国,科技高速发展给经济民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银行颠覆了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电子支付使现钞供应量大幅下降,电子监控使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度。银行自己押钞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银行有许多技术含量很高的核心业务,但是武装押运却是那个年代一项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工作。那条走了二十多个春秋的押钞路,也是一条承载着许多青春年华的漫漫人生路。悠悠岁月,车轮滚滚,他们钢枪在手,道义在肩,风雨兼程,无怨无悔。如今,他们当中魁梧的车队长、追错款的副主任、下班遇袭的出纳员、遇险拔枪的保卫干事都已经“归队”,再也没有尘缘牵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茶室里,水开了。盖碗茶还在按照亘古不变的节奏不停地冲泡。伴着夕阳,几位老哥山南海北地聊着国事家事天下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袅袅茶香中享受着静谧时光,品味着冷暖人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