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变新发现 ‍

自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曜变的定义</span></p><p class="ql-block"> 曜变是一种在瓷器釉面上形成的特殊光学现象. </p><p class="ql-block"> 建窑黑釉中有一个极其罕见的品种,胎釉经过高温烧制后,其中的铁、铜、铅等金属元素在釉面凝聚形成众多的小斑纹,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称为曜变,是古今中外最神奇美妙的陶瓷艺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传统曜变的标准器</span></p><p class="ql-block"> 早期传入日本的三件曜变天目盏,被视为是曜变的经典代表,长久以来是所有曜变研究和讨论的标准器,附图是这三件日本曜变盏,右下是国内的一件残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发现多件曜变盏</span></p><p class="ql-block"> 最近发现了多件曜变建盏,底部有雍熙,聖,政和,大观,東岳等字款(图),打破了传统全球仅有三件曜变的说法. 这些曜变盏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年代集中在北宋,</span>都有实用的痕迹,可能是当时喜欢曜变的王室或富贵家族的藏品,后深埋地下. 幸运的是经历了多次的社会动荡没分散,整批的保留了下来. 至于是如何在今日世界出现,已无法追查, 最可能是窖藏出土,埋藏时间应该是宋末元初的乱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新犮现曜变盏是否到代</span></p><p class="ql-block"> 新发现的曜变盞,具有传統曜变的黑釉,带毫斑纹和色彩多变等所有特质,它们的造型完美,包漿明显,古韻十足,还有清楚的北宋底款和前所未知的神奇工艺,这些都肯定了它们是到代无疑的北宋曜变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曜变的成因不是窑变</span></p><p class="ql-block">新发现的曜变盏在造型和工艺上,远超过我们对已知曜变的认识,几乎可以说是另类的产品. 它们的斑纹金属层厚,有清楚的毫状毛边,排列有规律性,斑纹的数量多,佔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当比率的</span>釉表面积,乍看下好像是瓷器与金属器的合体,这些应该都是精心设计的工艺,不是简单的窑变现象能解释. </p><p class="ql-block"> 下面附图是二件几乎完全相同的曜变,不同点在一件有"候王"底款,一件没有. 能有如此相似的外观,更清楚的证明了曜变是有计划的产品,不是无法控制的天成窑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日本曜变盏在曜变中的等级</span></p><p class="ql-block"> 宋元时期的日本国力一般,在中国的留学生财力有限,能購買到的大概是普通的质量,若是寺庙的赠品,应该也不大可能是太好的.</p><p class="ql-block">所以日本的三件国宝曜变盏,在曜变中的等级不是太高,甚至有可能是没烧好的次品. 这可以由新发现的这批曜变建盏来证明.</p><p class="ql-block"> 下面附图左边是新发现的三件北宋曜变盏,右边是日本的三件,直接对比,好坏的差别明显.当然也可以解释成日本的是南宋的,当时的工艺水准已远不如北宋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即使如此日本的这三件也被追捧了数百年,更显出这批北宋曜变的珍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新发现的曜变盏增加了对曜变的了解</span></p><p class="ql-block"> 这些新发现的曜变建盏中,有多件珍品带有清晰的北宋底款,将曜变的历史推前了百余年. 这些建盏工艺精湛,烧制效果复杂,不仅提升了对曜变工艺水平的了解,也将其艺术价值推向新的高度. 其斑纹深入胎体,呈现出独特的立体视觉美感,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曜变建盏的认知. 附图是这些新犮现曜变盏中,具代表性的北宋太宗雍熙建盏,有兴趣请查看"北宋雍熙曜变建盏"一文,有详细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曜变消失的历史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 元后就少见黑釉建盏的制作,更不用提其中的曜变了,原因应该是蒙古人崇尚蓝白色,饮茶方式也不同于汉人,黑底的斗茶不再受欢迎,加上景德镇青白瓷和青花瓷的崛起,造成黑釉瓷器市场迅速消失,曜变建盏也跟着被淘汰.(图为景德镇元青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结论</span></p><p class="ql-block"> 新发现的曜变建盏在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上不逊于日本国宝,某些特征甚至超越了它们.然而日本收藏的曜变盏因其数百年的流传记录,仍具有传统的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新发现的曜变盏虽然缺乏详细的流传记录,但它的底款和其工艺水平足以证明是宋代建盏的卓越成就. 这些新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宋代瓷器的认识,也为研究曜变现象提供了新的契机. 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深入,这些曜变盏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将得到更全面的揭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