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 北京中轴线 前门大街 正阳门

老付

<p class="ql-block">前门大街是北京市著名的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上,北起前门,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先农坛)的御路,建成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大街长约1.4公里。明、清至民国时期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下图为 前门大街南端天桥路口,中轴线及两侧乾隆御笔石碑。</p> <p class="ql-block">石碑碑文:皇都篇 乾隆十有八年岁在癸酉孟夏月 御笔。正阳桥疏渠记 乾隆五十有六年岁次辛亥仲夏月 御笔。(满汉文)</p> <p class="ql-block">天桥有两个含义,一是桥的本身,一是因桥而得名的地方。据清《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这座桥是供天子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使用的,故称之为天桥。据记载,大约在元代建的天桥,南北方向,两边有汉白玉栏杆。桥北边东西各有一个亭子,桥身很高。光绪三十二年,天桥的高桥身被拆除,改成了一座低矮的石板桥。后经多次改建,至1934年全部拆除,桥址不复存在,天桥作为一个地名保存下来。下图为 中轴线上的天桥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天桥原有汉白玉石桥一座,桥下为由西向东的小河龙须沟。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京味“特色的天桥市场。许多艺人在天桥杂耍表演,项目繁多,技艺高超,为京城一大特色。历史上的的北京,一部分是以皇城为中心的皇家贵族的北京,一部分是以天桥为代表的平民的北京。到天桥逛的人,一个是想买点日用百货,一个是看一看各种民间艺术,再一个就是到天桥食品摊上品尝一下物美价廉的风味食品。下图为 天桥石拱桥。背景为中轴线、御笔石碑、北京天桥艺术大厦等。</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天桥,城市重新开发建设后,观众还可以欣赏到老天桥遗留的曲艺节目,包括:相声、评书、西河大鼓、快板书、山东快书等曲种。下图为 北京天桥艺术大厦。</p> <p class="ql-block">北京天桥大街东侧的国家自然博物馆,1959年正式建成开馆。(原名北京自然博物馆)。博物馆设有自然历史研究所和古生物、人类、动物、植物四个研究室,从事生物学史的研究。馆藏标本数十万件,不少是稀有的新属新种,有些古生物标本更是世界闻名的珍品。现有古动物、古人类、动物、植物四个基本陈列馆,出版有《国家自然博物馆研究报告》和科普刊物《大自然》。下图为 国家自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地面上,“北京中轴”字迹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北京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数千年来各民族文化互相交融渗透,形成了特有的“京味儿”。这些极具北京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文化资源在前门大街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图为 一路沿中轴线向北,来到珠市口,进入前门大街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前门大街,比一般城门大街要宽很多。这得益于在城市规划上,明代北京城突破了元代多遵循的“前朝后市”的定制,正阳门周围以及鲜鱼口、廊坊胡同一带形成了大商业区。下图为 一直处在中轴线上的前门大街。</p> <p class="ql-block">明代中期,由于商业发达,前门大街两侧出现了鲜鱼口、猪(珠)市口、煤市口、粮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门大街才成为一条商业街。北京最著名的“大栅栏儿”商业街也在其中。下图为 前门大街上,仿古铛铛车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明嘉靖以后,各省市在京做官的人为了解决进京应试人员的住宿问题,在前门大街两厢建立了各地会馆。举人们常到前门大街来购买生活用品和饮酒作乐,这样一来也促使前门大街成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道。</p> <p class="ql-block">清初把东城的灯市口商业挪到前门一带,而且为了维护皇权的威严,戏园、茶园、妓院等只准许开设在城外,于是前门大街较以前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荣。清代大街两侧陆续形成了许多专业集市,如鲜鱼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猪市、粮食市、珠宝市、瓜子市等。附近胡同内随之出现许多工匠作坊、货栈、车马店、旅店、会馆以及戏园等。下图为 左 中华老字号 长春堂门店。创于清乾隆末年(1795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中医馆、大药店,经营医药类品种达6000余种。右 北京礼物店店面。</p> <p class="ql-block">以后,大街的席棚逐步改建成砖木结构的正式房,形成东、西侧房,后有里街的三条街。前门外正街的店铺创立时间大部分晚于里街的店铺,路东有全聚德烤鸭店、便宜坊烤鸭店、回仙居炒肝店、永安堂药铺、黑猴帽店、都一处烧卖馆、正阳楼饭庄等,路西及西里街有永增和钱庄、瑞蚨祥绸布店、同仁堂药铺、六必居酱菜园、一条龙羊肉馆等。下图为 前门大街井盖,前门天街 百年老街。 </p> <p class="ql-block">在中轴线上,一个小姑娘高兴得边走边跳,手舞足蹈,惹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清末,前门大街已有夜市。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后,在前门箭楼东、西两侧设立了前门火车站东站西站,前门大街成了北京同外省联系的交通枢纽。下图为 中国邮政 新国潮主题邮局。绿色信筒让人记忆犹新,回到过去。不知道现在写信、寄信的人还多不多……</p> <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初,前门地区共有私营商业基本户800余家。前门大街东侧从北往南有大北照相馆、庆林春茶叶店、通三益果品海味店、力力餐厅、天成斋饽饽店、便宜坊烤鸭店、老正兴饭庄、普兰德洗染店、亿兆棉织百货商店、前门五金店等店铺。下图为 荣宝斋店面。荣宝斋前身“松竹斋”,始建于1672年,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荣宝斋集书画经营、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装帧装裱、收藏、出版、展览、教育、培训、印刷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民族文化的重要品牌。</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前门大街北起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仅前门大街两侧,建筑面积就共计6.6万平方米,约容纳180家商户。下图 左 翰墨林。中 中国书店。创于1952年,是全国首家集收购、发行、出版、拍卖为一体的知名文化企业。右 张一元店面。</p> <p class="ql-block">在中轴线上一路前行,边走边看,边欣赏边拍摄,舒适惬意,乐在其中。北面的正阳门(箭楼)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乾嘉时俞清源在《春明丛谈》中描绘前门大街的热闹:“珠市当正阳门之冲,前后左右计二三里,皆殷商巨贾,前门大街设市开廛。凡金银珠宝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畅饮,恒日暮不休。”这就说明当时前门大街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情况,而且说明前门大街那时已经有好几家大饭馆。下图为 百年前门铜锅涮肉、葛根酥、台湾牛轧糖店面。</p> <p class="ql-block">左 中华老字号 老北京特产 稻香村糕点。右 北京红螺食品 中华老字号SINCE1909。</p> <p class="ql-block">红星二锅头 源昇號博物馆门店。对联:右 康熙盛世源昇號二锅头惠泽京师。左 开国大典红星酒八百年酿造传承。</p> <p class="ql-block">苏州稻香村始创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位于苏州观前街,是历史上第一家使用“稻香村”字号的店铺。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品尝过稻香村的糕点,并给予高度评价,使得稻香村名声大噪,成为宫廷贡品。苏州稻香村经历了25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至今仍保持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工艺,是中国糕点界的代表之一。下图为 稻香村门店 对联:右 源自姑苏 乾隆始创。左 糕点泰斗 臻品世香。</p> <p class="ql-block">中华老字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誉远门店 始于1541。(中药店)</p> <p class="ql-block">姜炭锅 姜炭的炮制技艺。(温经止血、温脾止泻)</p> <p class="ql-block">前门盛世烤鸭店 盛世园相声茶馆。</p> <p class="ql-block">左 中华老字号 谢馥春门店 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扬州化妆品品牌,中国第一家化妆品企业,其历史可追溯到清道光10年(1830年),曾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名列“全国300家重点保护品牌),并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博会大奖。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百雀羚门店 since1931。经典国货品牌,天然温和的草本护肤佳品,以护肤香脂享誉全国,中国历史悠久的护肤品牌。</p> <p class="ql-block">潮起东方韵 非遗展华彩 时光印记·非遗文化奇遇记 妈妈制造门店。</p> <p class="ql-block">左 妈妈制造 中国传统手工艺创承的探索者和推动者 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学及工艺的归纳梳理 联合设计师共同创作符合国际化审美 具有东方文化符号的美学产品。右 对中华传统美学文化及工艺梳理……改善匠人妈妈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进入店内走走看看,精美绝伦的非遗文创产品让游客们爱不释手。左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展位。右 非遗文创 妈妈制造、世界非遗蔚县剪纸 高佃亮大师工作室等。</p> <p class="ql-block">左 人民咖啡。 右 益德成鼻烟。(芳香辟秽、缓解困倦、通畅呼吸、抑菌除味)</p> <p class="ql-block">老字号 四联美发门店 北京美发博物馆。 四联美发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理发店,成立于1956年。由来自上海的四家理发店-华新、紫罗兰、云裳、湘铭联合创立。</p> <p class="ql-block">左 北京名小吃 老北京驴打滚门店。右 老北京特色 冰糖葫芦。</p> <p class="ql-block">沿中轴线继续前行,前面游客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北京老字号 南门涮肉。铁板鱿鱼、老北京爆肚、羊肉串等。</p> <p class="ql-block">左起 酥福礼记门店。中华老字号 国家级非遗 朱炳仁·铜门店。中华老字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片仔癀国药店。对联:明代御方传颂百年济天下 今朝国药扬名四海泽苍生。摩登红人门店。</p> <p class="ql-block">左起 畅游旅拍 畅游格格妆造 古装写真门店。 全国中华老字号传承创新先进单位 创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益德成鼻烟门店。东方旗忆门店 传统国服。</p> <p class="ql-block">中华老字号 吴裕泰茶庄门店。门口购买茶叶的顾客排起了长队。吴裕泰茶庄创办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创办者安徽歙县人吴秀茹。2010年吴裕泰茉莉花窨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吴裕泰茶庄门前铜塑像。</p> <p class="ql-block">中华老字号 懿菲门店。(高档民族服装服饰)</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上,百年老街前门大街。</p> <p class="ql-block">前门大街东侧 鲜鱼口 老字号美食街。</p> <p class="ql-block">前门大街西侧 北京著名商业街-大栅栏。</p> <p class="ql-block">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达到拥挤级别的前门大街大栅栏。</p> <p class="ql-block">中华老字号 盛锡福 帽业专家 天津 自制门店。开业于1937年,远销美、德、法、加拿大、新加坡等国。</p> <p class="ql-block">中华老字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一处烧卖制作技艺门店。都一处烧卖馆创办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 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乾隆十七年(1752年)除夕之夜,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回城,见前门大街只此一家尚在营业,颇有些感触。进店用餐,十分满意。当得知此店尚无正式店名时,乾隆便说:除夕之夜,都城之内只你一家尚在营业,就叫“都一处”吧。不几日,宫中太监送来蝠头匾,上面乾隆皇帝御笔题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从此,都一处名声大振,“乾隆赐匾”“乾隆小酌”等成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1989年都一处烧麦获商业部餐饮最高奖“金鼎奖”。2006年获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2008年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下图为 都一处烧麦门店前铜塑像。</p> <p class="ql-block">中华老字号 东来顺饭庄 始创于1903年。中国名菜 东来顺涮羊肉。清真第一涮 涮羊肉。著名作家老舍、国画大师齐白石、京剧大师马连良和张君秋等名人,生前都喜爱在东来顺宴请宾朋。这里还招待过许多国家元首和海外宾客。</p> <p class="ql-block">左起 北京著名小吃 门钉肉饼。百年老店 聚德华天 新川面馆。北京景泰蓝。</p> <p class="ql-block">全聚德烤鸭店开业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为杨寿山所创,1837年他从河北冀县来京,在前门大街摆摊出售生鸡鸭。经过二十几年的经营发展,由小摊小铺发展成饭馆,利用宫廷御膳房传出的挂炉烤鸭技术,精制烤鸭出售。店名“全聚德”。由于烤出的鸭子枣红油亮,外皮酥脆,肉质鲜嫩,很快便名传京城。下图为 北京市文物保护名单位 全聚德烤鸭店 全聚德起源店门店。</p> <p class="ql-block">左起 全聚德烤鸭店起源店、东来顺饭庄、都一处烧麦馆门店……老北京老字号门店,一家挨着一家。</p> <p class="ql-block">穿越元明清 礼品店。</p> <p class="ql-block">御食园 宫廷御食 舌尖上的京城 北京烤鸭 工厂店。</p> <p class="ql-block">左起 中华姓氏文化门店。中华老字号老北京著名小吃 天興居 始于1862年。宇飞牛肉面门店。</p> <p class="ql-block">故宫前门文创店门店。</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在中轴线上,正阳门箭楼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北京著名戏楼广和楼。</p> <p class="ql-block">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 始于1835年英国。慢慢过好2025 费翔蜡像揭幕仪式广告。</p> <p class="ql-block">中华老字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福号门店。右 同陞和门店。</p> <p class="ql-block">乾隆酱汁传百年 慈禧腰牌通天下 天福号始创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下图为 天福号门店前铜塑像。(慈禧太后)</p> <p class="ql-block">同陞和始创于1902年,以生产鞋类成品和帽子而闻名。下图为 同陞和鞋业门店。</p> <p class="ql-block">北京同仁堂大药房原名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铺,是乐显扬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一家药店。是国内最负盛名的老字号。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的北京同仁堂已发展成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 北京同仁堂大药房门店。</p> <p class="ql-block">左起 老北京布鞋门店、北京景泰蓝门店、龍驭德炸酱面馆门店。</p> <p class="ql-block">龍驭德炸酱面馆门店前铜塑像。</p> <p class="ql-block">前门商业街区 廊坊头条胡同。</p> <p class="ql-block">前门大街的老字号、商业和手工业是竞争中留下的极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独特的产品工艺、世代传承的品牌和经营方式,即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之一,是北京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下图为 中华老字号 老北京手工布鞋 步瀛斋门店。清咸丰八年(1858年)开业。</p> <p class="ql-block">北京,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都,其南北中轴线经历了元、明、清以及近代,七个世纪的城市历史发展延续至今。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凭借其宏大的规模、均衡的规划布局和靓丽的城市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阳门就是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的15个重要遗产点之一。下图为 临近新春佳节,前门大街步行街、牌坊、正阳门(箭楼)。</p> <p class="ql-block">原正阳门包括城楼、箭楼、闸楼及瓮城,原正阳门前建造了石桥、牌楼,形成了“四门、三桥、五牌楼的建筑格局。正阳门,特指正阳门城楼和箭楼,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天安门广场最南端,前门步行街最北端。下图为 回看北京中轴线、前门步行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 百年老街-前门大街,节前喜庆、热烈、欢乐、祥和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正阳门箭楼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在京师各城门外添建箭楼,正阳门箭楼就是当时建成的。箭楼连城台通高38米。城楼和箭楼是旧时北京内城、外城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箭楼屋顶形式及开间数与城楼相同,但在东、西、南三面墙上及两檐间开有八十二个射箭孔。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箭楼两度毁于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城楼又被八国联军所毁,箭楼也遭火焚,但都随即照原状修复。下图为 正阳门箭楼(南面)。</p> <p class="ql-block">1916年,拆除翁城,并对箭楼进行改建,现存箭楼已非原貌。1949年2月3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此举行入城式。在改建天安门广场时,保留了正阳门城楼及箭楼。1952年,对城楼进行拨正加固。1976年、1977年先后对箭楼、城楼进行了维修,古老的正阳门焕然一新。下图为 正阳门箭楼(北面)。</p> <p class="ql-block">从正阳门箭楼(北面)中轴线上,通过城门观看前门大街。</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前门箭楼东、西两侧设立了前门火车站东站西站交通枢纽。(京奉、京汉铁路)1915年,为了在前门火车站附近修建马路和广场,正阳门东、西闸楼和瓮城的东、西垣墙被拆除。正阳门以南成了北京城郊的繁华地段,前门大街交通畅通,车马川流,熙熙攘攘,大栅栏一带商家聚集,生意兴隆。下图为 保存完好的前门火车站东站。</p> <p class="ql-block">从正阳门箭楼南侧,观看毛主席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正阳门城楼南侧,毛主席纪念堂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正阳门城楼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天安门正南门,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的正门。由城楼和箭楼组成。城楼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高42米,面阔七间,灰简瓦,绿剪边,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城楼建在高大的城台上,雄伟高大,巍峨壮丽。上层前后檐装修为菱花格隔扇门窗,下层为涂朱砖墙。下图为 正阳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正阳门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伟,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五百年来,正阳门饱经沧桑,几毁几修,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下图为 正阳门城楼。(南面)</p> <p class="ql-block">正阳门城楼建筑特写。</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正阳门箭楼肃穆凝重,巍峨壮丽,灯光璀璨,光彩夺目。古老的正阳门箭楼,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喧嚣一天的前门大街,恢复了宁静与安详。下图为 正阳门城楼(前门)与箭楼。</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正阳门箭楼(前门)夜景,风光无限,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保护与传承它的目的在于,任何古老历史建筑无论它经历了怎样的建成、损毁,消失、重生,都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显现出时光流逝的印记,激发起人们珍爱人类文明精华的精神。正阳门作为北京老城的标志性建筑,见证着老北京社会变革的沧桑巨变,也承载着新北京历史进程的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正阳门城楼(前门),让人痴迷双眼,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正阳门城楼气势宏大,庄严华贵,金碧辉煌,栩栩生辉。显得更加壮美,宛若天上宫阙。</p> <p class="ql-block">正阳门这座古老的历史建筑,矗立在北京的中轴线上,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故事。它是北京的象征,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北京古都特色的绝佳载体。正阳门以其无声的建筑语言,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存在与历史价值,是北京历史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永远地珍惜和保护。这里是中轴线,这里是正阳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