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钦州民族英雄冯子材、刘永福故居(纪念馆)

画眉先生

<p class="ql-block">当我踏入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心中满是敬意。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著名诗人田汉曾有诗句:“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这里的“刘冯”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民族英雄刘永福和冯子材。我站在刘永福纪念馆前,那座青砖灰瓦的房子,门前挂着红灯笼,摆放着植物,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门上的字迹清晰可见,将我带入了对英雄的追忆之中。</p> <p class="ql-block">冯子材,这位清末将领,他的事迹如同一部传奇。他生于广东钦州(今属广西),行伍出身,一生都在为保卫家国而战。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清廷和战不定,滇难边境告急,他紧急募兵赴前线迎敌。奉旨帮办广西关外军务,1885年出任前敌统帅,身先士卒,力摧强寇,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黑旗军、滇军亦同时取得临洮大捷,中法战争战局迅速扭转。此战成为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唯一没有以割地赔款而结束的战争。战后他被授予太子少保衔,升任三等轻车都尉职,任云南提督。1894年,赏加尚书衔。中日甲午战起,他以78岁高龄奉调驻守镇江,继续为国效力。我仿佛能看到他那坚定的身影,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威震南关,他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民族精神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中,一幅展示历史场景的艺术作品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幅作品生动地再现了冯子材指挥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辉煌时刻。“光辉典范”四个字深刻地印在我的心中,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辉煌战例,冯子材的英勇指挥,让敌人闻风丧胆,也让后人敬仰不已。</p> <p class="ql-block">刘永福,这位清末民初名将,黑旗军首领,他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他生于广西钦州(今属广西防城古森洞小峰乡),1867年率黑旗军进入越南,屡次大败法国侵略军,获越南封为三宣提督。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取得纸桥大捷。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1895年5月25日台湾被割让后,台湾民众曾三次请求刘永福出任台湾民主国大总统,但他三拒总统印,以抗日盟主身份继续领导台湾民众抵抗日本侵略,在七个多月艰苦卓绝斗争中,给侵台日军以沉重打击,歼灭日军4642人。然而,刘永福终因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含恨内渡大陆。辛亥革命后,曾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不久告老还乡。1917年1月于钦州逝世。在刘永福纪念馆内,中间摆放着一座刘永福的雕像,两侧挂着红灯笼,门上贴着对联,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他的英勇事迹。那对联上写着“华夏雄风”、“黑旗浩然”,这不仅是对刘永福的赞美,更是对那段历史的铭记。</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墙壁上,展示着黑旗军的军旗和令旗,这些旗帜见证了黑旗军的英勇战斗。七星黑旗、八卦旗等不同类型的旗帜,每一种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每一种都象征着黑旗军的英勇无畏。我站在这面旗帜墙前,仿佛听到了战场上那震耳欲聋的呐喊声,看到了黑旗军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赐予刘永福的福字匾,如今藏于广西博白县博物馆。这个福字匾是慈禧太后对刘永福的嘉奖,也是对刘永福为国效力的认可。我想象着刘永福收到这个福字匾时的心情,那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这个福字匾不仅是刘永福的荣耀,更是那段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刘永福的故居,那古色古香的大门上写着“三宣堂”,两侧挂着红色灯笼,门上贴着对联。刘永福书写的“虎”字与慈禧太后为刘永福书写的“福”字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刘永福的英勇与智慧。我站在这座故居前,仿佛看到了刘永福在这里度过的每一个日夜,他在这里思考着如何保卫家国,如何带领黑旗军走向胜利。</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中,一幅描绘中法战争连环画的作品,生动地展示了法国侵略者入侵越南的历史事件以及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故事。这幅连环画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那段历史,也让我更加敬佩刘永福和冯子材等英雄们的英勇无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民族英雄,什么是家国情怀。参观钦州民族英雄冯子材、刘永福故居(纪念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这些英雄们充满了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