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2日,我们参加了【光明户外】组织的湖州一日休闲游。这次的行程包括铁佛寺赏梅、小西街、衣裳街和荻港古镇。活动当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出发,一路上欢声笑语。众多群友参与了摄影,为我们留下了美好的瞬间。</p> 湖州荻港古镇 <p class="ql-block">【领队】韩流</p><p class="ql-block">【中队】杰克</p><p class="ql-block">【收队】亦然</p><p class="ql-block">【摄影】茂锦,杰克,韩流,亦然,严永红,龙的传人,小雅,开心果,分红那年,河边草,闰木,郭廓,星湖,阿飞,静静,家政女皇,遇见,萍水相逢,小歌,🍎zll,A—fan,等群友</p> <p class="ql-block">荻港村是杭嘉湖平原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村,历史上因河港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名,自古有“苕溪渔隐”之称。荻港四面环水,溪水相抱,环境优美;东靠杭湖锡旅游航道,西接湖菱公路,紧接318和104国道,水陆交通方便;人文荟萃,古建筑众多,旅游资源丰富。</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荻港古镇,就仿佛踏入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水乡画卷。一条弯曲的小河穿过古镇,河水清澈平静,在阳光下泛着微微波光。河边停靠着一艘小船,似乎等待着游人的到来。沿着小河漫步,感受着古镇的宁静与祥和,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古镇里有许多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建筑风格独特,屋顶翘角飞檐,显示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周围树木茂盛,鸟儿飞翔其中,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这些老房子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承载着无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为古镇增添了一抹喜庆的色彩。站在桥上,可以将古镇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的古建筑与近处的红灯笼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站在一棵盛开粉红色花朵并挂着黄色灯笼的树下合影。这棵树就像一位盛装的少女,用它那绚烂的花朵迎接游客的到来。黄色的灯笼与粉红色的花朵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荻港,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市级文保单位三个,市级文保点四个。庙前桥、秀水桥、隆兴桥、馀庆桥等记载的31座古石桥,桥桥有别;章家三瑞堂、吴家礼耕堂、朱家鸿志堂等50座堂,名居之萃;还有那平铺着的石板路,纵横交错。荻港蕴含着典雅大气的古村气质,兴建于史称乾嘉盛世的南苕胜境;嘉庆帝御赐“玉清赞化”的金匾、耕读文化代表名噪一时的积川私塾;残照烟柳的千年古刹演教寺;门前宋代石狮、百年梧桐的总管堂</p> <p class="ql-block">崇文园以荷塘为中心,象征着荻港古镇的文化底蕴和自然美景。南笤圣境是清乾隆年间荻港望族章家集资兴建的私塾,培养了众多人才,解放后成为人民公社的办公地。荻港名人馆展示了荻港历史上的名人传记,体现了古镇的文化传承。总管堂相传是为纪念南宋时期三位押粮官的善行而建,演教寺始建于唐后周显德二年,已有千余年历史,是荻港重要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梅花竞相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梅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陶醉其中。我们纷纷驻足欣赏这美丽的梅花,感受着春天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梅花树下,大家尽情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用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演教寺初名“兴福院”,始建于唐晚五代十国(公元955元),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重建,治平两年(公元1065年)定名“演教寺”。建筑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有山门(问津亭)、天王殿、大雄宝殿。原大雄宝殿匾额系严嵩亲笔。大殿上塑立“八仙”神像,是宋代全国独有的“佛道一家”的创举,佛教活动的中心。门前屹立“明崇祯、清康熙”二块治安禁示碑。1999年经湖州市宗教管理局批复重新开放。</p> <p class="ql-block">荻港,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在历史鼎盛时期曾走出2名状元,57名进士,200多名太学生、贡生,110名诗人(曾留有1600余首诗),近现代更是诞生了著名的地质家、外交家、教育家、科学家、实业家等。</p> <p class="ql-block">一元茶馆历史上是荻港古村百年茶馆“聚华园”,创建于清代。主人潘平福夫妇传承水乡茶馆特色,开设早茶(凌晨3点开始)、饭茶。茶水费只收一元钱,著名书法大师王似锋受之感动,题“一元茶馆”匾赞之。传统的茶馆,本土的水乡风味,是荻港古村的又一文化遗产。</p> 铁佛寺 <p class="ql-block">铁佛寺,位于湖州市劳动路。寺分前殿和后殿,前殿正中有一尊铁观音造像。后殿正中陈列一口日本铜钟,后壁镶有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天宁万寿禅寺》巨碑。铁观音、日本铜钟和赵孟頫书写的巨碑,被称为铁佛寺的三件宝。</p> <p class="ql-block">铁佛寺,1963年就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整后的铁佛寺,红墙迤逦,花木扶疏,已是湖州人民的游览之所,国际友人也常来观光。198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铁佛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湖州铁佛寺,可谓是梅花界的“顶流”,红梅只有两株,身份却不一般。这两株梅树大约栽种于民国时期,为野树移栽,已有百来年树龄。世间梅树多,六瓣梅却少。铁佛寺古梅每朵花皆为六片花瓣,且为红色,故而异常稀有可贵。六瓣梅与雪花同瓣,更多了一份诗意想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初春的清晨,梅花独自绽放。它们如精灵般在枝头舞动,恰如一幅寂静中的画卷,点缀着古刹的静谧。梅花娇艳而含蓄,仿佛在向世人述说着岁月的沉静和美好。</p><p class="ql-block">每一朵梅花都是生命的独奏,以淡雅的姿态诠释着冬日的温情。在寺庙的庇护下,它们展现出别样的风姿,给人以希望和生机。湖州铁佛寺梅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心灵的一份慰藉。</p> <p class="ql-block">列于后殿正中的一口日本铜钟,据考铸造于日本宝永三年(1706年),钟高1.6米,重约1.5吨。日本明治维新时,佛教一度冷落。杭州胡庆余堂药店创始人胡光墉东游日本时,购得铜钟若干只运回国内分赠各寺院,现仅存杭州岳庙及湖州铁佛寺各一口。此外,铁佛寺大院内还有一口围以汉白玉井圈的明代古井。据传此井是明宣德八年(1434年)为僧昙壁所造,已历五百余年,此井无论天旱水涝,总是不深不浅,不污不浊。</p> 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 <p class="ql-block">小西街依西苕溪入湖州古城西门——清源门的支流漕渎而建。漕渎河北侧为勤劳街片区,南侧为小西街片区,两个片区通过永安桥相联接。其范围北至红旗路,南至北齐巷、太平巷,西至环城西路,东至南街,呈不规则形状。街巷里弄肌理保存完好,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市井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小西街历经沧桑,仍保存相对完整,生活气息浓厚、街巷格局整齐、水街风貌浓郁、清代建筑接连成片</p> <p class="ql-block">小西街上有一座四进三开间的大宅,依河而建,气势恢宏。他就是晚清儒商许玉农的宝树堂。许玉农曾担任江苏句容、震泽县令,时洋务运动兴起,许玉农弃官从商,亦不忘学问,是湖州儒商的优秀代表。2017年,小西街历史人文馆在宝树堂建立,它通过“街区溯源、高门望族、物阜民殷”三个板块见证了小西街的历史变迁。馆内还陈列了漕渎、清源门,南宋时产的湖州镜,湖州产的湖笔、羽毛扇等经典的老物件。</p> <p class="ql-block">小西街是湖州历代名门望族、富商官宦聚居之地,湖州大姓大家如:温氏、钮氏、许氏、莫氏、冯氏都聚居于此。他们共同创造了小西街繁荣的景象。</p> 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 <p class="ql-block">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湖州市中心一座集特色商贸、休闲服务、文化旅游、名居会所业态为一体的综合性游憩型商业历史文化街区,它体现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的有机融合,彰显了街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的古今江南水乡特色,重塑了“商之源”的历史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