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前出游 八(老挝—琅勃拉邦)

在水一方

<p class="ql-block">稀里糊涂,阴差阳错跑到老挝的古都琅勃拉邦了。</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本是我这次计划行程的最后一站。出门之前我有个想法,想到了景洪后,跟当地旅行社去趟老挝,主要想去老挝古都琅勃拉邦(也是受观看俞敏洪东南亚三国游的影响)。后因家里有点事,在孟连时就把返程(景洪至上海)机票买好了。到景洪后问了旅行社去老挝有二天、四天及六天的行程安排,但二天的行程是不到琅勃拉邦的。也即想去琅勃拉邦至少要四天,但我因机票已买好,只有三天的时间,就不打算去老挝了。但毕竟还有三天时间可安排,那我就想去中老边境看看吧。1月19日上午我就坐车(景洪至磨憨)想去那看看。这是一辆九人座的商务车,一开始从车站出发,只有我一个客人,中间到了告庄门口又拉了两个姑娘,据司机说都是老挝人,会说中国话,但我跟她们讲话,她们只是笑笑并不搭话。没事跟驾驶员聊天(这是个年青人,曾有几年在上海大饭店里做西点,是个见过世面的人,所以我一见他,就感觉跟其它司机有所不同),才知这个车直接开到磨憨口岸,我本想去磨憨镇转转,记得就在我出发前几天在央视四台《远方的家》节目里看到说磨憨口岸附近有一个傣族古寨,记者特意去那里走访了一番,那我即然到了那里也想去看看了。我就冲着这两个地方而去,但司机告诉我,磨憨镇没啥可看的,至于口岸旁傣族古寨,他开车来去若干年了也没听说过。然后他建议我可直接去老挝,并说老挝很安全,中国人也很多,语言上问题也不是太大。到磨憨口岸将近十二点,司机说过了境就到老挝的磨丁口岸,出了口岸,打车到磨丁火车站,下午一点半有一趟火车到琅勃拉邦,现在去还赶得上。就这样稀里糊涂,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匆匆忙忙地狠一下心,硬着头皮去了。</p> <p class="ql-block">出境护照看一下盖个章,就出去了。</p> <p class="ql-block">两个国门之间的界埤 中国</p> <p class="ql-block">老挝那边的</p> <p class="ql-block">到了老挝那边,除出示护照外,要交225元(现金),另加二万老挝币基普(相当于人民币7元左右),当然你也可以直接付人民币10元。</p> <p class="ql-block">老挝磨丁口岸(还在两个国门内)</p> <p class="ql-block">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简称“老挝”,旧称为“寮国”,是一个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北邻中国,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50万,首都万象。</p> <p class="ql-block">出了磨丁国门,走了几十米就看到有出租车去火车站,上车每位五万基普,和我坐一辆出租车的另有一对情侣,男的是中国河南郑州人,在老挝做香蕉生意,女的是老挝人(很漂亮,是个标准美女,但一看就知道不是中国人),这个女的也会说普通话,但我听她讲话,是一个字一个字说的。碰到他们是我的幸运,下车后男青年陪我去买车票,帮我看行李,又帮我用护照买了返程车票,给我换老挝币,200元换给我60万基普(这个价格是很合算的,但当时我也搞不清楚,后来想想应该跟他们多换些),我真的很感谢他们。</p><p class="ql-block">磨丁(老挝)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现在中国至老挝有国际列车——昆明至万象(老挝首都),一天有一班车(从西双版纳至琅勃拉邦一天两趟车)。</p><p class="ql-block">在老挝国度内</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老挝)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已进入琅勃拉邦市区</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或Louangphrabang,也名“銮佛邦”)是老挝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老挝上寮重镇。琅勃拉邦省首府,位于南康江与湄公河汇合处,其状似“L”形半岛。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人口10万,城市市区沿湄公河左岸延伸,依山傍水,气候凉爽,地势平缓,平均海拔290米。</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没看到公交车,有的都是私人开的拉客车(一车可载14人),从火车站至市区一人四万基普。那位司机人不错,你若订好房间,会直接把你送到宾馆门口,因为我是突然过去的,他把其它人一一送下车后,最后把我拉到市中心旁当地人开旅馆的附近,叫我下车,帮我把行李箱拿下来后,示意我去旁边附近找住宿。</p> <p class="ql-block">下车后我站在路边,正在犯愁时,正好对面走来一人,我一看象是中国人,马上跟他打招呼,问是中国人吗,得到对方的肯定后,立马告诉他,刚到此要找住处,他(姓张、60岁,老伴刚去世,儿子陪他出来散散心,比我早来一天)非常热心地向我介绍当地情况,陪我去他住的地方找房,并帮我与店主砍价,帮我拿行李,看房间谈妥住二晚,一天45万(折合人民币大约150元左右),事后我了解下来这个价格还是较便宜的。然后他儿子又帮我兑换了些钱,把钱交了,一切安排妥当住下,我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了。</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住的这家当地人开的旅店</p> <p class="ql-block">我入住的旅店夜景</p> <p class="ql-block">晚上从阳台看出去</p> <p class="ql-block">阳台上看马路对面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本人住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卫生间</p> <p class="ql-block">附近的旅店</p> <p class="ql-block">周边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人开的宾馆,价格要贵些。</p> <p class="ql-block">老挝古都琅勃拉邦是一个隐藏在湄公河畔的小山城,距离首都万象约有500多公里。作为老挝最古老的一个城镇,距今已有660多年的历史。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城市。</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是公认为东南亚传统与殖民风格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之一,成为西方游客热捧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畔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东北麓的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是东南亚第一长河。</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湄公河畔,微风轻拂心弦,仿佛带走尘世一切烦恼‌。</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的落日 第一天傍晚安排好住宿,就来到这里(离我住处相隔一百米左右),在一家湖南人开的饭店化九万吃了一顿晚饭。</p> <p class="ql-block">当地居民都是坐这种车,象出租车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些老外(欧美国家人)也会坐这种车</p> <p class="ql-block">老挝的国花—鸡蛋花</p> <p class="ql-block">当地的夜市,热闹非凡,吃客很多。</p> <p class="ql-block">灯火辉煌下,在这些吃客中,欧美国家人很多,这里离我住处仅相隔不足100米,处在市中心的十字路口。</p> <p class="ql-block">但仅一栅栏所隔,路边估计都是一些穷人家的孩子守着这几把香蕉(估计也只能卖人民币20元钱都不到)蹲在路边叫卖着。</p> <p class="ql-block">夜市除了吃的,还有旁边的大马路上两边摆的地摊百货夜市。</p> <p class="ql-block">农贸市场早市</p> <p class="ql-block">里面一溜儿排开,都是不知名的象似野菜一样的蔬菜。</p> <p class="ql-block">花生一把把煮熟了卖,一万一小把。</p> <p class="ql-block">老挝是小乘佛教的发祥地,市内寺庙、佛塔林立,较大的佛寺共有50座。</p><p class="ql-block">这是个位于市中心的一个寺庙,早上布施就在这个寺庙门口。</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马路,白天可开汽车,傍晚起就是两边摆夜市,各式商品琳琅满目。而天不亮又用于寺庙布施。</p> <p class="ql-block">老挝币五万一份(一竹篓加一小筐干点心),买了用于去布施。小竹篓里是糯米饭。</p> <p class="ql-block">清晨布施在这里已传承了上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天还没亮6点钟之前(老挝时间比中国时间晚一小时)坐在这里大部分是游客,也有很多是旅游团带过来的。等待僧人出来给于布施。</p> <p class="ql-block">坐在路边去布施的人,严格讲也要脱鞋,把那围巾斜挎身上,布施者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积德行善,求得佛法的护佑。</p> <p class="ql-block">这些披着橘黄色长袍,肩挎着背囊或手托钵孟,赤着脚的僧侣们,列队前往街道和寺院周边化缘。有很多还是小孩子,最小的估摸着不足十二、三岁的年纪。</p> <p class="ql-block">他们把布施来的糯米饭及点心类都倒入一个较大的桶内,带入寺庙。</p> <p class="ql-block">布施这一传统习俗,承载着老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宗教内涵。不仅体现了民众对佛教的虔诚信仰,还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关爱。</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是一座被佛光加冕的古城,佛教文化已经深入到民众的血液中。这是另一个较大的寺庙,离我住处也不远,建在一个缓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在琅勃拉邦看到最多的就是这个建筑,几乎每个寺庙都有。</p> <p class="ql-block">这些小僧侣傍晚在寺庙内玩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