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2日一行四人参加小叮当组织的"沾沾伟人福气"米脂红色之旅,全团40余人。</p> <p class="ql-block"> 今日团队人才济济,车厢内气氛被小叮当调动的非常热烈,欢声笑语一直在车厢内环绕。</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黑龙潭距米脂10公里,也是今天和"红色"惟一不沾边的景点,但建筑比较壮观。</p><p class="ql-block"> 黑龙潭位于榆林市榆阳区镇川镇红柳滩村东的幽谷中,是国家4A级景区,由已故原黑龙潭景区管委会主任王克华总设计,绥德石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汪建勃设计并参与雕刻,历时三年打造而成。</p> <p class="ql-block"> 来到黑龙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气势恢宏的巨型龙门石碑坊。驻足坊前,我被眼前精美的雕刻技艺所震撼,浮雕、圆雕、透雕相互交织,龙的身姿矫健、活龙活现、佛道儒人物栩栩如生,每一处细节,无论是龙须的细腻纹理,还是人物服饰的褶皱,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不禁感叹工匠手艺的精湛绝伦。</p> <p class="ql-block"> 牌坊前石雕狮子憨态可掬,三只小狮形态各异,围绕在母亲身旁,那亲昵的场景,在这古朴的牌坊前定格,成为了一道传递着爱与温暖的绝美画面,让每一个路过的旅人都不禁驻足欣赏,沉浸在这份石质铸就却又无比真实的温情之中。</p> <p class="ql-block"> 黑龙大王神祠,这座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多次重修扩建的庙宇庄严肃穆。正殿三开间,正中神龛内,黑龙大王塑像端坐其中,金面乌须,蓝目圆睛,朱冠攒缨,紫袍绶带,周身散发着庄重威严之感,让人不禁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 黑龙潭最神奇的是西侧悬崖上那仅 6 寸许,却深不可测,俗称“海眼”的卵形泉口,常年涓流细滴,宛如珍珠连串,被誉为"龙穴藏珍"。今日我们有幸喝到的开水,就是司机师傅专门为我们打的泉水。</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 九龙壁2009年落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全国目前体量最大的汉白玉壁雕塑景观,</span>长 33 米,高 6.6 米。特别壮观,气势磅礴,成为整个景区最耀眼的景观之一。全壁除正面腾飞的九条巨龙外,还镌刻各种造型的雕龙,以及祥鸟瑞兽。龙身鳞片闪耀,祥鸟展翅欲飞,瑞兽形态各异,尽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底蕴。</p> <p class="ql-block"> 在硕大的九龙壁下,我们显得很渺小。</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高西沟。高西沟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村”等荣誉称号,2022年11月被生态环境部授予“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2023年6月入选国家3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高西沟村陕北小江南,生态治理的奇迹。上世50年代,当全国上下还处于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时期,高西沟人就开始苦苦探索一条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路子。70多年过去,高西沟的这抹绿,不仅带来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效应,更是为全国乃至世界小流域治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和村民们一起扭秧歌。领头的村民步伐稳健,一进一退、一扭一摆间,尽显岁月沉淀下来的娴熟技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大家迅速融入扭秧歌的队列,整个场景热闹非凡,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庄上空,那鲜艳的色彩、欢快的音乐、灵动的舞姿,交织成一幅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欢乐画卷。</p> <p class="ql-block"> 今日"精锐聚贤"团队,年龄都在70岁左右,有音乐家、摄影师,还有文人志士,尽管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和身上散发的精气神,却让人不得不敬佩。</p> <p class="ql-block"> 冬日暖阳下,古朴的窑洞前,红灯笼高高挂起,浓郁的年味儿在空气中弥漫。我和玲紧紧相依,笑着举起手机自拍,那是专属于我们的欢乐时光。不经意间,被一旁的摄影师抓拍到这一幕,镜头定格的瞬间,美好永恒留存,成为记忆里熠熠生辉的片段,更巧的是我们四个人无意间同框了。</p> <p class="ql-block"> 午餐雷家羊肉面。记不清第几次吃雷家羊肉面了,虽然都不在同一地城同一店铺,但香味依然浓郁醇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硕大的粗瓷碗</span>刚一端上桌,那热气腾腾的羊肉的香味,便扑面而来。鲜嫩多汁的羊肉<span style="font-size:18px;">几乎不用过多咀嚼,便在舌尖上弥漫开来。</span>每一块揪片都饱吸了羊肉汤醇厚浓郁的鲜香,麦香与肉香在齿间交织碰撞,令人欲罢不能。</p><p class="ql-block"> 最让人陶醉的当属那羊肉汤,热辣而不失层次,咸淡恰到好处,一口热汤下肚,整个人沉浸在一种暖洋洋、舒爽惬意的氛围里,仿佛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随着这腾腾热气消散于无形。</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杨家沟,今天的重点景点来了。踏上杨家沟这片厚重的土地,怀揣着对历史的敬仰,陕北独有的沟壑纵尽收眼底,黄土地像是被岁月精心雕琢,一道道梁、一条条沟诉说着往昔。</p> <p class="ql-block"> 村口那座带着浓厚年代感的新华书店静静伫立,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默默守望着知识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这些窑洞可不一般,门楣上精致的木雕、窗棂间细密的格子花纹,在质朴中透出几分细腻,彰显着此地曾有的富足与讲究。</p> <p class="ql-block"> 两首红歌唱出了大家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感恩与赞颂情怀。</p> <p class="ql-block"> 穿越防空洞时,再现地道战情景。</p> <p class="ql-block"> 在陕北,我们也"抖一抖"陕北的民歌。</p> <p class="ql-block"> 今天参加人数最多,最美团队。美到让人不禁拿起相机拍下这瞬间。</p> <p class="ql-block"> 走进毛泽东同志的旧居,屋内陈设简单至极,一张木桌、几把旧椅、一盏昏黄的油灯,可就是在这方寸之间,诞生了诸多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决策与篇章。抚摸着粗糙的桌面,仿佛能看见伟人深夜伏案、奋笔疾书的身影,为新中国的黎明殚精竭虑。</p> <p class="ql-block"> 驻足在十二月会议旧址前,思绪飘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屋内,代表们热烈讨论的余音似乎仍在回响,关乎土地改革、关乎解放战争战略布局的智慧碰撞,为胜利的曙光积聚能量。彼时的杨家沟,群英荟萃,一盏盏彻夜长明的灯火,汇聚成指引中国前行的璀璨星河。</p> <p class="ql-block"> 米脂米画以米脂县盛产的各种颜色的“米脂小米”为主要原料,同时搭配各色杂粮、草籽、药材籽、树枝、树皮等辅料,这些天然材料为米画提供了丰富的色彩和质感。</p> <p class="ql-block"> 漫步杨家沟,再现老人们坐在墙根下晒着太阳的岁月,阳光洒在身上,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温暖的画面,让人不禁放慢脚步,沉醉在这悠然的时光里,感受着杨家沟独有的历史韵味与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杨家沟,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精神的传承地,激励着后来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向着光明未来勇毅前行。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迹,都深深烙印心间,成为旅途中永不磨灭的记忆闪光点,召唤着世人再度探寻它的深邃魅力。</p> <p class="ql-block">今日米脂之旅不仅沾到了伟人的福,而且还结识了一帮新的驴友,更神奇的是竞有3人与我同名,仿佛是命运精心安排的一场别样邂逅,让我深深感慨缘分的神奇魔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