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焦虑处理好情绪

陈霜惠

<p class="ql-block">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 65%的6-15岁学生开学初期存在焦虑、抵触情绪,其中12-15岁青春期学生情绪波动更显著。40%的低年级儿童因分离焦虑出现哭闹、逃避上学行为,高年级学生则多表现为失眠、注意力分散。</p> <p class="ql-block">环境变化:新班级/教师/课程带来的不确定性。 </p><p class="ql-block"> 学业压力:暑期学习断层引发的“追赶恐惧”。 </p><p class="ql-block"> 社交焦虑:同伴关系重建(尤其转学生群体)。</p> <p class="ql-block">分离焦虑 : 紧抓家长衣物、反复确认接送时间 (小学1-3年级 ) </p><p class="ql-block">学业焦虑 : 频繁检查书包、逃避作业讨论 (小升初/初升高过渡年级 )</p><p class="ql-block">社交回避 : 拒绝参与课间活动、低头快走 (内向特质/转学生 )</p><p class="ql-block">情绪爆发 : 摔文具、与同学冲突增多 青春期(12岁以上) </p> <p class="ql-block">帮助小学生控制情绪的措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认知方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认识情绪:借助绘本、故事、动画等方式,帮小学生了解不同情绪及其产生原因,如通过《头脑特工队》让孩子认识快乐、悲伤等情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情绪觉察训练:引导孩子每天花几分钟回顾自己的情绪,问问自己“今天什么时候开心,为什么”等问题,提升对情绪的敏感度。</p> <p class="ql-block">表达方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建立情绪表达空间:在教室或家里设“情绪角”,孩子可在此通过画画、写日记等表达情绪,老师或家长定期与孩子交流分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鼓励言语表达:告诉孩子有情绪要及时说出来,当孩子生气时,鼓励他说“我很生气,因为XX”,而不是直接发脾气。</p> <p class="ql-block">调节方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深呼吸法:教孩子慢慢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再缓缓呼气,重复几次,在感觉紧张或激动时使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运动调节:鼓励孩子参与跳绳、跑步、打球等运动,情绪不好时,通过运动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转移注意力:引导孩子在情绪不好时做喜欢的事,如看漫画、玩玩具、听音乐等,转移对引发情绪事件的注意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积极的自我暗示:教孩子在遇到困难或产生负面情绪时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可以冷静下来”等话语,增强心理力量。</p> <p class="ql-block">环境方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营造良好氛围:家庭和学校要营造温馨、和谐、包容的氛围,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减少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产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榜样示范: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冷静处理、合理表达情绪,为孩子树立好榜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