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银杏知秋

<p class="ql-block"><b>拍摄者</b>:银杏知秋</p><p class="ql-block"><b>拍摄地</b>:乐山市市中区乐山大佛景区</p> <p class="ql-block">  乐山大佛古称“弥勒大像”“嘉定大佛”, 又名凌云大佛,全称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面积17.88平方千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5A级旅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乐山滨河路拍摄的乐山<b>巨型卧佛</b>又叫<b>睡佛</b>,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就处在卧佛的心脏位置,这尊睡佛全身长达4000余米。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联襟而成,四肢齐全,体态匀称,面目清秀,安详地漂卧在青衣江山脊上,仰面朝天,慈祥凝重。</p> <p class="ql-block">乐山卧佛的夜景更加突显:一尊睡佛仰卧于江面</p> 卧佛上空的日晕 进入乐山大佛景区道路 正式进入景区大门 沿青衣江旁山路上行 乐山大佛山门 <b>乐山大佛景区分为三部分:碑林、凌云寺和坐佛</b> <p class="ql-block"><b>  碑林</b>位于四川乐山大佛景区内,在凌云山兑悦、祝融两峰之间,由仿古的楼台和廊式两组建筑组成,掩映于丛林古木之中,占地约600平方米,成为凌云山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b> 碑林</b>入口处独竖石碑一通,上镌“诗书画”三字是集邓小平手书,“碑林”“墨香”则分别由方毅、舒同题写。碑林陈列有古今名人书法碑刻195通,多系大佛景区馆藏墨迹拓刻而成,其中有不少珍品,如:苏东坡、黄庭坚、郑板桥,以及近现代的康有为、郭沫若、赵朴初、李一氓、关山月、千家驹等人手迹题刻</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坐佛,高71米,简称: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建造从唐开元初年(713年)修建到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历经三代建造者,四位皇帝,历时90年才完工。乐山大佛头与山齐,头高14.7米、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依山凿成临江危坐,神势肃穆,大气磅礴。</p> 乐山大佛佛头背后就是凌云寺。凌云寺是四川省乐山市境内的寺庙。在凌云山上,九峰环抱。因为是大佛所在,所以又称大佛寺。<br>  凌云寺创建于唐初,开元初年(约713年)开凿佛像,寺宇又有扩建。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但到会昌四、五年间,由于唐武宗李炎下令灭佛,凌云山庙宇只有凌云寺得以保存。 通过这条梭罗谷长廊,可下行到大佛脚底 <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阳光透过梭罗谷弥漫的雾气,会形成耶酥光</p> 下行到河边,穿过这个山洞就到达大佛脚下 中午的日晕已经到达大佛头顶 离开大佛是走的另一条小路,沿青衣江边爬山去往后门 三江汇合处:青衣江、大渡河、岷江 这是大佛寺和乌尤寺之间的壕上大桥,这里既是乌尤寺的正门方向,也是大佛寺的后门 本人美篇图片均为原创,盗图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