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谱入文渊

天光云影

<p class="ql-block">  文渊,文之渊也,泛指文化荟萃、文物集聚之地,也专指文渊阁,是明清两代规格最高的皇家藏书楼。现存位于故宫东华门内的清代文渊阁,建成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系乾隆皇帝为存放《四库全书》下旨敕建。此处借指名称、性质和功能都不相同,但同样是国家最高规格的藏书机构——中国国家图书馆。而千年一谱,则指自宋代迄今传续千年、此次捐赠国家图书馆的《暨阳开化吕氏宗谱》。</p> <p class="ql-block">中国国家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期间,感觉最开心、最有意义、也最值得回味的一件事,就是应家乡宗亲之托,与爱人一起前往国家图书馆,联系并落实了由暨阳开化吕氏宗谱协会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暨阳开化吕氏宗谱》及《吕氏乘宝》卷轴。</p> <p class="ql-block">在国家图书馆留影</p> <p class="ql-block">  暨阳开化吕氏是两宋吕氏的一个重要支脉,于南宋末年自河南洛阳、开封经安微寿州等地南迁暨阳开化,迄今已780余年。其宗谱首修于南宋初年,明、清两代及民国年间均有续修,最新一次续修完成于公元2014年。新版吕氏宗谱共41册,除完全按照原版式复制旧谱并修复部分缺损谱牒外,增补了大量新汇集的资料,使内容更为丰富和充实。</p> <p class="ql-block">吕氏宗谱和乘宝</p> <p class="ql-block">吕氏宗谱第一册</p> <p class="ql-block">原外交部副部长吕新华题词</p> <p class="ql-block">吕氏宗谱选页</p> <p class="ql-block">  除宗谱外,吕氏家族还有世代相传的《吕氏乘宝》卷轴一件,内存吕氏先祖吕渭、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吕诲、吕颐浩彩绘图像,寇准、丁谓、韩琦、苏辙、司马光、秦埙、刘子羽、傅伯奉等宋代名臣诗文题跋,以及宋哲宗元祐六年、宋高宗绍兴七年嘉勉吕公著、吕颐浩的两道圣旨。据宗谱记述,这一卷轴系由吕氏先祖、宋高宗时期的宰相吕颐浩汇集编纂,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因年代久远,已有多处残破缺损。时任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获悉后十分关注,当即指示对这一珍贵文物要请专家认真鉴定,妥加修缮保护,并当面交待时任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落实此事。现经浙江美术馆组织有关专家精心修缮,卷轴面貌已在修旧如旧、不损原物的前提下重新焕发生机。</p> <p class="ql-block">《吕氏乘宝》卷轴</p> <p class="ql-block">原浙江省省长吕祖善题词</p> <p class="ql-block">《吕氏乘宝》卷首</p> <p class="ql-block">吕氏先祖吕渭像</p> <p class="ql-block">宋代名臣寇准手迹</p> <p class="ql-block">吕氏先祖吕蒙正像</p> <p class="ql-block">宋代名臣丁谓手迹</p> <p class="ql-block">吕氏先祖吕夷简像</p> <p class="ql-block">吕氏先祖吕公著像</p> <p class="ql-block">宋代名臣韩琦手迹</p> <p class="ql-block">吕氏先祖吕颐浩像</p> <p class="ql-block">宋代名臣秦埙手迹</p> <p class="ql-block">  为更好地收藏和保存这一珍贵的宗谱资料,同时也基于对国家图书馆的重视和信赖,家乡同宗挚友、原浙江海越集团董事长吕小奎春节前特地来电话,表示希望以暨阳开化吕氏宗谱协会名义,向国家图书馆无偿捐赠全套《暨阳开化吕氏宗谱》和《吕氏乘宝》卷轴,委托我代为联系。国家图书馆和有关方面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原馆长熊远明先生亲自关心和过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女士和副馆长谢冬荣先生一起出面洽谈,在以专业眼光认真审视后充分肯定这套宗谱和乘宝资料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并对捐赠单位的善举表示诚挚感谢。</p> <p class="ql-block">宋哲宗元祐六年圣旨</p> <p class="ql-block">宋高宗绍兴七年圣旨</p> <p class="ql-block">宋代名臣司马光手迹</p> <p class="ql-block">宋代名臣苏辙手迹</p> <p class="ql-block">吕氏家乘序(宋代名臣刘子羽撰并书)</p> <p class="ql-block">宋代名臣傅伯奉手迹</p> <p class="ql-block">  吕氏宗谱和乘宝得以基本完好保存至今,首先缘于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缘于时代和社会对历史文献的珍视,也缘于后人对家族历史的自豪和对祖宗功德的敬仰。特别是在特殊年代,多位宗亲冒着巨大的风险,默默地珍藏和守护谱牒乘宝,使其在动乱之际免于被毁,真可谓功莫大焉。当然也有惊险和意外。多年前我与小奎、舜威曾从邻村一位宗亲处借阅宗谱,此后因负责借谱的人外出打工未能马上送回,但就在几个月后,那位宗亲家中却不慎失火了,家中财物付之一炬。不幸之中的万幸是,30余册宗谱却因此完好地保存下来了。事后族人们说,这是祖上积德,老天保佑!如今,宗谱和乘宝均已入馆收藏,相信这样的风险应该不会再发生了。</p> <p class="ql-block">原浙江美木馆馆长斯舜威撰吕氏乘宝修复记,著名书法家金鉴才代书</p> <p class="ql-block">  对于吕氏家族来说,其宗谱和乘宝能历千载而犹存,入国图而益彰,确实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而洽谈并确定收藏的那一天,正值农历乙巳元宵。在这样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完成这样一件上可告慰先祖、下当激励后人的喜事,无疑是吉祥、美好和圆满的象征,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喜庆。因有所感,乃赋一韵以记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吕氏春秋:借古籍名,但非书也,指吕氏家族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 文渊:文之渊也,泛指文化荟萃、文物集聚之地,也专指文渊阁,是明清两代规格最高的皇家藏书楼。此处借指国家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九原:九州之原,即华夏大地。语出《国语▪周语下》:“汨越九原,宅居九隩。”</p> <p class="ql-block">国家图书馆捐赠证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