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之鄂霍茨克海

装仙

<p class="ql-block">  日本北海道东北部的网走市濒临鄂霍茨克海。每年1月下旬至3月,来自俄罗斯阿穆尔河的大量淡水注入鄂霍茨克海域,降低了海水的盐度,加之西伯利亚的寒流侵袭,使表层海水凝结成冰。这些流冰随海流南下,形成绵延数十公里的壮丽冰原,被誉为"北国白色奇观"。</p><p class="ql-block"> 鄂霍茨克海是北极圈外唯一能够见到流冰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  一大早起床,我们自驾驱车1小时赶赴码头,打算欣赏这一自然界的奇观。路旁雪雾朦朦胧胧,阳光若隐若现,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极光号”破冰船需要提前几个月预定,可惜的是我们预定的日期因为不够寒冷,海面没有流冰。到达码头后与船务公司协商,退给我们部分钱款,“极光”号被当成普通观光船,游览一下鄂霍茨克海好了。</p> <p class="ql-block">  海边的防洪堤坝。</p> <p class="ql-block"> 陆地银装素裹,而海面海水依然。</p> <p class="ql-block">  出发的时候还是风光如镜。</p> <p class="ql-block">  半路上突然“俄顷风定云墨色”,噼里啪啦地下起了雨。</p> <p class="ql-block">  甲板上的人冻得瑟瑟发抖。</p> <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雨住风停。</p> <p class="ql-block">  船尾犁出的浪花引来了成群的灰背鸥,这些机敏的鸟儿知道被搅动的海水里有美味在等待着它们。</p> <p class="ql-block">  24-105镜头硬打的鸟,💃💃💃</p> <p class="ql-block">  据同行者分辨,其中一只灰背鸥嘴里所叼的正是游客丢下海去的薯角。——岸上的海鸥有时会抢夺人类的食物,其中之一就是薯条。🧐🧐🧐</p> <p class="ql-block">  难得到破冰船上一游,留影一张作纪念。(与某军种帽子同色,所以请不要提醒我!)😎😎😎</p> <p class="ql-block">  返程时突然听到岸上一片欢呼声,仔细一看,原来是哨子馆的员工在列队欢迎……纳尼,居然还有人在这冰天雪地里只穿着短袖,而且还不止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 既然人家都不畏严寒地欢迎了我们,好歹上岸后得光临一下该馆才对。</p> <p class="ql-block">  哨子馆其实是玻璃制品馆,里面售卖的玻璃晶莹剔透,不过价格不菲。</p> <p class="ql-block"> 流冰图案的瓶子。</p> <p class="ql-block">  流冰图案的杯子。——真的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冰吃冰!😹😹😹</p> <p class="ql-block"> 网走机场附近设有流冰科学馆,解析流冰形成的科学奥秘。</p> <p class="ql-block"> 这些巨大的冰块都是从鄂霍茨克海上运来的,低温储藏,供人们参观。</p> <p class="ql-block"> 在冰库里舞动着毛巾,一会儿就变成直筒筒的立体模样。</p> <p class="ql-block">  流冰不仅是自然奇迹,更是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冰层下的低温环境孕育丰富藻类,为磷虾、鱼类提供养分,维系着海豹、虎头海雕等生物的食物链。</p> <p class="ql-block">  科学馆顶楼是个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远眺这如同泼墨写意的白山黑水。</p> <p class="ql-block">  近年受气候变暖影响,流冰规模呈缩减趋势,流冰的可见天数也在逐年减少,使得这一季节性奇景愈发珍贵。</p><p class="ql-block"> 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的冰川也有可能融化,海平面上升,近海地区被水淹没,在将来的某一天,很多风景就这样悄然消失在某个纬度里了。</p><p class="ql-block"> 一声叹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