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给了人们最疼的伤和最深的爱——《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云朵

<p class="ql-block">  《偷影子的人》这本书在书架上放了好几年,是在读完《追风筝的人》时买的。我读《追风筝的人》时教的那届学生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要说我吧,其实一直走在阅读的路上,虽然走得缓慢,但是从未停止,但是和《偷影子的人》就是没有早一点遇见。尽管这本书在美国销量突破150万册,在法国半年销量突破100万册……由此我得到一个认识:和一本书的遇见也是需要缘份的。如果缘份不到,即使它一直在你身边,你也看不到它非凡价值。哈,又扯远了,我总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偷影子的人》是一部唤醒童年回忆和内心梦想的温情小说。小说里有亲情、爱情和友情。爱情很浪漫,友情特美好,但是这两者也更像小说。阅读的过程中,我几次流泪,都是读到和亲情有关。那些让人哽咽、落泪的场景让作为一个妈妈或者老师的我看到了一个孩子在亲情面前的脆弱和坚韧。</p><p class="ql-block"> “我”,小说的主人公,在上小学时的某一天放学回家,爸爸把他的双手握在手中,和他谈了十分钟,给他解释了一堆关于人生的事情。他只从中听懂了一件事:爸爸要离开家!之后,他按照爸爸的要求去妈妈的房间安慰她,当他乖乖听话上楼,爬到最后一级时,转身看到爸爸手里拎着一个小行李箱,对他做了一个再见的手势,大门就在爸爸背后关上了。</p><p class="ql-block"> 作者写道——从此,爸爸从我的童年消失。</p><p class="ql-block"> 读到这里,我的心随着想象中的关门声重重地疼了一下。孩子那份没有能力让爸爸离家的脚步停下的无奈和从此他将和妈妈相依为命的凄苦,让我对他充满同情和怜爱。在这里我似乎又一次看到了那些家庭不完整的孩子内心的敏感和脆弱。他们内心充满渴望,但是又毫无力量,他们那种默默承受生命里所有不幸遭遇的迷茫神情,总是很令人揪心。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总是能遇到这样的神情。那一刻,我暗暗想,一定要给这样的孩子更多的理解与关怀与爱。</p><p class="ql-block"> 爸爸离家后,他没有在妈妈面前表现出太多的难过,相反他还假装没有觉察妈妈的忧伤。孩子在用他自己的方式静静地爱着妈妈。爱得全心全意。在一次自然科学老师组织的户外教学课中,他和同学们来到小城外的森林让。由于他专注于株橡树根部冒出的一朵鹅膏菌菇,以至于掉了队,在森林里迷了路。在太阳已经偏移,他吓得魂不附体时,开始想念妈妈。作者是这样写的——要是我回不去了,谁能在晚上陪伴她?她会不会以为我和爸爸一样离开她了?爸爸至少还先告知了她,但她铁定无法原谅我就这样抛下她,尤其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刻。就算她每次逛超市都会忘记我的存在,就算她因为太难开口而很少与我交谈,甚至就算她再也不到房间和我道晚安,我还是知道她一定会难过。</p><p class="ql-block"> 读到这里,我的眼眶是湿了的,孩子是多么爱父母啊,只是他们不会表达。他们爱得毫无保留且不附加任何条件。我想如果所有的父母都有能力感知到孩子们这份无条件的爱,并回馈以同等分量的关怀,就不会有那么多心理问题的儿童了。因为童年的创伤可能要用一生来治愈啊,所以有句话说——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p><p class="ql-block"> 主人公对爸爸的渴望和期待是最让我揪心的地方。当我读到他和妈妈在滨海小镇度假时写给爸爸信时,我让眼泪肆意地流了好一会儿。其实,他根本不知道信该寄到哪里,因为自从爸爸离开家,他就没有他的任何信息。他说:“管它呢,就算我不知道爸爸住在哪里,就像写信给圣诞公公一样,我投了信,没贴邮票也没有地址。”</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防也把信的内容加上,希望所有的爸爸都能读到,并且理解孩子的依恋和孤独。</p> <p class="ql-block">  他对爸爸的想念和爱从未停止。</p><p class="ql-block"> 当他在做实习医生的时候,用自己特异的功能让一个日渐消瘦但不肯进食的小男孩开始吃东西时,小男孩那个看起来一脸粗暴的爸爸突然一把将他抱住,紧紧拥着他。这里作者是这样抒情的——在那短短的瞬间,我多么希望变成那个找回爸爸的小男孩。</p><p class="ql-block"> 书中最让我不能控制感情,抽抽噎噎哭出声的地方,是三月一个星期三的早晨,他按照和妈妈的约定到火车站接她,可是他没有接到妈妈,在汹涌的人潮中他看到了泫然欲泣的好朋友吕克,吕克说:“兄弟,你妈妈过世了。”这时候,我真为这个小时候父亲离家,此刻深爱的妈妈又突然离世的孩子悲伤。如果我在他身边,一定要好好抱一抱他。</p><p class="ql-block"> 那天,当送葬队伍解散,他一个人站在墓前,从皮包里拿出一张从未离身的照片,一张爸爸抱着他的照片,放在妈妈的墓前。为了在那一天,最后一次看到一家三口团圆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作为读者的我,再一次泪崩。我们每一个人,都对一个人完整的家有着坚韧的向往和追求啊。</p><p class="ql-block"> 给妈妈举行完葬礼,他独自回到那个收藏了童年的家。他呆若木鸡地站在敞开的冰箱前,眼泪失控地奔流而下。书中写道——态。只有碰到毫不起眼的小细节时,我们才会突然意识到,深爱的人已经不在的事实;床头桌上的闹钟仍在滴答作响,一个枕头落在凌乱的床边,一张照片立在五斗柜上,一支牙刷插在漱口杯中,一只茶壶立在厨房的窗台上,壶嘴面向窗户以便观看花园,而摆放在桌上的,还有吃剩的淋了枫糖浆的苹果卡卡蛋糕。</p><p class="ql-block"> 这些生动又悲伤的细节,都在告诉我们生命中某些珍贵的片刻,其实都来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不能等到斯人已逝,才看到这些细节的珍贵。 </p><p class="ql-block"> 如果让家里多一些最深的爱,少一些最疼的伤,那就好好看见并珍视在一起的每个细微的当下吧。</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是读书的意义,更是活着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