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去旅行——福建厦门樟州游记

知行常乐

<p class="ql-block">这个春节,终于圆了一个多年的夙愿,带着一家人,自驾到福建厦门樟州旅行过年。正月初二早上出发,初七凌晨到家,在外整整五天,游了厦门的鼓浪屿、集美学村和南普沱寺,在棷风寨和珍珠湾沙滩体检了棷风海韵,然后到樟州华安县,在大地村看土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上的时光,新奇而快乐,鼓浪屿的海岛风情,陈嘉庚的教育情怀,福建土楼的宏大精美,或释然,或感触,或震撼,此生有涯,而行无涯,只要有机会,我们真该多出去走走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想2020年春节时,即将成行的厦门游,因疫情而耽搁,时光流逝,一晃四五年过去,这次终顺利成行,想来,不免有些感慨。</p> <p class="ql-block">从景德镇出发,近九个小时的车程,顺畅而便利,服务区的东西也越来越丰富而实惠了。如今,中国大地,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让我们的出行变得如此便捷。到达厦门市时,天还没黑,大女儿提议,去海边看日落,于是,我们便直奔预订酒店附近的棷风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棷风寨,是一处海滩,我们到达时,尽管没有赶上看日落,但黄昏的海滩,别有一番韵味。夜幕正慢慢降临,海浪一阵阵翻滚,卷起白色的浪花,柔缓而有节奏的海浪声,不绝入耳,略带丝咸味的海风,轻柔拂面,心情很是惬意。尽管稍有些凉意,但喜悦的心情,便抵消了这丝寒意。这时,很多人在沙滩上放起了小烟花,朵朵光影,在一望无际大海的衬托下,让人感觉有些梦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黄厝村民宿。一个以民宿和小吃为主的小渔村,灯火通亮,人流如织,尽管环境有些不尽人意,但繁华不减。入住的酒店,条件很一般,但价格不菲,要六七百一晚,平时大概就两百来块,这便是节假日出行的弊端啊。</p> 第二天,我们不到五点便起了床,打的去坐轮渡,我们只买到了七点的票。上到鼓浪屿,岛上除了观光车,没有其他通勤工具,便只能靠双脚游览。<br><br>鼓浪屿是一个面积只有1.9平方公里的小岛,与厦门岛隔海相望,环境宁静优美,素有“海上花园”之誉。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同时,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鼓浪屿于2017年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r><br>我们从三丘田码头上岸,环岛步行,或走在宁静的街角巷道,感受一幢幢独特建筑的奇美风格,或漫步海浪阵阵的海边栈道上,悠闲体验海岛风情,或走进郑成功纪念馆,缅怀民族英雄的奇特人生,或留念菽庄花园的精巧,感慨于花园主人把江南庭院与海岛风貌进行的完美融合,或品尝海鲜和当地小吃,满足口腹之欲。计划了一整天呆在鼓浪屿上,没有车声的喧嚣,可以在岛上闲庭信步,随意闲逛,感受自由时光。<br><br>本想登日光岩,但人太多,需要等候两个小时才能上去,便作罢,留下些许遗憾。<br><br>在一处海滩上,见几个人蹲在海滩边,陆续用小锤子在岩岸上敲击,走近观看,原来他们是在捡海鲜。好奇心驱使,我也跑到岩滩上,捡回几个活的海贝和海螺,还有两块奇特的小石头,用买奶茶时留下的竹筒装着,带了回来。对身边的世界,我总充满着无尽的新奇。<br><br>在一处美术馆,小女儿对盖印章,兴趣颇浓,并乐此不疲。我也只好陪着她,跑到各个摊点,去集印章。为了集印章,要买东西,想想,这种促销方式,确实高明,小孩们在兴致勃勃中,让大人们爽爽快快地掏了腰包。<br><br>在菽庄花园,还参观钢琴博物馆,当时的感受,唯有震撼。钢琴是相比贵重的乐器,能把不同年代和国家,造型各异的钢琴,收集起来,集中展示,是件多么不易的事。<br><br>诚认为,出去旅行,除了看自然风景,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有博物馆纪念馆,也一定要去看看。人类优秀的文明创造,以物化或可视化的方式,在这些地方得以集中展示,我们又怎么能错过一饱眼福的机会呢? 第三天,去集美学村,它是陈嘉庚故里,陈嘉庚被毛主席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可以说,陈嘉庚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事迹,特别是兴资办学方面,很多人都知道一些,但真正参观完集美学村的陈嘉庚公园,对陈嘉庚这个人物,还是产生了深深景仰。<br><br>沿龙舟池一路闲逛,经过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集美中学、南薰楼,这些建筑风格独特,明丽而不失典雅,还有湖边的廊亭,它们与湖面彼此照映,给人以审美愉悦。据说,这些建筑,都是陈嘉庚一手主持建造,给集美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br><br>龙舟池边,摆满了各种小吃,人流如织。我们一边逛一边吃,来到嘉庚公园。公园内正在搞活动,扫码关注,便可以参加投箭、写福字、挂心愿卡、投铜钱撞钟等活动,并盖章,然后凭盖章领取小纪念品,我和小女儿兴致勃勃参与其中。我们把心愿卡挂在公园的树枝上,我抽到的祝福语是:蛇年如意,心想事成。而女儿的“所求皆如愿,所行皆坦途”,词美愿美,不禁让人心生确幸,生活如此美好,我们又怎能不好好珍惜呢?等墨汁干了后,看着女儿把自己写的福字,小心拿在手里,迫不及待拉着我,去领奖。两个小挂件,一个红福袋,虽然只是小小的纪念品,小家伙却乐滋滋地,爱不释手,仿佛中了大奖。童真的心,快乐如此简单。<br><br>在鳌园,对我触动最大便是博物观,一块高耸云天的纪念碑,碑上由毛泽东提词:集美解放纪念碑。下面便是陈嘉庚墓,周边是石雕群围墙,共有六百多幅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青石雕,是闽南石雕文化的主要代表作。这座博物大观园,体现了陈嘉庚先生“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理论。整个博物观园,三面靠海,视野开阔, 场面宏大,游步其间,让人心胸阔然。我细心浏览周围的石雕,其品类之繁多,艺术之精湛,蔚为壮观,使人惊叹。<br><br>来到陈嘉庚纪念馆,那宏伟的建筑,便足以使人产生景仰之情。纪念馆内,通过浏览图文物,以及观看影视,陈嘉庚的形象,慢慢在心中丰满起来。他伟大而卓越的一生,不免让人感慨万千。嘉庚先生生前说过:惟有真骨性方能爱国,惟有真事业方能救国。人生于世,除为个人生活企图,更当为国家社会奋斗。他说到,也真正做到了。同样一个个体生命,有人轻于鸿毛,而有人却重于泰山,毫无疑义,陈嘉庚属于后者。<br><br>由于天快晚了,又下起了雨,我们便没有参观陈嘉庚故居,留下些许遗憾。这次厦门行,了解到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都由陈嘉庚一手创建,经百年岁月,而不断焕发新生,恩泽无数学子。我想,嘉庚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传统,与自强不息精神最好的写照吗?如今,集美与厦大都成了厦门的标志性景点。 第四天,我们去南普陀寺,那里人满为患,排了很长的队后,才像蚂蚁一样,慢慢挪进了寺院。<br><br>寺院内有赠香活动,大家抢着去领香。我也挤上前,领了几支给妻女,便一路游览静观,没有丁点拜香的想法。此生,除了在祖先坟前拜过香,想来,还真没有在其他场合拜过香。<br><br>看那些得到赠香的游客,把手里的香点燃后,因为人多,无法都挤到佛像前进行膜拜,便手持香火,站在院子里,分别对着东西南北虔诚站拜,看着,让我忍不住有些窃笑,不免生出些许感触。<br><br>当下国泰民安,人勤物丰,我们普通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至少衣食无忧,但幸福的日子,从来不会从天而降,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更应该心怀感恩。感恩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一批批革命者和建设者,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才有了我们当下的好日子。岁月静好,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啊!信仰也好,许愿也罢,我还是由衷地希望,他们膜拜的同时,内心更应该有对党对国家的这种真挚情感。 下午,本想开车离开厦门,去樟州华安县看土楼,但两个女儿还想到海滩去玩玩再走。于是,我们去附近的白城沙滩。<br><br>由于白城沙滩附近的停车场,一个个爆满,在白城沙滩和珍珠湾沙滩之间的一个小停车场,我们却收获了一次欣喜的遇见。<br><br>停好车后,问守门的大爷,得知这里可以直接到海边。于是,我们兴致勃勃,沿一截野道,直奔海边,很快便来到了海边栈道。这里人不多,宁静清幽,完美避开了两个大沙滩上人满为患的嘈杂。更令人欣喜的是,这里清静优美,眼前一望无际的海面,海水冲击着海岸,发出沙沙的声响。在一些小沙滩上,海水卷起一阵阵乳白色的海浪,冲上来,又退下去,似乎乐此不疲。悠然漫步栈道上,心情无比释然。<br><br>下了栈道,我带着小女儿,来到沙滩上,奔跑着,欢笑着,与不断卷起又退下的海浪,相互追逐嬉戏,玩得不亦乐乎。后来,感觉穿着鞋子,踩在沙滩上,似乎少了点味道。于是,我便对小女儿说:“我们脱鞋子不?”“你脱我就脱。”小女儿积极响应。于是,小女儿便跟着我,三下五除二,脱了鞋袜。我们光着脚,卷起裤角,开始与柔柔的沙滩,清凉的海浪,亲密接触起来。与起起伏伏的海浪,尽情嬉戏,不小心,被它打湿了裤角,尖叫过后,很快却又忘了教训,一种从未有过的释然,充溢身心。<br><br>沙滩上,像我们这样脱掉鞋袜玩耍的人,还是少数,毕竟刚立春,海水还有些寒意,但这丝寒意,早已被欢快的心情,化解得无影无踪。寒冷,其实也是一剂良药,它似乎可以刺激人体释放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感。这让我想起冬泳体验,不管心情多么糟糕,只要在刺骨的江水里,畅游一番,烦恼郁闷便烟消云散了。<br><br>在这偶遇的海边,不但人少,还有实惠的水果摊,切好杯装,我们买了一杯,20元,满满一大杯,芒果、西瓜、火龙果、哈密瓜、桃子等,各色水果,新鲜欲滴,酸甜可口。摊主还免费送了我们一个杨桃,一家四口,悠然地走在风景优美的海边栈道上,吃得心满意足,惬意之情,溢于言表。<br><br>鼓浪屿的海鲜奇贵而无味,日光岩也因游客太多而错过,南普陀寺又拥挤而无趣,厦门大学更没预约上,出游的体验,便有些不尽人意。在这个即将离开厦门的午后,因这次意外的海边遇见,而心情大悦。<br><br>人生有时也是如此,你刻意去追求的东西,或错过 ,或失望,或求而不得,而随缘无意中,却总能遇见意外的美好,收获怦然的心动。这正是“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随着天色渐晚,我们不得不恋恋不舍离开沙滩,导航去樟州看土楼。<br><br>在车上,大女儿通过手机了解后,建议去看“二宜楼”,在华安县。我对小女儿开玩笑说:“小旦,我带你去远房的二姨家做客去哈,二姨还会给你一个大红包哦!”小女儿一脸疑惑。我继续逗她:“这个二姨呀,我们也没见过,你想去吗?”她看着我只是傻笑,不说话,估计我是在逗她了。<br><br>按导航,到目的地约2个小时,出城,上高速,出高速,上县道,我们延续着沙滩上的愉悦心情,在车上,一路欢笑。<br><br>开车在福建,最大的感受,便是隧道多,开不一会,便进入隧道,可见福建多山。一条武夷山脉,把福建和江西分隔开,而福建的中央地带,还有一个与武夷山相当的庞大山系——戴云山。因此,自古以来,山地省的封闭,与海洋省的开放,造就了福建奇特的文明,即闽南开放发达的海洋文明,与闽西客家自成体系的土楼文化,融合并存,传统清新而又辐射深远。<br><br>天慢慢变晚,车窗外,除了车灯,一片漆黑,县道也曲折陡峭起来,很少遇到从对面来的车辆。这时,妻和大女儿在手机上查询,搜索不到二宜楼附近可以预订的酒店,便建议先去华安县城住下,明早再去二宜楼,我坚决不同意。我一心想体验住土楼,心里盘算着:“即使没有土楼住,乡间普通的民宿,总不至于住满吧。万一那里没地方住,再回县城,多开点路罢了。”有了强烈的念头,我的行动便执着而坚定起来。<br><br>无意中,余光飘向油表,已快到警戒线了,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但依旧没有改变想法的念头。妻知道车快没油了,更是唠叨个不停:“这种鬼地方,哪会有加油站啊,还是导航先去县城哦,在这漆黑的山里,车没了油,可不是好玩的。”“不会吧,二宜楼是4A景区,附近总不会没一个加油站吧。”我凭常理坚信着,方向盘在我手里,妻面对我的执着,只能无可奈何。 车子继续行驶在漆黑的大山中。拐过一个陡弯,前方路边有了灯光,接近后,发现那竟然是加油站,欣喜地开了进去,把车加满油,心情终于踏实了起来。<br><br>加了油,行驶了十来分钟,便到了二宜楼所在大地村,已经晚上八点多了。进村后,车子慢下来,夜幕中,借着路边的灯光,猛然发现,车窗左侧不远处,一幢巨型土楼,撞入眼帘。我便停下了车,这时,便有一位大姐凑了上来:“是来看土楼吧,我带你们去,60块,包括讲解。”一口的闽南话。妻下车,与大姐简单交流后,觉得人靠谱,应该事也就靠谱,于是,我们便由大姐带着,去落实晚餐和住宿。<br><br>在吃饭时,因为交流有些不畅,大姐便叫了她媳妇小陈来,让她带我们参观二宜楼,正好也满足我的迫切之心。<br><br>与小陈交流便顺畅多了,交谈中得知,二宜楼中还有少数老年住户,白天有工作人员检票,下班后,与第二天上班前,当地村民便可以带人自由参观,增加一些额外收入,毕竟土楼门票收入中,只有3%分成给村民。小陈90后,长得小巧玲珑,皮肤有些黝黑,朴实健谈,交谈得知,她是厦门东山岛的姑娘,打工时认识现在的老公,便嫁到了二宜楼所在的大地村。如今,大地村围绕土楼,乡村旅游慢慢做起来了,她和老公便留在家乡,做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她还兼做导游,在家门口有了稳定的收入。<br><br>吃完饭,已经九点了,小陈带我们先去看土楼。来到巍巍矗立在大地村中心的“二宜楼”前,夜幕中,在灯光的映照下,那圆形的巨型土楼,仿佛古典版的UFO,从太空中飞来,停落在这个宁静的古乡村,震慑眼球。<br><br>据了解,二宜楼建于1740年,被誉为“土楼之王”,是双环圆形土楼,外环4层、内环1层,共有213间房。其独特之处在于融合了客家民系与福佬民系的建筑特点,并保存了丰富的壁画、彩绘和木雕,堪称“民间艺术宝库”。<br><br>在小陈的介绍下,我们还现场了解了土楼的“传声筒”、防火、防盗、防土匪攻击等设施,巧妙的设计,实用的功能,让人惊叹于古人的独特智慧。走进土楼,仿佛便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见到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我不停地问这问那,手里的手机也忙个不停,恨不能把所看到的一切新奇都摄入手机。以至于到了住宿的地方后,心情还难以平静。<br><br>庆幸的是,小陈带着我们,走遍了“二宜楼”的楼上楼下,楼层的功能,不同房间的功用,新奇之余,涨了不见识。特别是那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和彩绘,以及书法对联,让我惊叹不已。白天参观,便只能游览一楼,为了加强保护,二楼及以上谢绝参观。连夜赶往“二宜楼”,便有了这意外的收获,看来是明智的决定啊,心中不免窃喜。<br><br>我震撼于几百年前,一个如此偏远的小山村里,凭借着一个小家族之力,建成了规模如此宏大,而又如此精巧的高层土楼,且几百年来,坚如磐石,几乎完好无损,着实让人叹服。想想,当年建造时,投入了多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智力,难怪乎,它能入选“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当之无愧啊!<br><br>看完“二宜楼”,由于时间太晚,“二宜楼”不远处的“东阳楼”和“南阳楼”便只能第二天起早去看了。 冒着细雨,小陈骑着电动车,带着我们去找住宿的地方。说实在话,大晚上,人生地不熟,没人带领,还真不好找。毕竟是偏远乡村,旅游正处在不愠不火的状况,餐饮住宿自然有限。<br><br>第一家,两个60多岁的当地人,交流过程中,竟因我们要求加一床垫被,而闹得有些不愉快,从他们的口气中,感觉我们是在故意叼难,后来,老头语气竟有些不友好了。我见状,赶紧走人,两个乡下倔老头老太,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于是,又把已经回到家的小陈叫了来,带我们去找下一家。<br><br>第二家,负责接待的是一个年轻少妇,人长得秀丽质朴,说话柔言细语,通过看房间,问价格,很快便愉快确定下来,标准间两间,才300元。一家人洗刷休息,准备第二天继续参观大地村。<br><br>第二天,赶在上班前,在小陈婆婆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东阳楼和南阳楼。<br><br>据介绍,南阳楼建于1817年,以二宜楼为蓝本,更注重与周边自然景观的互动,被称为“福建土楼博物馆”。东阳楼也建于1817年,却是方形土楼,设计上突破传统防御功能,追求居住舒适性,采用“三大一小”的布局,即厅、厨房、卫生间大,卧室小 ,体现了早期的人居革新思想。<br><br>白天的视野好,一圆一方,两座巨型土楼,周边还有一些小型的五凤楼,在周边山村风景的映衬下,形成一幅自然与人类智慧创造完美相融的优美画卷。<br><br>进入土楼内,天光与古朴宏大的土楼,相映成景,让人久久留连,不忍离去。我依旧充满着新奇,楼上楼下跑个不停,沉浸在一种独特的感受中。一座土楼似乎就是一座迷宫,又或是一座乡间的土皇宫,几百年来,这一座座巨型的土楼里,发生过多少悲欢离合,演绎着多少真实的人间故事啊。<br><br>参观完土楼,我们来到村里的观景台,整个大地村一览无余。三座大型的土楼,即“二宜楼”、“东阳楼”和“南阳楼”,格外显眼。周边便是各种小型土楼,以五凤楼形式为主,近处,一片平旷的田地上,人工创制出“华安土楼“四个大字,与山水相谐,好一处优美的世外桃园。<br><br>通过deepseek了解,大地土楼不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客家文化、家族伦理与生态智慧的结晶。其”天圆地方“的布局、精湛的夯土技艺和丰富的艺术遗存,展示了中华传统民居的独特魅力,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文化纽带。我深以为然。<br><br>在大地村,我们闲逛到下午三点后,才依恋不舍离开,导航到华安县城,吃了一顿正宗的高山羊肉火锅后,打道回府。 <p class="ql-block">一家人自驾出游,随兴而自由,也增长了不少见识。中国这么大,有机会,真该多出去转转,在路上的时光,总是如此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