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 深谷清欢 毛袖浅说</p><p class="ql-block">2025年02月21日 13:34 浙江</p> <p class="ql-block">同小区一位善解人意的奶奶,姑且叫她小豆子奶奶吧。被其他阿姨奶奶们“围攻”了。大家都像大家长似的,你一言我一语地教导小豆子奶奶。核心意思是让小豆子奶奶多为她女儿女婿想想,说现在赚钱不容易,该省的就省,自己能做的就自己做。</p> <p class="ql-block">小豆子奶奶平时和人说话都是轻声细语,对人接续也是和蔼和亲的,可能是听多了心里不舒服。掷地有声的一句:"我活了大半辈子,累了半大半辈子,就不能用退休金买个体面和轻松?怼得大家两眼一直,最后不欢而散。</p> <p class="ql-block">对小豆子奶奶,我还是有些了解的。每天打扮得很得体,人也特别和气。自入住小区以来,我们就经常一起溜娃。目前在为独生女儿带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别看她现在精神状态都很好,其实也是个苦命人。据她说,在她女儿初三那年,她老公因病去世,之后她和女儿相依为命。到现在年至花甲,也没想过再找个老伴。</p> <p class="ql-block">一天下午,我们一起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接回来后孩子们一起玩了差不多半小时,她就叫她外孙准备回家吃晚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起初以为她是做好了饭才去接的。一问才知,是请的阿姨做的。一天两个小时,简单的家务和做饭,一周5天,工资2500。</p> <p class="ql-block">听闻后,我会心一笑。觉得她女儿还是懂得怎么心疼她的。可后来,奶奶笑笑说,这阿姨是用她自己的退休金请的,不是女儿女婿出的。</p> <p class="ql-block">她的原话是:“反正这钱不用,到最后也是给我女儿留的,现在用来减轻我的负担,也变向是用在我女儿身上”。一时好奇,就多问了句。那你退休金还可以吧。不高的,加上老家的门面收入,一个月也就4500元。</p> <p class="ql-block">这觉悟确实与别的老人不同,老一辈的观念是,能省则省,何况她的月收入并不高。有些家庭即使完全有能力,负担得起请个阿姨的费用,老人们非要没苦硬吃,一切都自包自揽。弄到最后家里鸡飞狗跳。</p> <p class="ql-block">这位阿姨算是走在智慧养老的前列。智慧养老不是节衣缩食的苦修,而是把每分钱都花成延长幸福的生命刻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传统观念里,中国老人的退休金似乎天然带着"遗产"的烙印。有些老人更是觉得,只有在自己弥留之际,交给晚辈一笔可观的钱,才算是表达了自己的爱。只有留了遗产给晚辈,才算是对下一代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其实留给孩子最好的遗产,从来不是银行存折上的数字,而是如何有尊严地老去的生命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位阿姨的做法,算得上以一种清醒认知打破了"金钱=爱"的陈旧等式。据网上数据显示,65%的年轻受访者更希望父母把钱花在他们自己身上。</p> <p class="ql-block">老人不要把不留钱给儿女就是不负责,当成自己晚年的人生信条。你们只管自己开心。怎么开心怎么来,才是对女儿最大的宽慰。</p> <p class="ql-block">在钟点工收拾灶台时,小豆子奶奶戴着老花镜,与小豆子一起读绘本呢。这个画面击碎了所有关于"浪费"的质疑——每月2500元买来的,是老人放下抹布,拿起书本的距离,是清醒人士保持体面的精神堡垒,更是一个觉醒的银发族向时代的宣言:我的退休金我做主,这不是自私,而是生而为人的基本权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