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闹元宵,潮汕非遗文化民俗系列活动

森林

<p class="ql-block">蛇年春节闹元宵,跟寻梦天下摄影团到潮汕地区拍摄潮汕民俗非遗文化系列活动,真是大开眼界,在大雄老师指导下,团友们互相关心与陪伴下,顺利完成此行程活动,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丰顺埔寨舞火龙,这天一直在下雨,但没有降低团友们的拍摄热情,晚上6点之后雨逐渐变小,舞火龙活动如期进行!</p> <p class="ql-block">丰顺埔寨舞火龙,龙腾盛世!火焰中的祈福:这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民俗活动,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p><p class="ql-block">火龙飞舞,火光闪耀。火龙由竹篾、稻草扎制而成,龙身插满香火,夜晚舞动时,香火闪烁,宛如一条火龙在空中飞舞。舞龙队伍由数十名壮汉组成,他们赤膊上阵,伴随着锣鼓声,舞动火龙穿梭于村落巷道。火龙所到之处,村民纷纷点燃鞭炮,祈求好运与平安。</p><p class="ql-block">舞火龙不仅是丰顺地区的传统民俗,更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p><p class="ql-block">当火龙在夜空中舞动,香火闪烁,鞭炮齐鸣,你会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潮汕扭英歌,舞动千年传承,承载千年历史:铿锵的鼓点,手上抓着一对短棍有规律有节奏地敲打并不时发出“呼哈”吼声,伴随矫健的舞步,舞者们以刚劲有力的动作,演绎着英雄的气魄与豪情。扭英歌不仅是舞蹈,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对英雄的致敬。</p><p class="ql-block">展现了潮汕人民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它不仅是潮汕地区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亲临现场看表演,你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十分震撼!那是历史的回响,是英雄的气魄,更是潮汕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小宝宝也想向大哥哥学舞英歌</p> <p class="ql-block">揭阳普宁市军埠镇大长陇村,是陈氏单姓聚居之地,常住人口高达4.5万,贺灯声势浩大,表现出族人团结一致!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美好生活的祈祷!每次贺灯系列活动包括:贺灯~舞英歌~营老爷!大长陇非遗贺灯习俗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的传统民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揭阳后社赛大猪的习俗是揭东区新亨镇硕联村村民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十七敬奉财神赵公明和关公的一项民俗活动。由硕联村属下十个自然村轮流主办,每个自然村十年轮到一次摆猪羊(也叫赛大猪)活动。村民通过每年“摆猪羊”拜祭活动,庆祝过去一年生活富足安康,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生活美满。赛大猪时,每只猪羊都被架在木架上,嘴里塞一个桔,表示吉祥如意。该习俗具有非常独特的潮汕汉族民俗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潮州市磷溪镇溪口村盛产甘蔗,自清朝光绪年间开始,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村民们都会举行“游蔗巷”活动。家家户户都会选出最粗壮的甘蔗,并在甘蔗梢上挂上与家中男丁数目相等的传统纸灯笼,形成一个长长的“蔗巷”。然后沿着各村蔗巷营老爷,挑选村里美女挑锦旗,敲锣打鼓奏乐,形成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这个习俗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村民们通过“游蔗巷”,寓意生活像甘蔗一样节节高升,生活甜美。事业像灯笼一样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跳火墩‘’是普宁占陇镇溪东村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每年逢农历正月十五日夜里和十六日下午都会进行营老爷跳火墩。在跳火墩之前,要先举行烟花、炮竹开路,祭拜神明和求胜杯的仪式,然后点燃熊熊篝火,长长的护神游行队伍,每位队员逐一从火堆上跃身而过。</p> <p class="ql-block">游神护神队伍正准备出发</p> <p class="ql-block">年龄最小的游神护神队员</p> <p class="ql-block">朝气蓬勃的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这位帅哥跳火墩时头发都被烧焦了,但仍乐呵呵地表示:能参加这种活动是福气!</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老师团友的忧秀作品,作为学习的榜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