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父亲有个乳名,叫“和尚”,但就是这个可爱的乳名给儿时的我和我哥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困扰。</span></p><p class="ql-block">我爷爷奶奶在世时,我还小,所以也想不到要问他们为什么给我爸起了这个耐人寻味的“和尚”这个乳名。老爸健在时,我也错失了向他征询此事的良机。现在想弄清其缘由为时已晚,只能凭从邻里老人对我爷爷奶奶的印象中揣摩。</p><p class="ql-block">他们说,我爷爷奶奶心底善良,待人和善,勤劳节俭,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善人。尤其是我奶,她在邻里眼里,是个菩萨心肠,有求必应,乐善好施,很受他们的拥戴。我妈深有体会,老给给我们讲,奶奶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吃斋念佛,“阿弥陀佛”不离口。</p><p class="ql-block">爷爷奶奶相信佛的力量,他们给父亲起的乳名叫“和尚”是受到了佛教“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理念的启发,想让他得到佛祖保佑,在这个世上健康成长,平安幸福。</p> <p class="ql-block">我爸学名叫“守梅”,既高雅又富有诗意。但让人费解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知什么原因,周围邻里无论男女老少都不这样称呼他,而是称呼他“和尚”。为了礼貌,不同年龄的人称呼他时在后边加个辈分辞而已,称他为“和尚哥”或“和尚伯”。与他热络的人称他为“老和尚”,或干脆简称为“老和”。他们觉得这样称呼我父亲,更显亲近,随意。用现在的话说,叫更哥们。</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时间一长,“守梅”这个负有诗意的名字就逐渐被人淡忘了,连乡里的户籍登记册上也用了“和尚”这个名字,“守梅”反而成了别名。</p><p class="ql-block">如果有人去我老家找父亲,按他的学名‘李守梅’去找,那难度很大,大多数人都会说不认识,但只要提到‘李和尚’这个名,那方圆十几里,无人不晓。</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父亲这个乳名给儿时的我和我哥带来了许多烦恼。平时,我和我哥走在路上,知道我们是谁家的人都叫我们“小和尚”。我和我哥听了心里很不舒服,非常反感。对于那些不知道我们名字的人,这样称呼我们也就忍了。让我们受刺激的是,那些明明知道我们的名字,却故意用这样的称呼羞辱我们,目光中还隐藏着某种歧视和讥讽的成分。言下之意是说,我们家太穷,长大后取不到老婆,只有去寺庙里当“和尚”的份。</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愤怒的是,连那些家庭条件比我们好些的同龄孩子也用这个称呼来取笑我们,还当着生人的面直呼我们“小和尚、小和尚”的,让我们非常难堪。我和我哥因受不了这样的嘲讽和羞辱,经常和他们打架斗殴,打得鼻青脸肿,为此我们没少挨老师的批评和父母的训斥。</p><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称呼也就消失了。等我们长大后,再回想起这件事来,觉得有点荒唐可笑,当时的烦恼就是无知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人们常说“人如其名”,这句话在我父亲身上得到了印证。在中国文化里面,一个人来到世上,起名字非常重要,也很有讲究,里面学文很深。一个人叫什么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标签,也是一个人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的相连,更是其人生故事的载体。</p><p class="ql-block">我父亲没有辜负爷爷奶奶给他起的名字,无论是乳名“和尚”也好,还是学名“守梅”也罢,都印证他一生性格随和、守信厚道和做事低调为人处世原则。</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