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温馨的东风将春天的信息输送给大地,大自然的万物就开始从严寒的冬眠中逐渐苏醒。在绵绵春雨的滋润下,南方的春天,草长莺飞,百花竟放,到处一片春意盎然。正是游春赏花的好时节!微信群不断晒出游人自拍的风景照和鲜花照,美艳绝伦。对福安的赏春游客而言,言论和相机最后都自然聚集向穆阳虎头村的桃花。穆阳的桃花和穆阳的水蜜桃一样,一直是穆阳的烫金名片,作为福安人,要想绕过她们实在很难!</p><p class="ql-block">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个俗不可耐的凡夫俗子,对花花草草没有什么的兴趣。有人说,种花能怡情养性,但我总以为那是有闲人士的附庸风雅,与我无关,比如,我对桃子的青睐就大大超过对桃花的钟爱。不过说到桃花,我倒是算是与桃花很有缘分。今天的虎头桃花在地方政府的倾情打造后,由原来的默默无闻摇身一变成了游人如织的打卡景观。但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虎头虽有不少的桃树,却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我当时在福安三中的所在地穆阳执教,宿舍恰好与虎头的地界毗邻,是真正的近水楼台。晚饭之后,我常常与同事沐着晚风,顺着公路往虎头方向散步。桃花开放的季节,一路上能看到许多的桃花。公路沿着河岸蜿蜒,岸边的山田有时还能看到整畦的桃花。虽然灿烂的桃花也引起我的赞叹,但我想到的更多是她秋天收成的情景,尽管花艳欲滴,蜂飞蝶舞,但我也没有看见有路人为之暂停匆匆的步履。在物质匮乏的上个世纪,也许他们也像我一样,仅是把桃花看作农民劳动的成果,与肚子挂钩,与美学无关,何况福安本来就是山区小县城,桃花随处可见。但我毕竟是中文系毕业的学生,还残存有一些文艺细胞,所以当看到树下大片狼藉的落红,有时也会对身旁的朋友抒发一下年华似水、青春不再之类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虎头的桃花逐渐名闻遐迩,每到春天,到处兴起了组团去穆阳虎头看桃花的热潮,大有“无人不道看花回”之势,不过这已是我调到福安一中以后的事情了。我仅回穆阳看虎头桃花一次,那是碍于面子,陪伴丈母娘和小姨她们一起去。与我当年看到的不一样,虎头村的田野和冈峦已经全部清一色种上了桃树。其时正是桃花开得最盛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艳红的桃花,如晚霞铺照大地,又如铺盖着巨大的花团锦簇的绸被。在花的海洋中,无数的游客时隐时现,在花丛中进进出出,忙于取景拍照,每个人的脸庞都像盛开的桃花,场面热火朝天。但我总觉得美中不足,桃树太多太密,没有疏密和绿色的搭配,奢侈豪华有余,但有失桃花婉约纤丽的阴柔之美。加上熙熙攘攘的游人和鼎沸的人声,顿有唐突花姑之嫌,会让我联想到文革时期群众大会的狂热会场,又会想象到一群山东汉子在大跳霹雳舞,跳得地动山摇,跳得你头晕目眩。所以,以后无论朋友怎样邀请,我也再没有去虎头看桃花了。</p><p class="ql-block"> 但似乎偏偏命中注定我离不开桃花,福安一中旧校区扆山的高三状元楼教室后面有一块园地,是我每天上课的必经之处,那里就有十几株桃树,毎到春天,就无拘无束地开放。她没有虎头桃花的富丽和稠密,但阿娜多姿,艳而不俗,每株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姿,在春风中播散着淡淡的清香,我觉得,这才是我所喜爱的桃花。久而久之,我对这些桃花产生了依恋之情。然而,世事难料,没想到,后来一中搬迁到溪北洋新校区,老校区即将易主,已经住进了兄弟学校的师生。其时我已退休,宿舍还在扆山旧校区之内,我却一下子由主人变成了胜朝遗老,因此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都会到桃花之前凭吊一番。过去我责怪林黛玉见花而落泪,未免太多愁善感了,还常常为我那天生丽质,才华绝代而又命薄如丝的本家妹妹深深地惋叹。但那时我对林黛玉的同情超过了责怪,因为我对她的寄人篱下感同身受,并且还写下了《扆山桃花》一诗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楼边又见武陵红,怯立轻寒料峭中。粉脸含羞微带雨,玉肌无力半悬空。花开他日为谁艳,梦醒深宵向月朦。前度刘郎虽有意,更于何处笑春风。”现在,扆山又回归一中,成为一中的初中部,我这前度刘郎突然又成了扆山的主人,真应了那句世事如棋的老话。</p><p class="ql-block"> 桃树之所以能受到大众的青睐,不但因为花朵艳丽,更因为她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效益颇佳的水果,更何况还是一种很容易栽种的普通乔木。集观赏和效益于一身,雅俗共赏,堪称大众的“情人”。在古典文学中,桃花占有很重的比量,赚了许多文人的墨水和心血,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我以为,描写桃花最生动的诗句,应首推《诗经》了。“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状桃花之娇艳茂盛,“灼灼”状桃花之耀眼亮丽,总共八个单音,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却绝对碾压后人,桃花的万种风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从流传的广度而言,唐代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不知扣动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弦,而由此衍生的“桃花运”“桃花劫”又演绎了多少山盟海誓的浪漫爱情故事;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更是令多少文人墨客神驰心往。在民间文化中,桃子不仅是瑶池王母娘娘举办宴会的专用果品,更是世人梦寐以求的寿星的象征;道教认为桃木为五木之精,以桃木为驱邪避祸的仙木……</p><p class="ql-block"> 现在又到了桃花盛开的季节,福安的才子淑女们也到了准备行动的时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