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毛泽东于1963年3月5日挥笔写下的题词,短短七个字,却如黄钟大吕,跨越时空,在华夏大地久久回响,号召着全体国人,去追寻雷锋身上那熠熠生辉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h3> <h3>雷锋,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用他短暂却充实的生命,谱写出一曲曲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赞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忠心耿耿,一心只为他人着想,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能将满腔热忱毫无保留地倾注其中,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在平凡的日常里,默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h3> <h3>回首往昔,毛泽东为雷锋同志题词的那段岁月,我还只是个青涩的学生。那时,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铺展开来,深入人心。大街小巷,校园内外,处处都飘荡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那激昂又动人的旋律,那歌声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的成长之路,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深受熏陶,受益无穷。</h3> <h3>1969年,我陪着父母下乡,开启了一段别样的人生旅程。在乡下的日子里,我始终以雷锋为榜样,利用业余时间,为老百姓修理钟表、配钥匙,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小难题。每次出工去外地修水库、修公路,借住在老乡家时,我都会主动帮忙打扫院子,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分担家务。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不仅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与喜爱,也让我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h3> <h3>有一次,生产队省吃俭用购置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这可是大家伙儿的宝贝疙瘩。当需要选拔一位可靠的拖拉机手时,生产队长第一个就想到了我这个从城市下乡的青年。我永远忘不了马队长当时那语重心长的模样,他拉着我的手说:“小伙子,这拖拉机可是咱生产队的命根子,多少人眼巴巴地想摸一把,可贫下中农们一致研究决定,把这重任交给你,这是贫下中农对你的信任呐!”那一刻,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在那个强调“向贫下中农学习,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特殊年代,我一个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被称作“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能得到这样的信任,内心的震撼与感激难以言表。从那以后,我便开启了拖拉机手的生涯,每天为生产队翻地、为老百姓搞运输,不管工作多苦多累,雷锋精神始终是我前进的动力。</h3> <h3>后来,生产大队成立了“五小工厂”,大队长又看中了我的技术学校毕业的基础且踏实肯干,把我调到大队工厂当车床工人。我一头扎进新工作里,努力学习操作技术,迅速适应了新岗位。</h3> <h3>再后来,我回城进入工厂,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钉子精神”的理念,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遇到技术难题,我就像钉子一样,紧紧“钉”住,不解决不罢休。渐渐地,我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也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收获了许多荣誉。</h3> <h3>如今,我已退休在家,但雷锋精神早已深深扎根在我的心底,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在社区里,我依旧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主动清理道路、楼边的积雪和垃圾,为大家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邻居们有事外出时,总会放心地把家门钥匙交给我保管,让我帮忙看门望锁。逢年过节,我还会去看望社区里的孤寡老人,陪他们聊聊天,给他们送去温暖。</h3> <h3>雷锋精神,早已不只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它更像是一束永不熄灭的光,从年少时便一路伴随我成长,激励着我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坚守初心,无私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