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的“夏令营”之三:徒步森林

志明兄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活动,到大山森林里要徒步4个多小时,你去不去?”一清早,女儿怕我走不动就问我。“去!” 我毫不含糊回答。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走过来的我,不知怎的,一进入考索原始森林,触景生情,有很多如泉涌般的回忆,总在心头萦绕。</p><p class="ql-block">4个多小时后,还是我第一个走出了森林。在徒步入口处等待着她们。</p> <p class="ql-block">55年前走进云南西双版纳茫茫亚热带原始森林。为弥补中国工业橡胶的短缺,我们以血汗开山劈路。砍伐一片片树林,焚烧一座座山岭,挖成一排排胶林梯田。4年后,万亩胶树建成了林,天气却变得寒冷,成片胶林冻死。老傣族说,你们来了,改写了版纳气候历史啦!多年后,方知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如今看到与版纳一样热带雨林的考索森林,满山郁郁葱葱、茂密丛林的原生态,想到了当年我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知多缺失啊!</p> <p class="ql-block">进入森林步道,看着导游指点弯弯曲曲徒步路线的介绍,知道徒步一路,崎岖不平,翻山越沟,却是植被丰富,物种多样性,值得一路徒步一路看。</p> <p class="ql-block">烈日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下一路星星点点的光斑,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一路走着,脚下的落叶,碾成“沙沙”的响声。各种名称的树木高耸入云,它们的枝干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绿色的巨大帐篷。我们好奇地看着沿途各式各样的植物和灵性小动物。</p> <p class="ql-block">森林里,粗壮而盘根错节的藤本植物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一棵足有数百年的大树,发达的根须全露落在表土外,城市人少见。在此留影,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举头仰望,一只幼小松鼠正趴在树叉间看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徒步几公里路程后,我坐在山石稍息片刻时,我告诉deepseek 3个小朋友正在森林徒步,请它写首诗。我想在泰国为难它。几秒钟后,短诗却呈现:</p><p class="ql-block">三双小脚丫踩碎晨光</p><p class="ql-block">考索的露珠在蕨叶上摇晃</p><p class="ql-block">兰花忽然眨动眼睛</p><p class="ql-block">萤火虫正偷走半粒朝阳</p><p class="ql-block">红树林用气根写密码</p><p class="ql-block">长臂猿抛来湿漉漉的果核</p><p class="ql-block">望远镜里藏着犀鸟的新家</p><p class="ql-block">藤蔓把秘密编成秋千架</p><p class="ql-block">我们举起沾满泥巴的素描本</p><p class="ql-block">收集所有会呼吸的宝藏</p><p class="ql-block">树冠间漏下金黄的拼音</p><p class="ql-block">沙沙 沙沙 是森林在念童谣</p> <p class="ql-block">在茂密的森林深处,蜿蜒着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河不深也不大。走累了,下到清水的河里,洗去些许疲惫。徒步森林的中外小朋友,见水欣喜,争相脱去衣衫,步入河中,打起水仗。为水面如镜的河掀起圈圈涟漪。</p> <p class="ql-block">几小时后徒步至尽头,在大山沟壑旁凉棚里,一队队徒步者,在此补充干粮,稍作整休,再返回原处。</p> <p class="ql-block">猛然间发现万绿丛中几点红,心中吟诵:夏风轻吟,红叶舞动,每一片仿佛是给徒步者的一句情诗。</p> <p class="ql-block">徒步途中,远在西双版纳的朋友看到了我们的行踪,在微信里告诉我们,今天的版纳也有森林徒步和夜探密林活动项目,而且性价比胜于泰国。言谈中盛邀暑假游版纳。</p> <p class="ql-block">都说泰猴如森林中的精灵,不时在树上跳来跳去,若无其事,大摇大摆走过步道,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画面。</p> <p class="ql-block">林中的一坨大象粪便,让3位中国小学生看清了亚洲大象日常喜爱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一些老外以车代步,偷换了徒步森林的意义和概念。</p> <p class="ql-block">在泰国攀牙府与素叻他尼府之间,有一片秀兰湖,是泰国的第一大湖泊。也是热带山区的人造巨型湖泊,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森林,多窟岩洞,生态原始,环境优美,水质清澈。那天,我们坐上长尾船,登上湖岛,步入岛上森林,探寻岩洞奥秘。</p> <p class="ql-block">3天来,一年级外籍大眼睛小学生索菲亚,跟着2个二、三年级的哥哥,玩海戏水、登高跳水,夜探徒步,毫不示弱。</p> <p class="ql-block">在小外面前,要显示出“中国功夫”。</p> <p class="ql-block">这种“板状根”,是热带雨林植物支柱根的一种形式‌。资料介绍,植物一般是把根系扎进土壤,执行吸收水分、养分、供应地上部分茎干、枝叶生长的功能,并起着承受地上部分重力的支撑作用。为了更好地执行这些功能,根系总是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发展,并与附近的植物展开了空间与资源的激烈竞争‌。</p> <p class="ql-block">植物中的绞杀现象,是原始森林中的一道奇特景观。当年我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视空见惯,屡见不鲜。绞杀植物一般属于藤本植物与附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也称半附生植物。资料介绍:热带雨林的绞杀植物大多是榕树,它们的种子多被鸟或别的动物带到棕榈树、铁杉树等易于榕树生长的树干上,等到发芽后其起初以卷须附生于支柱植物,随后长出气生的网状根系紧紧包围树干并向下扩展,直到伸入地面下变为正常根系。与被绞杀植物争夺养料和水分,绞杀者慢慢成长为既附生又自主的热带植物。若干年以后,绞杀植物的根牢牢隔断了棕榈树、铁杉树等被绞杀植物的水份供给,被绞杀植物随后因营养和水分不足而逐渐死去。</p> <p class="ql-block">进入湖岛上一窟溶洞,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导游介绍,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解、腐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这里溶洞内部黑暗,保持着原生态,没有如桂林“七星岩溶洞”五彩缤纷的灯光所装饰。游客进入必须戴着头顶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