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珠海航展于11月12日至17日举行,中国昊龙一号货运航天飞机在航展上正式亮相。</p> <p class="ql-block"> 在航天工程领域,我国正在打造的"昊龙一号"货运飞船取得突破性进展。尽管全长10米、翼展8米的全尺寸原型机尚未正式亮相,但按1:3比例研制的工程样机已完成关键技术验证。这台缩比样机在地面测试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性能参数,其气动布局设计和飞行控制系统已通过多次模拟验证。</p><p class="ql-block"> 相比现役货运飞船,昊龙一号的核心技术突破在于实现了"垂直发射+水平着陆"的创新模式。该飞船将搭载新型商业运载火箭完成入轨任务,返回阶段则可像民航客机般自主降落在机场跑道。这种可重复使用的设计理念将使单次发射成本降低70%以上,同时通过模块化货舱设计,可灵活适配空间站的物资补给、设备更换等多样化需求。</p><p class="ql-block"> 目前,团队正加快推进全尺寸原型机的总装工作。随着后续在轨测试的展开,昊龙一号有望构建起我国空间站常态化物资补给体系,为深空探测等航天战略任务提供坚实的运输保障。</p> <p class="ql-block"> 先说说我国神舟系列这些在航天事业上的进展。</p> <p class="ql-block"> 说起中国航天史不能不提到杨利伟。</p> <p class="ql-block"> 在美苏航天飞机项目相继谢幕二十余年后,中国航天人正以创新姿态重启这一技术路径。昊龙一号货运飞船的研发,并非对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时空坐标下对航天运输体系的战略重构。</p><p class="ql-block"> 一、技术迭代的历史机遇</p><p class="ql-block">传统航天飞机的困境源于材料、控制等技术瓶颈:美国航天飞机单次发射成本高达15亿美元,苏联暴风雪号因缺乏可靠动力系统中途夭折。但当前航天技术已发生革命性突破:耐高温复合材料使防热结构减重40%,电传飞控系统将着陆精度提升至米级,智能自主系统可实现全流程无人操控。这些技术突破为航天飞机的重生提供了技术土壤。</p><p class="ql-block">二、战略需求的倒逼驱动</p><p class="ql-block">中国空间站建成后,每年需执行4-6次物资补给任务。传统一次性飞船的"天地快递"模式难以满足常态化需求,昊龙一号的可重复使用特性可将单次运输成本降至5000万元人民币以下。更深远的是,这种"空天往返平台"为载人登月、火星采样返回等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技术储备,其水平着陆能力可无缝衔接未来地外天体起降技术。</p><p class="ql-block"> 三、工业体系的协同升级</p><p class="ql-block">航天飞机研发涉及300多个学科领域,对材料加工、精密制造、智能控制等产业形成强大拉动力。中国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风洞群、世界领先的航天发射场,特别是长征八号可回收火箭的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已掌握垂直起降核心技术。昊龙一号的研制,将推动航天工业体系向更高精尖方向跃升。</p><p class="ql-block"> 四、国际航天格局的重构</p><p class="ql-block">在SpaceX"星舰"频繁试射的背景下,中国选择差异化发展路径:通过航天飞机技术突破,构建"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复合型运输体系。这种技术路线既能满足空间站运营需求,又为未来太空资源开发、商业航天服务奠定基础,在全球航天竞争中开辟新赛道。</p><p class="ql-block"> 技术的价值,在于其与时代需求的共振频率。中国航天人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在航天飞机技术上的再出发,既是对航天运输规律的深刻认知,更是对国家航天战略的精准回应。当昊龙一号在未来某日划破天际,它承载的不仅是先进技术,更是中国航天向更高更远迈进的雄心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 神舟与天舟,同名不同舟,神舟是载人飞船,天舟是货运飞船。图中左边为神舟,右边为天舟。</p> <p class="ql-block"> 神舟飞船有返回舱,而天舟飞船没有返回舱,其设计初衷就是在完成任务后在大气层中烧毁,而不是返回地球。上面为神舟飞船,下图为天舟飞船。</p> <p class="ql-block"> 神舟飞船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舱组成,而天舟飞船结构相对简单,由推进舱和货物舱组成。</p> <p class="ql-block"> 正因为中国语言丰富而浪漫,充分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行星探测叫″天问",月球探测叫"嫦娥",太阳探测叫"羲和"、″夸父",空间站叫"天宫",有″天河″、"天问"、″梦天"。图为中国航天"天宫"空间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还有"玉兔"月球车、″祝融″火星车、″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鸿雁"通信卫星、″鹊桥"中继卫星等,可谓是神话与现实,古典与科技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还有以毛主席诗词命名,又红又浪漫很大气,比如运载火箭叫"长征"、火箭上面级叫"远征"、弹道导弹叫″东风",还有"霹雳"空空导弹、″长缨"便携式防空导弹、″鹰击"、"上游"反舰导弹以及″长剑"巡航导弹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昊龙"航天飞机的名字由"昊"和"龙"两部分组成,″昊"在《诗经.小雅》中,从日、从天,本义广大无边,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无限前景,而″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着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昊龙"寓意龙腾东方,驰骋九天,行者无疆,福泽四海。</p> <p class="ql-block"> 对比老美的航天飞机,我们的成本低,只有把成本降成白菜价了,咱们老百姓才有上天的可能。"昊龙"号的任务过程是:首先被火箭发射到太空,然后展开机翼,自动调整姿态于空间站对接,完成货物交换,再脱离空间站滑行返回,像飞机一样降落到需要的跑道上,它主要是把货物运回地球地面。</p> <p class="ql-block"> 另外以后月球科研站建成,许多的研究成果,像种植的月球大白菜、月球土豆等稀罕物,要运回地球让我们尝一尝,也就离不开"昊龙"号货运航天飞机。</p> <p class="ql-block"> 而老美的航天飞机呢?发射方式是由固体火箭推进器和外燃料箱提供动力,将轨道器送入太空,回收方式是通过降落伞或者着陆系统实现垂直着陆或者跑道着落。"昊龙"号长10米左右,重约5吨是"天舟"货运飞船的一半,返回载物约两吨左右。老美的航天飞机长约50米左右,重约上千吨,返回载物约14吨左右,老美为什么大呢?因为它要载人,就必须增加很多内容,生命支持系统,还有其它设备、燃料等等。他们的第一架航天飞机是上世纪美苏争霸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初机的目标就是完成空间站的货物下行,运输到地面不载人。结合当今先进的技术,就是一架高配版的无人机,更加灵巧,发射和返回的时间更加灵活机动。老美的航天飞机退役的原因上一篇已经说清楚了,技术变革,现如今科技发展的太快了,老旧的方式必遭逃汰,航天飞机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 中国"昊龙"号航天飞机将于2025年9月首飞。</p> <p class="ql-block"> 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正式起步至今巳走过55年历程,相信未来不仅有货运航天飞机,一定会有更完美的载人航天飞行器。 探索太空,点亮梦想,祝福中国航天更上层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