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无手机“不欢”的今天,手机对父母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需要有意识地避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以下是一些实用方法,分享给家长。</p> 设定专门的手机使用时段 <p class="ql-block"> ♡确定每天固定的几个时间段用于查看手机信息、处理事务,比如孩子午睡时、晚上孩子入睡后。其余时间,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状态,全身心陪伴孩子。这样既保证了必要的信息沟通,又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p><p class="ql-block"> 例如:每天晚饭后的半小时,全家人一起放下电子设备,或聊天、或玩亲子游戏,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让孩子看到父母对陪伴的重视</p> 寻找替代活动 <p class="ql-block">♡丰富的亲子活动能有效转移父母对手机的注意力,也给孩子带来欢乐与成长。可以依据孩子的年龄与兴趣爱好,策划一些有趣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对于年幼的孩子,像搭积木、拼图、玩黏土等动手游戏,能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与创造力;稍大些的孩子,亲子阅读、下棋、户外运动等活动,则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身体素质。</p><p class="ql-block"> 例如:周末一起去公园放风筝,孩子奔跑欢笑,父母也享受户外时光,无暇顾及手机。</p> 利用手机功能助力育儿而非娱乐 <p class="ql-block"> ♡ 智能手机有诸多辅助育儿的功能,父母要善加利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看手机不是在打游戏,唰视频,看娱乐节目,手机里有“宝藏”。</p><p class="ql-block"> 这篇关于手机的文章,就是一位阿姨听了许多孩子“指控”父母沉迷手机后的一些感受心得,为宝爸宝妈适时放下手机,全身心陪伴宝贝给予了建议。</p><p class="ql-block"> 父母要从内心认识到在孩子面前频繁玩手机的不良影响,树立榜样形象。当孩子看到父母能够自律地控制手机使用,他们也更易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逐步减少不必要的手机浏览时间。</p><p class="ql-block"> 比如先尝试连续一周在晚饭后至睡前没有重要的工作沟通不碰手机。若达成目标,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像看一场喜欢的电影,激励自己持续保持。</p> 建立家庭“无手机区” <p class="ql-block"> ♡ 在家中划定特定区域为“无手机区”,如客厅的沙发区、孩子的卧室、餐厅等日常亲子活动频繁的地方,让孩子知道这些区域是家人相处的公共空间,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无手机干扰的陪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