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苍生而艺术——记画家卜大清

[美术瞭望]

<p class="ql-block">**基础信息**</p><p class="ql-block">卜大清,又名达青,1960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孟州市(韩愈故里、苹果之乡)。国家一级美术师,师从倪星原、林国选、李自强、张立辰、吉瑞森等名家,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画院画家,焦作市美协理事、孟州市美协主席,并担任河阳艺术沙龙执行总监、孔家书画院副院长等职。2013年被评为“最具升值潜质百位画家”,2015年受邀赴巴黎卢浮宫举办个展,2016年获中国(苏州)国际书画邀请展“十杰书画家”称号。 2019年与李自强合作为天安门城楼创作《吉祥长春图》,同年独立完成《盛世金秋图》,作品被天安门管委会永久收藏。 </p><p class="ql-block">卜大清画评:雅俗共赏的生命力与时代精神</p><p class="ql-block">一、艺术风格: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p><p class="ql-block">卜大清的创作以写意花鸟画见长,尤以“苹果鹌鹑”题材独树一帜。他继承了中国画“吉祥福瑞”的传统主题,融合西方构图与色彩理念,形成了“艳而不俗、雅俗共赏”的风格。其作品善用浓墨与明艳色彩的对比,如《金秋雅韵》《紫气东来》等,既展现雄健壮美的气象,又不失细腻灵动的笔墨趣味。 </p><p class="ql-block">二、技法与意境:笔墨中的文化哲思 </p><p class="ql-block">他注重“以笔传神”,强调中锋用笔的稳健与灵秀,画面中老干虬枝、花果禽鸟皆充满生命的张力。例如巨幅《大漠雄魂》把沙漠中的唯一乔木——胡杨经历千百年来的沧桑感和生生不息的顽强意志表现的淋漓尽致;《雄鸡报晓》通过雄鸡的昂首姿态及牡丹花的春风轻拂,隐喻时代精神;《寿比山高》则以松石构图传递坚韧不拔的生命哲思和美好祝福。这种“目视心记”的创作方式,源于他对沙漠胡杨、热带雨林等自然景观的实地写生,赋予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蕴。 </p><p class="ql-block">三、人文关怀:艺术与大众的桥梁 </p><p class="ql-block">卜大清主张“艺术服务人民”,其画作常以苹果、喜鹊、鹌鹑等象征平安与吉祥的意象为主题,传递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他拒绝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力求通过通俗易懂的题材让普通观众感受丹青之美。例如《盛世金秋图》以黄、红为主基调描绘丰收场景,呼应国家的繁荣昌盛,成为新时代中国画艺术的典范。 </p><p class="ql-block">四、时代价值:从个人到国家的艺术升华 </p><p class="ql-block">他的创作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如为天安门城楼绘制的巨幅作品,既是个人艺术生涯的高峰,也映射了“中国梦”的文化自信。法国艺术评论家曾评价其作品“在东方传统中注入现代活力”,而国内学者则认为他“以笔墨为时代立传”,成为连接传统文人画与当代审美的桥梁。 </p><p class="ql-block">总结 </p><p class="ql-block">卜大清先生的艺术生涯,是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交织的缩影。从商海沉浮到涅槃重生,他以笔墨为舟,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创新,在雅俗之间开辟出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其作品不仅是技法与美学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生命力与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卜大清不愧为一个真正的人民艺术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