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历史 吾辈自强

陈俊东

<p class="ql-block">那天,我站在纪念碑前,天空湛蓝,风轻轻拂过。那座像翻开书页的纪念碑,静静矗立,上面刻着“1931 9月18日”,仿佛一页无法合上的历史。红旗在风中飘扬,像一团不灭的火焰,点燃了这片沉默的土地。我听见脚步声轻轻落下,游客们驻足凝望,没有人说话,但每个人心里都响着同一个声音:不能忘。</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的石墙之间,冬日的寒意裹着肃穆扑面而来。墙上的字迹深深刻入石中,也刻进我心里。人们缓缓走过,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沉睡的记忆。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历史不是遥远的回声,它就在这砖石之间,在我们每一次凝视的目光里。</p> <p class="ql-block">建筑的拱门像一张沉默的嘴,诉说着1931年的那个夜晚。我站在门口,抬头看那行字——“1931年9月18日”,时间仿佛被钉在了墙上。阳光洒在浅色的外墙上,却照不进那段黑暗的岁月。我迈步进去,像走进一页被血浸透的史书。</p> <p class="ql-block">一面墙上,金色的字在光下微微发亮:“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那句话像一把刀,划开岁月的尘埃。我停下脚步,读了一遍又一遍。原来抵抗从那一刻就开始了,不是等待,不是退让,而是挺身而出。这字句,是历史的回音,也是民族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走廊尽头,一块木牌静静挂着,“九一八历史陈列”几个字沉甸甸的。木纹斑驳,像岁月的皱纹,下方那道裂痕,像一道未愈的伤疤。我伸手轻轻抚过,仿佛触到了那段破碎的时光。历史不该被粉饰,它该带着伤痕,提醒我们来时的路有多沉重。</p> <p class="ql-block">展厅里,一面墙分作两色:灰与红。左边讲曾经的友好,右边写侵略的阴谋。我看着那些字,像看一场缓缓展开的悲剧。日本如何一步步撕下伪装,如何将野心写进政策,如何把灾难强加给这片土地。墙角的二维码静静立着,像一个沉默的邀请:扫描吧,了解更多真相。</p> <p class="ql-block">“前言”两个字金光闪闪,背后是深色的背景,像夜空压着大地。我读着那段文字,讲述关东军如何炸毁铁路,如何反诬中国军队,如何点燃战火。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子弹,射进我的心里。这不是简单的记录,这是控诉,是警钟,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记住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讲述事变前的暗流涌动。日本策划“满蒙独立”,召开“东方会议”,一步步逼近侵略的边缘。我站在展板前,仿佛看见那些密谋的会议,听见那些冷酷的决策。历史从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有预兆,有伏笔,而我们,不能重蹈覆辙。</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讲的是阴谋的准备。关东军如何制造舆论,如何调动军队,如何为战争铺路。我看着那些文字,心里涌起一阵愤怒。侵略从来不是冲动,而是精心策划的罪行。而我们,必须以清醒的头脑,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p> <p class="ql-block">第一章详细描述了事变爆发的那一刻:柳条湖的爆炸,北大营的炮火,沈阳城的沦陷。我仿佛听见了那一声巨响,看见了火光冲天的军营。那一刻,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玻璃柜里,一套旧军装静静陈列。夹克上的徽章已经褪色,军帽上的褶皱诉说着风霜。旁边的手套和背包,磨损得厉害,却依然挺立。它们不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属于那段岁月里所有挺身而出的无名者。我看着它们,仿佛看见了那些在寒风中行军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一门九四式山炮静静立在墙边,炮管指向虚空,像在质问历史。标牌上的文字告诉我它的来历,它的用途。它曾是侵略的工具,如今却成了历史的证物。我站在它面前,没有恐惧,只有警醒:武器本身无罪,但使用它的人,必须被铭记。</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写着“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傀儡政权、资源掠夺、残酷镇压……每一个词都像一块石头,压在心上。我读着,眼前浮现出那些被奴役的日子,那些被剥夺的尊严。但我们没有屈服,白山黑水间,抗争从未停止。</p> <p class="ql-block">伪满洲国的建立,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溥仪被扶上皇位,却不过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展板上的文字揭露了这场阴谋的本质:殖民者从不讲平等,他们只讲控制。</p> <p class="ql-block">展柜里,那枚“勅谕”文件静静躺着。1931年3月,溥仪登基后颁发的军人敕谕,字迹工整,却透着荒诞。一个被操控的“皇帝”,一份被强加的“命令”,这是历史最讽刺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摧毁民族意识”几个字让我心头一紧。殖民者不仅占领土地,更想占领思想。他们用教育、广播、电影,试图抹去我们的文化记忆。但文化不会轻易消失,它藏在每一句方言里,每一段民谣中,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控制经济命脉”——四个字道尽了侵略者的贪婪。他们掠夺资源,垄断产业,把东北变成他们的原料仓库。但经济可以被掠夺,人心却无法被征服。</p> <p class="ql-block">“东北军民的抗争”这几个字,像一道光。在白山黑水之间,抗日联军风餐露宿,与敌人周旋。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却有最坚定的信念。我看着展板上的文字,仿佛听见了林海雪原中的枪声,看见了那一面面在风雪中飘扬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第一时间发表抗战宣言,唤醒了无数人的斗志。展板上写着:“唤醒东北军民的抗日斗志。”那一刻,不是等待命令,而是主动站出来。历史证明,真正的力量,来自人民的觉醒。</p> <p class="ql-block">“义勇军进行曲”刻在石墙上,金光闪闪。歌词和简谱一字不差,像一支随时可以奏响的战歌。我轻声哼起那旋律,心跳随着节奏加快。这不是普通的歌曲,它是民族的呐喊,是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东方主战场的东北抗争”——展板上的文字让我肃然起敬。东北不仅是抗战的起点,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环。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我们的抗争,改变了历史的走向。</p> <p class="ql-block">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展板上写着“东方主战场”,我读着,心中涌起一股自豪。十四年浴血奋战,我们没有退缩,我们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p> <p class="ql-block">“前事不忘,事事之师。”这句话像一记钟声,回荡在展厅尽头。我们记住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清醒。和平不是理所当然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珍惜、去守护。</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三个字金光熠熠。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最终胜利。我读着那段话,眼眶有些发热。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今天能站在这里平静地回顾历史,本身就是一种告慰。</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面墙写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灯光打在金色的字上,温暖而坚定。我站在这里,久久不愿离去。历史不是负担,而是力量。它告诉我们从哪里来,也指引我们往哪里去。</p> <p class="ql-block"><a>勿忘历史 吾辈自强</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