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

真诚

<p class="ql-block">  初春的南京风景优美。当我们再次踏入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那宏伟的牌坊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里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每一次重游都像是翻开一本尘封已久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往昔的辉煌与沧桑。</p><p class="ql-block"> 宝船厂遗址公园位于南京鼓楼区漓江路57号,是鼓楼区政府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而投资建设的文化遗址公园。这里保留了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的船坞,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壮观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公园内分为郑和文化体验区,包括郑和碑廊、郑和文化墙、七艘古船模型以及中华古代使节墙等,展示了各种造船工具,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宝船厂遗址公园陈列品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走进大门,右侧就是宝船厂出土的文物展厅,展厅大门为一座古香古色的牌楼式建筑,具有鲜明的明代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宝船厂遗址公园,那块灰色底色带有绿色文字的标志碑静静矗立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龙江宝船厂遗址”的字样,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这片土地曾经辉煌的见证。我仿佛能看到当年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听到造船时的斧凿之声。</p> <p class="ql-block">瞭望塔</p> <p class="ql-block">作塘</p> <p class="ql-block">迎春花绽放,春天来了。</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流水,转眼又一春。宛如一场梦,睁眼闭眼间,四季已悄然轮转。去年春日播种的愿景,仿佛还未开花结果,新一年的春风已拂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梅花绽放,装扮的公园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休闲的老年人在郑和碑廊处唱歌跳舞等,举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郑和碑廊</span></p><p class="ql-block"> 向前走,便是典雅壮观的碑廊,长度大约200米。主要展示的是《郑和航海图》、郑和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郑和故事的碑刻。</p> <p class="ql-block">碑廊内的浮雕壁画展示着古代丝绸之路的情景,骆驼商队穿越沙漠进行贸易交流的画面让人感叹不已。这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它连接着东西方文明,见证了无数商旅的足迹。在这里,我仿佛能听到驼铃声声,看到商人们忙碌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郑和船队远航编队的雁型图铜牌壁画令人震撼。那整齐排列的船队,仿佛在诉说着当年航海的伟大壮举。每一艘船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它们穿越浩瀚的海洋,将中国的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站在这幅壁画前,我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勇气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海魂颂</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使节墙”上,精美的汉白玉雕刻栩栩如生。它描绘了明朝皇帝朱棣派遣郑和出海的历史场景,那些细腻的线条和生动的形象,仿佛将我带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站在墙前,我仿佛能看到郑和率领船队扬帆起航,驶向未知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使节墙</p><p class="ql-block">采用汉白玉雕刻,描绘了明成祖朱棣诏命郑和出使时的场景和郑和所经国家,当地国王出来迎接郑和的盛大欢迎仪式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跌水墙</p> <p class="ql-block">梅花绽放,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宝船大铁锚</span></p><p class="ql-block">据专家考证,两米多长的绞关木,需要五六个人一起操作,能够绞起500公斤左右重的铁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水闸门</span></p><p class="ql-block"> 水闸门修筑在郑和铜像正前方,五作塘的西端尽头,应该只是个模型装置。随着斗转星移,长江改水道西移,已经远离了昔日宝船厂的作塘。作塘原与长江相通,郑和船队当年就是通过水闸门驶入长江,走向世界,开始了他的远洋航行壮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郑和下西洋铜像</span></p><p class="ql-block">郑和宝船供郑和船队的指挥人员、使团人员及外国使节乘坐。同时,用它来装运宝物,有明朝皇帝赏赐给西洋各国的礼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国进贡明朝皇帝的贡品、珍品,还有郑和船队在海外通过贸易交换得来的物品。为此,称为“宝船”,意为“运宝之船”。</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的一角,一艘巨大的木船模型吸引了我的目光。它静静地停靠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那高大的桅杆、宽阔的船身,让人不禁想象当年宝船队远航时的壮观景象。船身上的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讲述着那个时代的航海故事,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郑和宝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 </span>郑和宝船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艘大型船只,它被展示在这个城市的一个公共区域。宝船见证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辉煌,也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站在宝船前,我仿佛能看到郑和率领船队扬帆起航,驶向未知的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 郑和宝船供郑和船队的指挥人员、使团人员及外国使节乘坐。同时,用它来装运宝物,有明朝皇帝赏赐给西洋各国的礼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国进贡明朝皇帝的贡品、珍品,还有郑和船队在海外通过贸易交换得来的物品。为此,称为“宝船”,意为“运宝之船”。</p> <p class="ql-block">湖面上,一艘巨大的木制帆船静静地停泊着。它高高地架起,在水中投下清晰的倒影。这艘船仿佛是一座移动的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着古代航海技术的辉煌成就。我站在岸边,凝视着这艘船,思绪飘向了远方,想象着它曾经经历过的风风雨雨。</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一株盛开的茶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它的花瓣鲜艳夺目,仿佛能照亮整个场景。周围的绿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给这个季节带来了盎然春意。我静静地站在花前,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我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人行道地板上的历代船型图案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图案不仅展示了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历程,更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我们走在这些图案上,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造船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这些图案让我对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p> <p class="ql-block">郑和船队_帅船图片,这艘船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我静静地站在船前,凝视着这艘船,仿佛能看到郑和率领船队扬帆起航,驶向未知的远方。那壮观的景象至今仍让我心潮澎湃。</p> <p class="ql-block">郑和船队_战船静静地停靠在公园内。这艘船图案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我静静地站在船前,凝视着这艘船,仿佛能看到郑和率领船队扬帆起航,驶向未知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郑和船队_座船。</p> <p class="ql-block">郑和船队_橹船。</p> <p class="ql-block">郑和船队_马船。</p> <p class="ql-block">汉代_走舸图片。这艘船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元代_新安沉船的复原模型图片。这艘船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宋元朝船舶复员模型</p> <p class="ql-block">宋代水师车轮船。这艘船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古代南京船</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茶花</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有一座雕塑作品,两位身穿古代服饰的人正在用力拉绳子,他们的表情专注而坚定。这幅雕塑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更体现了他们的勤劳与智慧。我站在雕塑前,仿佛能看到那些古代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听到他们劳动时的号子声。这幅雕塑作品让我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造船图</span></p><p class="ql-block"> 来到造船图景点,这是以浮雕的形式,通过艺术的手法,再现当年造船工匠们辛苦劳作的场面和情景,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空间和氛围。</p> <p class="ql-block">宝船遗址大门牌楼宽16.52米、高10.82米,正门横匾上有我国著名书法家———百岁老人武中奇手书“宝船厂遗址”五个大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