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后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以16天票房破百亿的惊人速度,在中国影史票房榜上独领风骚,这场“国漫风暴”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哪吒2》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集,大胆创新,以“魔童”的抗争与成长为线索,融入时代感的解读,重新演绎了“闹海”这一经典情节。</p><p class="ql-block"> 天劫之后,哪吒和敖丙仅存灵魂,太乙真人欲用七色宝莲重塑其肉身,却遭遇重重困难。哪吒在痛失母亲、抗争不公后,经三昧真火淬炼,实现了真正的成长;敖丙则从被命运束缚到自我觉醒,与哪吒并肩作战,共同完成蜕变。</p> <p class="ql-block"> 昨日,《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版影史市场票房榜,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从“三岁小儿”到“百亿影帝”,这部演绎神话也创造神话的中国动漫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文化自信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二刷影片时,观影厅内不时响起开心的笑声、感动落泪的啜泣声,以及被特效震撼的惊叹。不少家庭三代同堂前来观影,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从《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品出了不同的味道:有人被父母无私的爱深深触动,有人看到了友情的珍贵,有人汲取了追求正义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 《哪吒2》通过持续的故事输出、人物塑造和品牌建设,积累了庞大的观众群体,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我们的文化在循环往复中绵延不绝,在螺旋上升中生生不息,这份踏实感油然而生。文化自信莫过于此。</p><p class="ql-block"> 影片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更在创新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三维动画复现“山河社稷图”,八卦阵让《周易》哲学可视化,青铜饕餮纹、汉代漆器色化为视觉特效,观众走进影院,在光影流动中与传统文化相遇,升腾起血脉为经、文化作纬的共同情感。</p> <p class="ql-block"> 故事和人物在原有IP基础上的创新是《哪吒2》成功的关键。“哪吒闹海”的故事流传千年,影片在尊重经典IP的故事框架和人物设定的同时,重新塑造了哪吒、申公豹、太乙真人等角色的形象气质。</p><p class="ql-block"> 与传统神话中的哪吒不同,除保持经典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大闹天宫》中的部分人物关系外,哪吒的身世、特征、性格等都进行了创新设计,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也更容易引发共情共鸣。</p><p class="ql-block"> 哪吒的“烟熏妆”、小动作,乃至口中的打油诗,很快造就了海量青少年“铁粉”。而影片中父子、母子、师徒、兄弟等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则收获了大量成年人的情感共鸣。</p> <p class="ql-block"> 改编自中华经典神话IP的动漫电影,注入了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哪吒2》保留了“反抗天命”的精神内核,同时将叙事从个人英雄主义升级为群体觉醒:哪吒、敖丙、申公豹乃至龙族共同反抗无量仙翁的压迫。</p><p class="ql-block"> 片中的哪吒延续了第一部中面对命运不公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叛逆精神,“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的台词振聋发聩,打动了无数观众,堪称用时代精神重构经典神话。这种改编既借力经典IP的认知度,又注入了现代价值观,引发观众情感共鸣。</p> <p class="ql-block"> 特效技术服务于叙事表达和人物塑造。哪吒重塑肉身的粒子特效、天宫场景的光影设计,均与角色成长和剧情发展紧密关联。被观众津津乐道的玉虚宫、陈塘关等场景,刻画精细入微,极大提升了影片的视觉观感。</p><p class="ql-block"> 票房还在刷新,神话还在创造“神话”。哪吒“神话”,再次验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市场规律——好的内容,永远不缺观众。</p><p class="ql-block"> 正是这样优秀的文化产品,让我们从大年团聚的餐桌边、从海量信息的手机前,主动掏钱走进影院观影,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关于哪吒的“票房神话”。</p> <p class="ql-block"> 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今天,享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我们老百姓的刚性需求。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价值观的传承以及艺术的魅力,是能够让我们的精神世界茁壮成长的丰饶之地。</p><p class="ql-block"> 文化软实力与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路径不断拓宽,生动印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越来越多“新生的”也日渐变为“经典的”,持续充盈着中国文化宝库,深刻昭示创新的巨大空间。文化自信莫过于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