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吉林总站建成初期称吉海铁路吉林总站,后又使用八百垄站、黄旗屯站等站名,1985年改称吉林西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新生街22号,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2024年改名吉林总站。</p><p class="ql-block">吉海铁路总站旧址主体建筑包括:车站票房、站房主体及钟楼、塔亭。站房主体是一座哥特式尖顶建筑,占地面积约89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吉海铁路总站旧址建筑由中国工艺美术家及建筑家林徽因设计,世界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审定的具有德式特色的大型尖屋顶建筑。旧址整体建筑为坐东南朝西北,造型如雄狮伏卧:狮头是巨型半圆凸起,内部分成两个房间。分别为客运值班室和客运员休息室;狮颈和狮前腿是候车室;狮身是建筑中段的内缩部分,内部是售票室、行包房、走廊和两间单面房间;两个狮后腿是建筑的南侧突出部分,内部是站长室、书记室。从外部看,车站前面是两只狮子,北侧是狮子额头,尖塔是狮尾。狮尾设计巧妙,为挺立之塔楼。</p><p class="ql-block">吉林铁路总站旧址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维护了国家主权及民族尊严。作为中西合璧的建筑物,它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西方近代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吉海铁路总站旧址站房在中国铁路车站建筑设计史上具有较高的价值。</p><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5日,吉林铁路总站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013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海铁路总站旧址。站在石碑旁,抬头仰望着它,心中充满了敬意。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号,它代表着吉海铁路总站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承载着我们的记忆和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吉林火车站历史陈列馆,那座钟塔高耸入云,仿佛在诉说着车站的悠久历史。走进陈列馆,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的岁月。</p><p class="ql-block">馆内展示着许多与吉林站有关的老照片、文物等,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通往过去的大门。仔细地观看这些展品,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看到那些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吉林总站内,有一个关于吉海铁路总站历史陈列的照片展。墙上挂着一块写有“百年记忆 最美车站”的展板,下方展示着吉海铁路总站的历史陈列照片。站在展板前,认真地看着这些照片,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这些照片记录了吉海铁路总站从建设到发展的历程,也记录了无数旅客在这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吉林站内,我看到了一块关于吉海铁路站顺的历史介绍牌。上面详细列出了各个车站的时间线以及注释:“吉海铁路”初建时共有十三个车站。我仔细阅读着这些文字,仿佛看到了吉海铁路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这条铁路连接着不同的地方,也连接着无数人的心。我为吉海铁路的发展感到骄傲,也为那些为铁路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们感到敬佩。</p> <p class="ql-block">民国初期东北铁路线路示意图。这幅图展示了当时东北铁路的分布情况,我站在图前,仿佛看到了一幅宏大的铁路画卷。那些铁路线就像一条条丝带,将不同的地方连接在一起。想象着当时的旅客们沿着这些铁路线踏上各自的旅程,也想象着铁路建设者们为修建这些铁路线所付出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复古风格的老式电话亭。电话亭门上写着“时光电话亭”,内部有一部黑色老式旋转拨盘电话。令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p><p class="ql-block">可以想象着当时的人们用这部电话与远方的亲人朋友通话,传递着思念和祝福。这个电话亭不仅仅是一个电话亭,它更像是一座时光的桥梁,连接着过去和现在。站在电话亭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吉林总站众多影视剧取景地。《天若有情之烽火佳人》、《少年阿虎》、催泪大剧《人世间》的取景地,正在拍摄的电视剧《老舅》在吉林总站举行了开机仪式。</p> <p class="ql-block">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设计,梁思成审定,这两位大师的爱情故事也为这座建筑增添了不少文艺浪漫的色彩。吉林总站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浪漫色彩的地方。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它所承载的故事,都值得你亲自来感受一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