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美西自驾游

叶子

<p class="ql-block">7月8日,我们5人西岸14天自驾游开始了!第一个目的地是温度最高的加州与内华达州交界的死亡谷,然后经拉斯维加斯往东至亚利桑那州的佩奇镇,游玩犹他州的鲍威湖、马蹄湾、羚羊峡、锡安公园、布莱斯公园、峡谷地公园及拱门公园,然后往北至盐湖城,进入爱达荷州的大提顿公园,怀俄明州的黄石公园,再走蒙大拿、爱达荷、华盛顿及俄勒冈四州,拍摄帕劳斯著名的麦田,最后向南走回到加州的家中。一圈下来我们途经九州走了4380英里,平均日行500公里。</p> <p class="ql-block">黄昏到达RIDGECREST镇,住MOTEL 6。这里距死亡谷还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已感觉热浪迫人,公路旁的温度计是华氏101度。</p> 清晨进入死亡谷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还没开始上班,但公园的大门是敞开的。 <p class="ql-block">公园里有盐碱地、沙丘、火山口、峡谷、雪山等,其丰富的地质地貌,让游客不难找到地壳里各样的断层、峡谷往荒漠注入时形成的大大小小冲积扇平原。</p> <p class="ql-block">来到桑德沙丘(Mesquite Flat sand dunes),沙丘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在四周山谷之中有这么一片纯净的沙丘陵我觉得特奇怪。</p> <p class="ql-block">直奔但丁景观(Dante's View),居高饱览整个死亡谷的盐池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死亡谷西边的Badwater,是西半球的最低点,海拔负85米;而且是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之一,气温可达49摄氏度。站在最低点,抬头仰望高高的海平线(蓝色标记),我有一种钻到地里去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站在最低点真的太热了,拍个照就赶紧走。</p> <p class="ql-block">走到魔鬼高尔夫球场(Devil's Golf Course),原来是一片盐峰地,一坨一坨灰白色的盐碱土从脚下一直延伸到远方。从未见过这样的地质结构!</p> <p class="ql-block">再往回走扎布里斯基角(zebraskie point)和弗尼斯克里克(Furnace Creek),看彩色峡谷。经过山体形状奇特的巴德活特(badwater),走单行道看画家调色板(artist's pallet),呈现眼前的山体,除了红黄色外还有绿蓝白等颜色的块状与条状岩层。</p> <p class="ql-block">丹红色两边高耸的金峡谷</p> <p class="ql-block">从拉斯维加斯出发行至内华达州交界处,经过莫哈韦沙漠,这里并非黄沙滚滚的不毛之地,一株株耐旱的仙人掌树造型奇异独特,还有很多骆驼刺以及其他灌木野草,阳光下,三维画似的一片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佩奇镇(Page)住下,然后沿89号公路南下约6公里到马蹄湾(Horshoe Bend)。</p> <p class="ql-block">由于河湾盘绕的红岩形似马蹄,故名“马蹄湾”。位于格兰峡谷大坝下游,特殊的地质结构,让科罗拉多河一路走来左冲右突,最终在亚利桑那州境内刻画了一道美妙的U形曲线。</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到崖边,天空乌黑云层突然裂开,在马蹄湾背后射出万道金光。脚下千万年前叠垒的丹红砂岩延绵不绝,崖边数十尺下是“青山遮不住,磐石挡不断”的碧绿河水,上苍给我们是怎的一幅恢宏壮阔、浓墨重彩的画卷啊!</p> 我们趴在崖边(不敢站,一是风大,二是胆寒),把相机伸出去,拍下马蹄湾的全景。那个满足呀,无法言语。 <p class="ql-block">在格兰峡谷大坝看到了鲍威尔湖(Lake Powell)。这是1956年在科罗拉多河修筑格兰水坝截流形成的一座人工湖,是仅次于米德湖(Lake Mead)的美国第二大湖。</p> <p class="ql-block">鲍威尔湖边峡谷岩壁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在不同角度的阳光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橘黄色、红色、紫色的光影,配以一泓蔚蓝的湖水,形成了非常绚丽的画面,成为全球摄影爱好者及专业摄影家创作佳地。</p> <p class="ql-block">羚羊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是大自然赋予印第安的地下仙境,包括两个独立的部份:上羚羊峡谷(Upper Antelope Canyon)和下羚羊峡谷(Lower Antelope Canyon)。我们预订了当地纳瓦霍人的车由他们带队进入。</p> <p class="ql-block">只见一堵高约20来米的巨岩拦住去路,巨岩中有一条毫不起眼的细小裂缝,这就是上羚羊峡谷入口了。由于峡谷空间狭小,游客逗留时间限制为每批一小时。</p> <p class="ql-block">羚羊峡谷因柔软的砂岩经过百万年各种侵蚀力所形成,主要是暴洪的侵蚀,其次则是风蚀。该地在季风季节里常出现暴洪流入峡谷中,岩石曲线被镂刻得无与伦比的优美妙韵。其实,每一次洪流过后,峡谷的形状都会发生一些改变。我们今天见到的羚羊峡谷,就是成千上万次激流冲蚀和长期风蚀合作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峡谷总长约150米,岩壁高约20米。这个咋看更像洞的峡谷里面没有任何人造灯光装置,全部来自峡谷顶部狭缝的自然光。由于狭缝太小,常被岩壁两侧的凸岩阻断,我们在峡谷底永远看不到狭缝全貌,只能看到一个又一个奇形怪状的光洞。正午时分,阳光直射谷底,是最美丽梦幻的时刻,故谷内游人特别多。</p> <p class="ql-block">我沉醉于奇光幻影之中了。在这个幽深的峡谷里,岩石色彩随着光线强弱和照射角度不同而变化,黄、桔、橙到红褐色,每每原地驻足,在一抬头一回首之间,见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致。在大自然如此神奇迷幻的杰作面前,峡谷中的每一个人都屏住气息,心怀景仰。虽然人流如潮,却只有轻轻的惊叹声,和相机的快门声,甚至还能听到崖顶的流砂簌簌落下的细微声响。</p> <p class="ql-block">本色暗红的岩壁披上了多姿多彩的外衣,本质冷硬的砂岩演绎出万般柔情:“一个曲径通幽、变幻莫测的峡谷;一个风啸沙鸣、令人浮想联翩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出了上羚羊峡谷,一个深圳美女和她的老外男友加我们两人组成去下羚羊峡谷的团队,哇!导游立刻满面春风我们则满心欢喜(有人做翻译了)。车子走过一片荒垠的原野,干旱的红土犹如火星上的土地一般死寂,几乎没有生命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小沙包上看见仅一人钻入的“洞口”,这就是下羚羊峡谷的入口。纳瓦霍语中意为拱状的螺旋岩石,下羚羊一年中约有九个月不会开放。由于其位于地底下,需要爬金属楼梯深入下去,还有些地方需要靠一些绳索才能走完,故游客较少,但摄影师就常在这边取景。进入后急降约50米,峡谷非常的长,我们或许只走了其中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下羚羊峡谷的谷地变化较多,有些通道不足人高,有些则高于人身要爬上去。谷内红砂岩被暴洪风蚀冲刷得扭曲翻腾,千回百转,布满了雅致、华丽、细腻的纹理;光线从峡谷上缘进入,在谷壁表面形成许多奇光幻影。岩石配合自然光勾勒出的内容,如一幅幅天然抽象画,更镌刻着时光和岁月,是那样的具有不可思议的魅力,给了我出乎意料的震撼、惊喜和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整个峡谷只有我们五个人,导游这时候耐心极了,逗留时间也多了30分钟(我们四人特意为此给了导游奖励)。</p> <p class="ql-block">羚羊峡谷非常上镜——关键一点是站位和镜头角度。我未及思考便匆匆而过,拍下来出彩的不多就肯定的了,却也满心欢喜地享受了一次丰盛的视觉大餐。</p> <p class="ql-block">穿过锡安—卡梅尔山隧道,这条八十年前开凿的隧道长达1.8公里,这个距离在当时是个值得骄傲的数字。</p> <p class="ql-block">锡安公园位于犹他州西南部的科罗拉多高原上,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在这个地区形成了巨大的阶梯式的彩色石崖和峡谷。以山势险峻,色彩绚丽著称,高大的悬崖峭壁、狭长的峡谷,溪水潺潺、鸟鸣阵阵,仿如一条由大自然绘制的绝美画廊。一般到峡谷游览的多是由上向下俯视峡谷,而锡安公园则不同,公园就设在锡安峡谷的谷底。清澈的河水在谷底流淌,河的两岸耸立着连绵不断的彩色峭崖绝壁,一条赭红色的公路(这个公园的所有公路都铺成红色,与周围的红岩石丘相呼应。)蜿蜒于山谷中,游人们可以驾车穿行于群山之间,从下向上观望多彩的奇峰异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除了公路,锡安里还辟有许多小径,最可看的步道有两条,一条叫“狭路”,另一条叫“天使降临”。后来看了网上照片,真的遗憾在锡安时间太短了。</p> <p class="ql-block">视线被那些壮观的岩石吸引了:粗犷阳刚、高大伟岸、色彩缤纷。</p> 著名的棋盘平顶山,巨大石头上,横竖的条纹很象棋盘。可又谁能在此博弈呢。 <p class="ql-block">我们每到住处能够的话就做饭,十四天中没吃过汉堡包。在公园里捧着个电饭煲找位置吃饭,一旁的中国老乡羡慕得伸起拇子说:你们可真牛呀!</p> <p class="ql-block">来到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犹他州五大国家公园中他是面积最小的,却也是最与众不同,视觉冲击力最强的一个。布莱斯并非真正的峡谷,而是沿着庞沙冈特高原东面,由风、河流里的水与冰侵蚀和湖床的沉积岩组成。红色、橙色与白色的岩柱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天然石俑的殿堂。由北往南贯穿公园长18英里的柏油路被称为风景走廊,可从上面的观景台居高临下地俯瞰这些恢宏怪异的奇景,亦有八条步行小径,可徒步下到谷底近距离仰望欣赏。</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了面积最广名气最大的布莱斯剧场,还有阿瓜峡谷,天然桥,彩虹点等。这些群群簇簇,千形百状的岩柱,气势弘大,场面壮观,正如人们所说的是天然兵马俑了。在这里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岩柱形成物神态形态各异,就看你怎么命名啦。</p> <p class="ql-block">这些耸立的沉积岩柱并非坚硬的岩石,在千万年岁月的流水侵蚀和泥石流的研磨下慢慢消融形成,随着风吹雨打继续不断地侵蚀,据说百年之后这些将从地球上消失,那时只能从照片上感受这奇特的自然景观了。</p> 到达的GREEN RIVER镇时已是傍晚,风云变幻中天空挂上了彩虹。 <p class="ql-block">离开布莱斯往东直至格林河西岸约60公里是山峦连绵、悬崖不绝的景观路,犹他州地图上有标注的、有泊车位的观景点多达八个,我们在途经时大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峡谷地国家公园地处科罗拉多高原的中心地带,在格林河和科罗拉多河汇合处。是由多年河流冲刷和风霜雨雪侵蚀而成的砂岩塔、峡谷等,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侵蚀区域之一。以其峰峦险恶、怪石嶙峋著称。</p> <p class="ql-block">在空中岛屿景区走了半小时,就是著名的梅萨拱门(Mesa Arch),一座跨度超过10米的天然拱门。</p> 峡谷地公园幅员辽阔,景观是广漠无边的大,八荒九垓的阔。园内有依其形状、颜色及各种特征取名的台地、峡谷等景观,如黄金梯、大象峡、魔鬼蓬、天仙岛、娃娃石、挂毯石、马蹄谷,还有壮观台、石阵等。动物有鹿、狐和郊狼等。是一片规模巨大、大开大阖的荒野风光。 在这个现代文明痕迹依然非常有限的公园里,我们竟然找到一个原木遮顶原木桌椅的地方,在凉风习习下看着蓝天白云,看着奇石怪树吃饭,那个惬意阿…… <p class="ql-block">著名景点Grand View PointOverlook,这个地方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峡谷的全景。在高高的沉积岩山丘下面有一片看似平整的台地,这个台地的中间又裂开一系列峡谷,峡谷下虽然就是美国西部的著名大河科罗拉多河和格林河,但河边的高地却是干燥的荒漠和险恶的峰峦。</p> <p class="ql-block">拱门国家公园位于犹他州东部,1929年成为国家纪念地,直到1971年才正式确认为国家公园。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沙岩拱门集中地之一,光是编入目录的拱门就超过二千个,其中最小的只有3英尺宽,最大的景观拱门则长达306英尺。拱门公园除了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拱门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大小尖塔、基座和平衡石等奇特的地质特征。所有的石头上更有着颜色对比非常强烈的纹理。</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有堵矮墙,写着公园的名称,旁边一所展览馆,陈列相关资料。公园7万3千英亩区域内,除了极少公园服务的相关建筑,再没有房屋。这是一片保留原始特色的荒凉之地。就像到了月球,全是洋红色的石山、沙丘,天地苍茫。</p> 著名的平衡石(Balanced Rock)。这是一块被侵蚀了的石柱,高达40米。顶部一块梨状的巨石(体积相当于三辆巴士)立在岩顶和下面的石座似连非连,稳稳当当地取得了平衡。我们围着巨石转了一圈,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看头,它一会像长裙拖地的古装美女,一会又像一位端坐的老者正给旁边的后辈谆谆教导。 <p class="ql-block">前往精致拱门,从停车场徒步往返是4.8公里,起点与终点的高差仅148米,但公园提供的徒步指引特别强调:每人至少要带2公升水!</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条小路几乎一直在光秃秃的大岩石上行走,烈日当顶之时,在岩石表面移动的人无异于热锅上的小蚂蚁。我们时间紧迫,稍有耽搁就会错过日落拱门。开始是在小路上行走,翻过一座小山丘,踏上一个巨大的岩石馒头,脚下的路便消失了。游目四顾,找到徒步指引提到过的“石头路标”,在“热锅”上急急快走。</p> <p class="ql-block">满以为爬到顶就可以看见拱门,谁知看到的是一个略微凹陷的大石坑,石坑的另一侧是又一个与天幕相接的石馒头……如此经历数次之后,阻挡视线的石馒头终于被抛到身后,路标将我们引向一段紧贴峭壁开凿的小路,在不到200米的距离内,连续三次急转弯,最后翻过一堵城墙似的石壁,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天然拱门终于出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精致拱门是高达16米的庞然大物(2002年冬奥会圣火传递时,专门安排在精致拱门下通过)虽然它不是世上跨度最大或最高的天然拱门,但无疑是最上镜的。它优雅地屹立在一个巨大光滑的砂岩碗的边缘,背景是引人注目的拉萨尔山。太阳此时已变成迷人的橘红,精致拱门和它身后的雪山是一片温柔的红艳。沉积岩与夕阳相互辉映,形成与其他时间完全不同的色彩,绚丽且浓重。太阳还有点高,不过最佳拍摄的位置已经挤满了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后来者还络绎不绝。</p> 我们站在拱门下就是几个蚂蚁大小的人影 <p class="ql-block">我们赶紧拍了几张不同角度近距离的场景,又赶紧挤了个地方等待日落最辉煌的时刻。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拱门绚丽的色彩、恢宏的气势似乎感染着在场的人们。大家开始自觉地离开拱门下面,让出了整个拱门前的空地。所有的人都在适合拍摄的地方一字排开,几乎没人大声说话,只听到此起彼伏的快门声音。</p> <p class="ql-block">我呆呆地看着阴影悄然而至,看着精致拱门红衣隐褪堕入暗淡之中。刚才的场面令我有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几乎没有了思维。然而,它在我心里种植了激昂的绚丽,也铺设了美丽的柔和。</p> <p class="ql-block">科特豪斯群塔区是众多拔地而起的石台、石塔、石柱、石壁的合称,据说这些石塔、石壁曾有拱桥相连,后因风化剥蚀而折断坍塌,它们就这样峭然独立于断桥两端。</p> <p class="ql-block">我总觉得这个场景像舞台剧,左侧三位貌似引吭高歌,但彼岸的石柱没有呼应。后来译标志牌才知道这三位是喋喋不休的饶舌者,右边是一只绵羊。绵羊为什么孤零零流落荒野,起名的人似乎没有交代。</p> <p class="ql-block">这种一拱,双拱,甚至三拱的景点比比皆是,形状千奇百怪。</p> <p class="ql-block">南北窗拱(North and South Window),“窗口”景观别具一格,那是两个相距不远的可以透视的拱穴,一南一北,看起来好像是一对眼睛。</p> <p class="ql-block">直到今天,新的拱门仍持续形成中;同时,老拱门也在逐渐走向毁灭。因此,今天见到的拱门,若干年后可能会消亡、也可能会变样。</p> <p class="ql-block">我们刚好在夕阳还照在薄薄的长拱上来到景观拱门。这个跨度93米,是拱门公园最长的、也是目前地球上最长的天然拱门,其最薄处只有1.8 米,宛如一条细长的带子,极其优雅地悬浮在半空中,衔接着两侧的岩壁。从它底下仰望,似危危乎随时可能塌下来。这座拱门太神奇了,孤零零地立在悬崖上,像是世界的尽头,穿过这大门,那边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我傻傻地仰望着,天地之悠悠,它遗世而独立,宁静而安详,“石不能言最可人”,这大自然美妙的杰作,让我心中充满了感慨。</p> <p class="ql-block">犹他州州府盐湖城是摩门教徒建立的城市,全城有56%的人口是摩门教徒,这也许是教徒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不吸烟不喝酒,注重家庭和睦,所以市容相当整洁,甚至连犯罪率都相当低。淡泊而宁静,这是盐湖城给我的第一感觉。盐湖城人口不多,为观光者提供的免费“午餐”却相当丰盛,仅博物馆就有9所。</p> <p class="ql-block">近几年来,盐湖城的图书馆成为城中的华裔寻根问祖的场所。图书馆里有关中国家谱的资料,可以一直查询到明代,可以查到17100个中国姓氏。</p> <p class="ql-block">盐湖城中心的教堂广场,拥有摩门教堂和会堂、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以及全市最高的建筑—28层的摩门教堂办公大楼。2002年举办冬季奥运会时,所有颁奖仪式都在这里举行。摩门大教堂是盐湖城的标志,也是全世界摩门教徒的圣地,正式名称叫做末日圣徒圣殿,是座哥德式典雅古朴的大建筑,始建于1853年。圆顶尖塔,宏伟壮丽,其中最高的一座塔楼高六十多米,顶端有摩门教圣摩罗乃(Moroni)的天使像。这座用白色大理石精雕细琢而成的摩门教堂,平日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礼拜堂存有很多精美的油画、雕塑,生动地记录了摩门教的起源和历史。唱诗台上有一架号称全世界最大的管风琴, 是镇堂之宝,由大小不一的11000支管子组成,足有四层楼高。</p> <p class="ql-block">男孩站在那里仰望着,进入了我的摄影框里,我觉得画面感好极了。</p> <p class="ql-block">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这个“最秀丽的国家公园”坐落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主要由长达60公里的提顿山脉组成。它的面积比起许多国家公园来说要小,却仿佛是把整条落基山脉的景致浓缩在了这一区域。这山脉拥有8座36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大提顿峰高4198米;7个湖泊珍珠般地散落在山脚,在山脉里则隐藏着有上百个高山湖泊。</p> 进入公园迎面的是遍地的野花,珍珠似的湖泊,如黛巍峨的青山。 <p class="ql-block">牛蹄湾(Oxbow Bend)是大提顿最美的观景地,拍摄远处的雪峰近处的水,湖面些微的涟漪,模糊了山的倒影,才让人分得出哪是山,哪是湖。</p> <p class="ql-block">大主教群峰(Cathedral Group)带着灰冷的色调映衬在透澈的湖水当中,一切是那么的淡泊、平和,色彩简单却饱含意韵。</p> <p class="ql-block">令我最感动的一个场面:一个父亲把背篓里最小的弟弟让最大的哥哥背上,然后拿起小相机,为五兄弟姐妹在湖边拍照。五个孩子那率真纯净的笑意,他爸拍照时充满幸福感的脸庞,久久印刻在我的脑海里,这一幕我想这辈子也不会忘记了。</p> <p class="ql-block">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建立于1872年,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黄石公园面积8956平方公里,环山公路长达500多公里,将各景区的主要景点联在一起,徒步路径有1500多公里。尽管去之前就知道黄石公园很大,但真到了那里,它之大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们玩了两个大半天,就是蜻蜓点水很多地方没去,留下了不少遗憾。</p> <p class="ql-block">黄石最神奇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这样一块区域里,地貌变化如此之大,世界少有;二是美景之中到处有极具特色令人印象深刻的地热现象。公园近一万处地热占全球地热的三分之二,并且以间歇泉、热泉、泥泉、气洞等各种形式展现,有着世界上最为壮观的间歇喷泉活动。它们所展现出的各种喷发姿态、形成的斑斓色彩以及鬼斧神工般的形状,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黄石湖由南往北贯穿黄石公园,是北美最大的山区湖泊。清亮的湖水倒映出树影及蓝天,格外清秀雅致。栈道通往公园里唯一一个能观赏到湖里面活喷泉的地方—著名的“渔锥”(Fishing Cone),以前的渔民在黄石湖把鱼钓起来后直接放入渔锥的热泉里就能煮熟。</p> 泥沸泉,泉眼冒出来的不是清水,而是泥浆,而且是非常粘稠的泥浆。它们虽然灰眉土脸的,没有其他温泉迷人的色彩,但我喜欢它深邃却不张扬,有一种独特而朴实的魅力。 <p class="ql-block">老忠实间歇泉(Old faithful ) 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景观。它大概每隔90分钟就会喷发一次,高度可达30-50米,水温可高达摄氏95度。它不是黄石公园喷水持续时间最长、水柱最高或水量最大的喷泉,但它是间隔周期最有规律、预测准确度最高的大型喷泉。观看其他间歇泉要碰巧,看老实泉则可以“预约”。“喷啦!”一开始先喷5~6米高的水,然后水柱突然向上直喷高达40米以上,望着水柱冲天而上,云水相逢,霎那我感觉自己的热血也在涌动。人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也要这样厚积薄发呀。这一刻,老忠实泉颠覆了水似柔情的常理,激昂高亢,壮观无比。不到5分钟,便偃旗息鼓,回归沉寂。</p> <p class="ql-block">走到这个景区最远的牵牛花温泉是2.5公里,一路有各种形态色彩的温泉、间歇泉。一个接一个的泉池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p> 牵牛花温泉(morning glory pool)是黄石公园标志性美景之一。它不仅大和深(据说是黄石中最深的温泉),而且它最大的特点是颜色随着水温的变化而不同。牵牛花温泉的温度通常比间歇泉低得多,所以其中可以繁衍出丰富的藻类,池内不同颜色也是水中栖息的藻类造成的。也许天气好的缘故,我看到它时感觉色彩异常艳丽。乳白、鹅黄、翠绿、桔红,一朵如此多彩的花卉开放在大地上。尽管我看到过它的照片,但见到其真身时还是被震憾了。 我们赶紧往回走:预测古堡泉(Castle Geyser)喷发时间就要到了。在距离老实泉不到1公里的位置,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古堡”。古堡泉的喷发周期24小时二次左右,喷水可持续20分钟,喷射水和汽可达27米,是座半正规间歇泉,也是黄石最老的间歇泉之一。这个直径20米左右的大池里有一圈隆起的钙化物池壁,象灰墙围起来的城堡。钙华沉积速度很缓慢,组成古堡的钙华已经有一万五千年了!我们碰上一昼夜只秀两次的古堡泉喷发,真是幸运。 来到火洞河过桥往上走,出现在眼前的水池里的水清得似乎有点不真实,池边则有好几种颜色象油彩。 <p class="ql-block">木制栈道绕池而建,蜿蜒曲折。再向前走,一个个更大的池子出现了,水的颜色更加绚烂;池面上水蒸汽弥漫,象铺上一层薄薄的绉纱,池底又是那样晶莹剔透、五彩斑斓,让人感觉这水不是人间之物,而是来自神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凌镜温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是美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温泉,它宽近90米,50米深,每分钟会涌出2000公升、温度为71°C的地下水。大棱镜温泉的美在于水面的颜色会随季节而改变,春季,水面从绿色变为灿烂的橙红色,在夏秋季显现橙黄色,到了冬季,水体呈现深绿色,这是水中微生物所产生的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从栈道上走近热气腾腾的大凌镜温泉,无法看清它的全貌(要拍大凌镜温泉的全景非要爬到旁边一座小山顶上不可)。</p> <p class="ql-block">它令人震惊的不仅是大,更是它们斑斓的色彩。沿着长长的S栈道走近中游盆地上,一边是水光粼粼,一边是热气昭昭;除了色彩还有迷人的花纹。我置身于腾起的蒸汽中,亦置身于橘红黄绿蓝如彩虹般的大地上,迷失得不太确定这到底是真实,还是幻境。</p> 脑海里闪现出那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这时我相机卡用完了,也没懊恼,极之释然地放下相机,慢慢走着傻傻看着。走到栈道尽头停下来,转身最后一瞥,竟是最惊艳的一眼:这一片景色,远远的超越了这些天看过的所有景观。 峡谷区(Grand Canyon),可观赏黄石大峡谷和瀑布 <p class="ql-block">曼默斯温泉区(亦译为猛犸温泉),这里又是另一幅风格迥异的大自然杰作。它和其他喷泉区最明显的区别是见不到爆发性喷水现象,涌出泉眼的暖流始终是默默流淌。</p> <p class="ql-block">这些来自石灰岩层的温泉含有大量碳酸钙,它们流出地表之后,水中的碳酸钙逐渐沉淀、冷却,凝结成层层叠叠的碳酸钙盐壳如石灰平台;平台蓄积的泉水,又因温度不同而繁殖出不同色泽的藻类微生物,将清流不断的平台点染成橙黄褐绿。而未被藻类微生物覆盖的碳酸钙沉淀则洁白如雪。</p> <p class="ql-block">泉眼周围仿佛覆盖了一层鲜艳的苔藓,最迷人的是泉水孕育的五彩梯田。</p> <p class="ql-block">太阳照射在静静流淌的五彩温泉池里,一层层顺山势起伏而上从脚下延伸到天边,斑斓的色彩在雾气中时隐时现,涟漪层层,鳞次栉比,形成一幅难以描绘的天然山水图。</p> <p class="ql-block">因池水深浅的不同,水下沉积的藻类不同,人站的位置不同,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池中的水呈现出各种绚丽的色彩。七彩相间的梯田波光粼粼,晶莹光洁;那岩层沉积出的厚重质感和浓重色彩又使那涓涓细流显得轻盈柔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如此独特的地貌,只有让人不住赞叹无限感慨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沉浸在这童话般的意境里,真是太美了,所有的辛苦都化成对大自然的感激,所有的付出都变成了陶醉的享受。就这么静静的呆着,欣赏这如诗如画的仙境,人的心性也随之而净化。</p> <p class="ql-block">傍晚离开黄石时,竟让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大黑熊!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见巨形的野生动物。随后还看见了群鹿和美洲野牛,这些野生动物弄到我们神魂颠倒,兴奋莫名。</p> <p class="ql-block">傍晚出黄石西门往住地走时遇到泥石流堵车且大雨滂沱,车子调头在起伏的山路上飞奔,远远看到北门时不知谁突然大声的喊着:快看呀彩虹!我们马上停车,哇!此情此景难以表述,阴云密布的一个豁口处升起了一道彩虹!这时乌黑的天空忽然裂开了一道缝隙,一束阳光照在这小山岗上,形成了一片一片的区域光华,竟又有一道彩虹落在原来的那道彩虹上面,双彩虹啊!!我们都欢呼起来,忘乎所以的拍照、合影,感叹这是上苍补偿给我们的呀!</p> <p class="ql-block">又行走在191号公路上,不得不说一下这条公路了。拱门国公园、峡谷地公园、红岩峡谷、洛矶山脉河谷、大提顿、黄石……,从科罗拉多高原到洛矶山脉,从犹他州到怀俄明州,我们几乎就是在国家公园保护区和州立公园中穿行,拐过一道山梁眼前的景色就会让人惊讶,那种雄浑壮观的地貌冲击着你的视觉,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黑黝的柏油路伸向了天边,每一次翻山越岭地貌的变化都会让你目瞪口呆,每一次停车瞭望眼前都是如画的风景。这一刻我才明白,这正是我梦中的美国西部自驾;这一刻我终于醒悟,我最喜爱的风景永远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从蒙大拿州出发,碾转12条公路,横跨爱达荷州,到华盛顿州东南角的帕劳斯(Palouse),那儿以延伸至爱达荷州山边优美翻滚的麦田而闻名。</p> 帕劳斯丘陵地带是华盛顿州最肥沃的农业区,帕劳斯人以麦子为王。这个地区的小镇常住居民不多,农业是家庭的核心业务,97%的农场都是由家庭企业组成的,在这丘陵上交替种植小麦、大麦、干豆和扁豆等作物。站在坡顶远眺,广袤的大地由大小不一的丘陵和不同的色块组成,有浅黄的、金黄的、翠绿的、墨绿的、褐黑色的,大色块之中点缀着树木或小屋,阳光辉映下,美不胜收。 麦田高低错落如流线型般在我们的眼前舞动,面对生机勃勃的麦田景色,面对瑰丽的夕阳,我们边走边拍,不舍离去。 已经收割了的麦秆被卷成一个个近米直径的圆垛,散落在丘陵田野上,如一只只棋子正在大地棋盘上博弈。 找地方停车吃饭,误打误着走进了西部小市镇夏尼克(Shaniko),这可是1899年兴建、至今仍保留着100多年前样子的著名古镇呀。 大型旧仓库里的木轮车,老旧的消防车及消防设施,1915、1923……多款的老爷车,近百年历史的旅馆,还有多个有文字说明有实物的博物馆,那些老屋子里摆设的旧物件……我惊讶怎么就有人这么有心去做这件事情,一代一代地留下并释心保管那些历史的遗物,每一件物品皆有一个故事阿。 这个古镇令我心折,它给当今的人们奏出了一首悠扬婉约又回味无穷的古老乐曲。 <p class="ql-block">走在加州回家的路上,中午在一个CITY看见一家“北京酒家”,整个旅途第二次在餐馆吃中餐。</p> <p class="ql-block">一片片青山绿水教会了我享受简单。从与大自然的对话中,我知道了让我赏心悦目的美是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14天自驾游,饱览了荒芜神秘的山脉盆地,气势磅礴的峡谷峭岭,五彩缤纷的砂砾石崖,沸腾咆哮的间歇喷泉,庄严神圣的雪峰冰川……处处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茵绿平原到高山草甸,从清澈湖泊到深邃山谷,从连绵起伏的丘陵到陡峭高耸的山崖.…..常常感慨大千世界的出神入化。美景固然各有特色,最令我有一种全新体验的,却是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淡泊境界。这么说吧,我国西北部的景观深沉而浓烈,那种美如仙景似梦幻令人常有一种身在何处的迷惘,常有一个摄人心弦让人窒息的感觉。而这里国家公园给我的感觉就是大自然赋予人间一幅幅素净淳厚的图画,让人心旷神怡,让人心胸豁达,那种美有一种亲切感,置身其中十分的愉悦放松。</p><p class="ql-block"> 2013.8.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