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网页上显示:上海城区过年禁放鞭炮是从1995年开始的,屈指一算, 将近有三十年在上海过年没听到过爆竹声了。</p><p class="ql-block"> 喧闹的,车水马龙的上海大都市,每逢春节过年整座城市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街头巷尾冷冷清清的。</p><p class="ql-block"> 除夕,大上海的夜晚,好静、好静的。</p><p class="ql-block"> 人们说,大城巿里的年味淡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行影不离”的旅行团队背着行囊,拿着相机不远千里来到了客家人居住的福建连城山村地区过年,想寻找昔日的年味,闻闻接地气的人间烟火,用相机的镜头去寻觅,捕捉,对焦瞬间客家人过年的精彩画面,分享客家人过年的喜庆,享受拍摄过程的乐趣,过个精采难忘的大年。</p> <p class="ql-block"> 童坊镇“举林村”属长汀县管辖,距离连城约3个多小时的路程,这里有浓浓客家人春节过年的民族习俗,我们是由上海著名摄影师李老师的引领,慕名而来的。</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早晨7点30分许,我们从连城出发前往长汀童坊镇举林村。 </p><p class="ql-block"> 上午10时许,我们乘坐的面包车还未到村口就听到此起彼伏,阵阵的爆竹声,爆竹散发出的浓浓硫磺烟气扑嚊而来。</p> <p class="ql-block"> 山村里的农家过年放鞭炮,我称之为“豪放”。长长的红色鞭炮层叠铺放在道路旁,大型烟花替代了传统的高升爆竹(烟花轰到天上炸开,震耳欲聋,视觉震撼!)我估算每家农户用于放鞭炮的费用都要在上千元以上。</p><p class="ql-block"> 山村里的客家人春节过年“豪放”爆竹烟花,放的是对生活的热爱,激情,喜庆;放的是对新年生活的期待,憧憬着来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p><p class="ql-block"> 久违的,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扑面而来的硫磺味,既感春节过年的兴奋,浓浓喜庆的年味,好像又觉得现代制作出的烟花爆竹所发出的爆炸声太响(震耳),节奏感太快,或许还有点不那么习惯的,轰呜的喧闹。</p> <p class="ql-block">这些堆放着的烟花爆竹都要点燃放掉,用“豪放”来形容不为过吧。</p> <p class="ql-block">整个山村被烟花爆竹声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山村里的客家人春节过年是喜庆的,热闹非凡的。春节前夕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回家了,村里人丁兴旺,显得生机勃勃;客家人备足了年货,把家,小院收拾的干干净净,门的两侧张贴着鲜红的对联,屋檐下挂着红红的灯笼,门前的香案烟火缭绕, 山村处处彰显着过年的喜庆,隆重,人们寄托着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关公被客家人称之为“武圣人”,尊为关圣帝君。每逢过年,人们抬着关帝老爷的神像,高擎着彩旗,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到每家农户巡游,祈求关帝老爷的保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关帝老爷在春节过年期间享受着人们旺盛烟火的朝拜与丰盛的贡品敬俸,同时也很忙,被人抬着,挨家挨户的给农家送出新年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闹春田”是客家人春节过年的一项重要习俗。</p><p class="ql-block"> 关公巡游串门祈福仪式结束后,强壮的青年村民抬着关公神轿跳入水田,在鼓乐、爆竹声中,由4人抬着神轿的村民在水田里奋力奔跑,转圈,水田里浊水翻腾,泥浆四射,不时地关公菩萨与抬轿人一起摔倒在田水里,一身的泥巴,“神喜人乐”,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 “闹春田”寓意着农田大地经过一冬的沉睡,通过这番戏闹,唤醒沉睡的大地迎接春耕的到来,人们期盼着新的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在客家人的山村过年,我们感受到浓厚的年味,亲身体验了客家人独特的民俗活动,我们用相机的镜头记录了这些美好珍贵的瞬间,久违的年味记录在客家人的山村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