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学数学专题研讨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与引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p><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邀请了多位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示范课结束后,我镇参与培训的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大家围绕教学设计的创新、课堂管理的技巧、学生思维的引导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p> <p class="ql-block">印象比较深刻的课是第二节课由王莹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烤面包)。这是一节优秀的好课,教学内容由浅入深,课堂上有思考、有探究、有追问,充分激发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引导学生梳理题目信息,学生想法很多,绘制线段图,直观呈现解题逻辑。通过分析分式,运用“先求……再求……”句式梳理步骤,运用假设检验答案合理性,构建解决问题通用模型。</p> <p class="ql-block">第三节课是由程晓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连乘解决问题(例三)。本节课围绕超市售卖保温壶具体情境进行学习,通过寻找缺失信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关联条件。鼓励学生进行“画方块图”,“列信息表”多角度分析问题,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展示不同连乘算式,比较其中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发现"计算顺序不影响结果",深化乘法意义。老师们提出了一点问题,就是感觉课堂节奏有点慢,在一个问题上留白时间太久,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予提示或者追问。</p> <p class="ql-block">在观摩侯晓倩老师的《用连除解决问题》这堂课时,我们收获颇丰。这堂课的思路递进有深度,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学内容聚焦于如何运用连除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p><p class="ql-block">在讲解过程中,侯老师先将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清楚的展现给学生,借助直观的图片和清晰的板书,逐步剖析解题思路,将复杂的连除问题拆分成简单易懂的步骤,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运算意义,化难为易。</p><p class="ql-block">在互动环节,老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这种互动式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在交流中拓宽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学生们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对连除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p><p class="ql-block">在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同时,互动式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在今后的学习或教学中,借鉴这些方法,注重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高效。</p> <p class="ql-block">李春艳老师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堂课中,从直观实例出发,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互动讨论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徐婷婷老师执教的是《解决问题:喝果汁》</p><p class="ql-block">1. 知识层面:徐老师对“第二次喝了多少杯果汁”这个问题的引导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对于这个问题徐老师并没有直接把画图的方法“迫不及待”地告诉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发现难于去理解或难于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路时,画图是一个直观、很好的办法,从而“画图”呼之欲出。将整杯果汁看作一个长方形,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长方形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竖着平均分成两份,一种是横着分的。两种方法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将这杯水平均分成4份,徐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去掉干扰信号“水”,重点关注果汁,弄清楚第二次喝的1/2杯里有1/4杯纯果汁,这里放手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的过程,在组内交流中学生能够利用画图、语言表征等方式,明确数量关系。通过全班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画图、文字标注的方式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好帮手。</p><p class="ql-block">2. 思维层面:在解决喝果汁问题时,需要理清每次喝果汁、加水后量的变化,这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从简单的一杯果汁喝了一部分,到复杂的多次喝,通过分析每个步骤,学会了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构建解题思路。还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除了常规的按步骤计算,还能通过整体分析、逆向思维等方法解题,拓宽了解题思路。</p><p class="ql-block">画图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策略主要体现在:画图可以帮助理解问题;画图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画图可以促进反思和交流;画图可以导致发现。徐老师在这一节课上对于关键问题“第二次喝了多少杯纯果汁?”的处理,并没有直接把画图的方法“迫不及待”地告诉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发现难于去理解或难于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路时,画图是一个直观、很好的办法,从而“画图”呼之欲出。只有当学生亲身体会到了画图等方法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好处,当他们在面对类似问题的时候就会注重借助这些方法帮助自己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正确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能够起到引导教学方向、揭示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发展的作用。这节课上,徐老师善于提问,适时追问,设计精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实现从思维的模糊到精晰的一个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p><p class="ql-block">在徐老师的课上,我们可以看到他让学生不仅在情境中去发现和提出问题,还在交流中提出问题,努力让问题的这棵树在课堂上生出来,有利于学生探索数学价值,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张永红老师讲授的是铺地砖问题,用情境导入方法,引出铺地砖问题。通过铺地砖需要什么条件,提出地砖的形状大小要求,提问的时候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排除。之后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用画图的方法对剩下的猜想进行验证,之后选派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得出的答案,上台演示,分享思路,其他小组进行探究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课堂环节紧扣流畅,是一节出彩的好课。</p><p class="ql-block">张老师还进行了拓展延伸,将铺地砖问题延伸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并进行解决。我们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要继续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p> <p class="ql-block">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设计更具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们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指导。</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学习也让我们对“解决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解决问题并不仅仅是找到一个答案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问题、寻找线索、运用知识以及不断创新和尝试。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在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在我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同样重要。</p> <p class="ql-block">数学是智慧的钥匙,教育是心灵的桥梁。此次小学数学听课专题培训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未来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携手共进,在数学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孩子们的成长点亮智慧之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