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念 我 的 妈 妈

Hanhan储宝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年少不知父母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半生糊涂半生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父母好像永远有忙碌不完的家事和操不完的心,他们不停地奔波劳累,只愿儿女一生健康,平安幸福。我的妈妈便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用一生的时光,编织着对子女无尽的爱与关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己经20年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恩念母亲,彻夜难眠。仅以此文,表达对母亲的追思。</span></p> 全   家   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9年,我随部队执行一次危险性很大任务。为了免除父母的挂念,任务一结束立刻请假回家,并邀请哥哥姐姐们一起共渡幸福的时光。自拍了这张全家福,也是唯一的一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排是爸爸、妈妈,后排左起是三姐、二姐、大姐、哥哥和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9年,我和爱人、儿子,从山东去抚顺看望爸爸妈妈,留下了这美好的瞬间。</span></p> 妈 妈 的 牵 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亲情,是人生旅途中最为持久和真挚的情感。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将家人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在繁忙的生活中给予彼此温暖和支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的牵挂,就像天空中的云彩,无论孩子走到哪里,那种思念就伴随到哪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妈妈自从出嫁开始,就与娘家人在不同的省市生活。儿女们成年以后,又先后进城工作,大多是聚少离多。所以,老人家用独有的生活习惯,来弥补对亲人和儿女的牵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妈妈通过书信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所以,写信、盼信、找信就成了妈妈的生活习惯。记得小时候,邮递员送信,都是投放到村供销社的柜台上。谁家有信,亲戚朋友看到了,就顺便给带回来。母亲盼信心切,常常是三天两头的,自己去供销社找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十年代以后,妈妈改为用电话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牵挂。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话取代了书信。固定电话普及后,不管父母在那里生活,都要为他们安装一部电话。母亲把找信的习惯,改为坐在话机旁,用声音直接与亲人们联系,即方便又快捷。</span></p> 心  灵  感  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你相信吗?母子之间有一种近乎玄妙,又无法解释的情缘。我常常能体会到母子间的心灵感应。特别是母亲去逝的那天,这种感受更加灵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妈妈“走”的那天发生的事,验证了母子间心灵感应是存在的。妈妈是早上八点多一点“走”的,我早上六点多钟突发心脏病,住院抢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一直在想,这就是母子之间的心灵感应吧。妈妈肯定是想告诉我,“儿子啊,妈妈的时间不多了,你知道吗?”可是,妈妈那里知道啊!您的儿子感应到这个信息后,一紧张就住进了医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一生最遗憾的事情,因为生病没有能送母亲远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痛失亲人,最难受的不是失去时的那一刻,而是日后想起来的每一回。妈妈“走”了的事,很长一段时间,我始终不能接受。但现实告诉我,妈妈确实是走了,我在地上,妈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不能相见,每逢想起顿时热泪肆流,默默哭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妈妈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她用双手撑起了整个家庭,用爱心温暖了每一个家人。她那和蔼的笑容,至今仍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妈妈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留下的爱与关怀,永远伴随着我们。<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舐  犊  情  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世上有一种爱,它博大无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间有一种情,它庄严神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它使我魂牵梦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它让我幸福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就是伟大的母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时候淘气,没有少惹爸爸妈妈生气,印象最深的一次,至今记忆犹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孩子都贪玩,放学不回家是常有的事。记得有一次放学没回家,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水沟里抓鱼。因衣服弄湿了,怕爸妈说不敢回家,躲到别人家里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快黑的时候,没见我回家,妈妈着急了,四处去找。听人说:看见去“下水线”抓鱼了(为稻田排水的沟)。因我不会游泳,妈妈可吓坏了,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急忙跳到水里,一边喊,一边找,直到筋疲力尽,也没有见到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没办法,妈妈只好回家,准备和爸爸一起再去找。这个时候我也回来了,妈妈才放下心。问明了原由,妈妈气得骂了我,爸爸还打了我。她严厉对我说:今天你犯了家规,要受到惩罚。记忆中,这是爸爸妈妈第一次骂我、打我,也是唯一的一次。</span></p> 妈妈的育儿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妈妈,虽然没有进过学堂,也不识几个字。但背诵《三字经》,《百家姓》等国学经典非常熟练。并应用到孩子的教育中。常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激励我们努力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妈妈的育儿观非常超前,并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理念。她认为,女孩子的前途,不在读书多少,关键是要嫁的好。男孩子则不同,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岀息。一般,在我们姊妹们10岁左右时,就开始实施她的计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听妈妈说,为了让哥哥接受好的教育,她忍痛割爱从上小学开始,就把他送到姥爷家,去城里的学校上学读书。哥哥也很勤奋和努力,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毕业时分配到城市工作,圆了妈妈的育儿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高中毕业时,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当时高校都不召生了。妈妈对我说:上不了大学了,咱就当兵去吧。欣然接受,1973年我穿上了绿军装,在部队摸爬滚打20多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看到儿女们的成长和进步,妈妈很欣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爸爸妈妈的教育和关怀下,我们家的姊妹五人,成年后都先后到城市工作。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村也是不多见的。</span></p> 邻里好  赛元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爸爸妈妈,待人忠厚,吃苦耐劳。亲戚和邻居们谁家有困难,都会尽全力帮忙,在村里威望很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生活中,爸爸妈妈非常注重邻里关系。我家和西邻徐叔家,是一栋联排房,中间没有隔墙,共开一个大门,共用一个大院子。从1961年入住,至1980年我家进城,20年的时间里,俩家人没有任何矛盾,生活中相互照顾亲如兄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徐叔兄弟四个,都当过兵,打过仗、立过功,是全村的光荣之家。徐叔在家排行老三,平时我都叫他三叔。徐叔有一手打鱼摸虾的绝活,每次打鱼回来都先送给我家一盆。徐婶人特别好,跟妈妈也很投缘,俩个人以姐妹相称。徐叔家有一棵全村最大的杏树,每年都能结果上百斤。每逢熟了的时候,叔婶都让我自己上树摘杏吃,如同自家的树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妈妈的厨艺好,每次做好吃的,总要先送给他家孩子们一份;院子里的桃和樱桃等水果,每逢成熟的时候,妈妈总是让徐叔家的孩子先尝尝鲜;徐叔家的孩子都比我小,妈妈经常帮忙徐婶一起带孩子。徐叔家的弟弟妹妹都亲切叫妈妈“老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搬家后,爸爸妈妈每次回村,都要专程去徐叔家坐坐,聊聊家常。记得,我休假时也去看望过叔婶,老人家热情的招待我,拉着我的手,问寒问暖,深受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岁月如流水般悄然流逝,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在不知不觉中老去。然而,妈妈的爱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最珍贵的财富。年逾古稀的我,时刻怀念父母,感恩爹娘。他们的爱与关怀,将永远伴随着我,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爸爸妈妈生前喜欢鲜花,送给父母的礼物——菊花!爸妈,在思念的时光里,深深的对您们说一声想念,无论您们知道与否,只盼您们一切安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感恩母亲,是您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是您时时刻刻牵挂着我的衣食住行。感谢母亲给予我的一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