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下“四基”导向数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正式开题

沙漠绿洲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1日,2025年度澄迈县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及中期汇报会在县教师研训中心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紧密围绕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展开,吸引了全县近80名教师代表积极参与。在会上,澄迈县马村学校申报的省级课题《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下“四基”导向数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正式开题,课题主持人李庆学就课题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p> <p class="ql-block">  三位资深教育专家——县教师研训中心正高级教师蔡兴飞、唐雪真,以及高级教师王能亲临现场,从专业角度对课题进行了深入指导与点评,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建议。</p> <p class="ql-block">  聚焦学情难题,直击农村数学教学痛点</p><p class="ql-block"> 李庆学在开题报告中着重指出,当前澄迈县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24年中考数学低分率高达35.6%,七年级数学低分率更是达到了38.6%,学困生占比超过45%。传统作业模式存在“三重三轻”问题,即重题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分层,这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信心受挫,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基于此,本课题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致力于探索“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导向的数学作业设计新模式,通过引入“限时作业条”等创新工具,打破“基础薄弱—兴趣缺失—能力断层”的恶性循环,力求提升农村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p> <p class="ql-block">  融合智慧教育资源,打造分层作业体系</p><p class="ql-block"> 为实现研究目标,课题提出了四条创新路径:整合平台上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包括2300余节数学微课和12万道智能题库题目,构建“基础知识—技能—思想—经验”螺旋式递进的作业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p><p class="ql-block"> 开发动态数据反馈机制,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实时调整作业内容,实现精准教学。</p><p class="ql-block"> 建立学困生激励体系,通过即时奖励和错题反思,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p><p class="ql-block"> 形成“限时作业条+分层训练”的作业模式,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宜的学习支持,实现个性化精准辅导。</p><p class="ql-block"> 研究团队计划通过为期一年半的行动研究,总结出一套可推广的农村数学作业改革方案,为提升农村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p> <p class="ql-block"> 专家高度评价,助力教育均衡发展</p><p class="ql-block"> 专家组对本课题的现实意义和创新性给予了充分肯定。蔡兴飞主任指出,课题借助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数据和资源开展研究,不仅拓宽了研究渠道,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导向,而且针对本地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实际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对于解决本校和本地的教学难题、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 此外,课题方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述评,找准了研究的切入点;研究目标和内容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研究过程安排合理,适合本校教师开展研究;创新点突出,对改进本地教学质量具有较高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同时,专家组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课题组进一步梳理研究目标和内容,紧密围绕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下“四基”导向的教学作业设计展开研究,避免研究方向的泛化。在充分讨论后,专家组一致同意课题开题,并期待能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澄迈经验”,为其他地区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p><p class="ql-block"> 本次开题报告论证会为课题组成员提供了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使他们明确了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为后续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同时,会议也为普通教师提供了与专家近距离交流的平台,促进了马村学校教师学术水平的提升,对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课题组成员表示,将扎实推进课题研究,确保研究成果能够真正服务于教学实践,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开创学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