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片 <p class="ql-block"> 周晓莉,如东县马塘幼儿园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如东县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如东县德育工作新秀,南通市教育机器人优秀教练员、如东县优秀德育工作者、如东县优秀共产党员,曾获如东县学前教育教学基本功评比、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多篇论文在省级杂志发表。</p> 好书推荐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何为好教师的精神坐标?《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教师》给出了明晰答案。</p><p class="ql-block"> 书中深入剖析好教师的精神标识与标杆,从深厚的家国情怀讲起,阐述教师如何将个人教育理想融入国家教育事业,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力量。书中指出,无私奉献是好教师的底色,像燃灯校长张桂梅那般,扎根贫困山区,用爱与心血照亮学生前行之路。还有终身学习的追求,激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适应教育变革。</p><p class="ql-block"> 它以生动教育案例串联,读来亲切又深刻,能让教师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无论你是初涉教坛的新人,渴望明确职业追求;还是深耕教育多年的前辈,期望突破精神桎梏,这本书都能为你答疑解惑,成为指引教育之路的精神灯塔,照亮培育桃李的每一步。</p> 读书感悟 <p class="ql-block"> 榜样人物李吉林,一位从普通小学教师队伍里走出来的教育家!她是好教师的精神标识和标杆,提到李老师的名字,我们会知道“情境式教学。”在教育生涯中,她幸福地生活在儿童世界里。她认为“在爱孩子中长大,是“长大的儿童”,这是爱的力量,也是儿童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回顾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我每天都能够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儿童,发现儿童,发现儿童的快乐、发现儿童的力量、发现儿童的温暖,在发现中做一个好老师。</p> 发现儿童的快乐 <p class="ql-block"> “你会微笑吗?来,像我这样,嘴角轻轻上扬,眼里要有阳光,和孩子一样,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在“拾忆民间游戏”的开展中,孩子们畅所欲言,调查、采访、统计、制定躲藏计划、选择游戏伙伴展开游戏。在那些充满欢笑的场景中,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期待与兴奋的光芒。游戏中,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寻找藏身之处,有的躲进了茂密的树丛,有的藏在了楼梯的角落,还有的巧妙地藏在了床底下、滑滑梯里。他们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自己的位置,生怕被寻找者发现。</p><p class="ql-block"> 而那位负责寻找的小伙伴则闭上眼睛,认真地数着“1、2、3、4、5……10”,随着他激动地喊出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他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期待。当数到十的时候,他猛地睁开了眼睛,开始了他的寻找之旅。</p><p class="ql-block"> 而躲藏的孩子们则屏住呼吸,紧张地等待着。他们时而探出头来窥视一下寻找者的动向,时而又迅速缩回去,生怕被发现。他们的心跳似乎也随着寻找者的接近而加速跳动。当所有孩子都被找到时,游戏结束。</p><p class="ql-block"> 我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纷纷表示玩得非常开心,觉得捉迷藏是一个既有趣又刺激的游戏。我也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孩子们回归小组,我们一起复盘了躲藏暴露的原因,又萌生了“新的躲藏想法”。</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我是带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倾听、观察,去真正发现、体会、感受孩子们的快乐……</p> 发现儿童的力量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力量,他们喜欢问为什么,他们乐于去探索,他们敢于去挑战,他们怀揣着五颜六色的梦想,编织着一个个童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1.大四班“剧组”启动了</p><p class="ql-block"> 结合幼儿园阅读节,我们班成立了一个分工细致、配合默契的“剧组”,再排演一部“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大片,可能吗?在孩子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孩子们,就由角色的扮演展开了讨论,开启了大片的探索,道具设计部、演员部一应俱全。</p><p class="ql-block"> 听了绘本故事“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孩子们对角色的扮演都跃跃欲试。“我想演啊呜”,“我想演咕噜噜”,“我想演贝罗”……孩子们经过投票选举,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角色,也为同伴成功竞选发出了欢呼声。</p><p class="ql-block"> 道具组成立,关于表演的道具用什么来做,孩子们讨论商量,带来了废旧纸箱子,画一画,刷一刷,大家紧锣密鼓地制作着……不一会儿大树、蘑菇、云朵就应运而生了……就这样,孩子们沉浸在表演的天地里,我发现了创造的力量,儿童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2.小四班刺儿菜探秘</p><p class="ql-block"> 在刺儿菜探秘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解刺儿菜、观察刺儿菜的特征:花瓣是一根根的,像刺一样!刺儿菜的叶子也是长长的,上面也有刺!了解了刺儿菜花朵闭合的原因、了解了刺儿菜生长变化的过程,知道刺儿菜的花长大后会变成灰白色的绒球,春风吹来,它的种子会像蒲公英一样飞到新的地方去安家,于是孩子们想到设计标志保护刺儿菜:禁止踩踏、禁止采摘、用伞遮住刺儿菜。孩子们感受着刺儿菜老去变成毛球的的美,最后去写生刺儿菜,在写生过程中偶遇下雨,真是别有一番意境。孩子们记录介绍着自己的作品,分享着春天的美。</p><p class="ql-block"> 刺儿菜是这如期而至的春天送给幼儿的礼物。在陪伴幼儿园里的刺儿菜长大的日子里,孩子们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萌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就这样,孩子们沉浸在探秘刺儿菜的天地里,我发现了探索的力量,儿童的力量。</p> 发现儿童的温暖 <p class="ql-block"> 懂你的奇奇怪怪,陪着你可可爱爱!在马塘幼儿园里,老师和孩子的爱、孩子和孩子之间的爱、孩子和小动物、和大自然的爱,处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和我爱的老师共合影。帮助受伤的同学感受骑小车的快乐,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整理裤子,帮助小班弟弟妹妹适应幼儿园。亲昵的当着宝宝的爸爸妈妈。照顾关心幼儿园的小兔子。要爱护幼儿园的花草树木……孩子们的爱无处不在!</p><p class="ql-block"> 当班里来了特殊孩子,如何温暖前行?瞳瞳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在教室尖叫,无法听老师指令,对老师的问题答非所问。观察到瞳瞳有可能是个特珠儿童,我们联系了家长,孩子情况也很特殊,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祖母也不愿意带孩子去做鉴定,为了孩子的成长着想,与其父亲、祖母协商,为他精心设计个别化教育内容。考虑到瞳瞳的接受能力和普通孩子没有什么差别,因此没有降低活动难度和精简内容,我们召开融合教育领导小组会议,调整教学方式,采用鼓励式评价,让孩子多与同伴进行互动,以强带弱,从而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在小班一年的努力下,2023年7月,一家人终于带着瞳瞳去南京做了专门的评估认定,确定为孤独症。有了家长的支持和县特教中心的帮扶,瞳瞳实现了质的飞跃。另外,我们围绕他的兴趣点展开课程探索,从康复到语言,从音乐到手工,从知识到游戏,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对游戏的渴望,对自己的认可。</p><p class="ql-block"> 特需儿童本身是很好的教育资源,他们对普通儿童的成长,带来的正向影响是巨大的。在瞳瞳受到关爱的同时,普通儿童也有所得,这样的融合教育是有温度的,是可持续的。瞳瞳三年的成长历程,将成为他独一无二的人生宝藏,也促使我们的融合之路温暖前行。</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孩子都独一无二、天真可爱,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看见,被温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选择了这份神圣的工作,便无怨无悔。李老师对孩子的喜爱,让我感受到了一位拥有教育情怀的前辈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她的情境教育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爱的传递。</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在年轻时写下这样的“青春誓言”:师德为尚,真情倾注,终身乐学,方为人师。我们,每一位身担其职的教育者,在每一个教育现场,在每一个教育情境中,也该在心中默念:“教育,要对孩子好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