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探索天上月,永远守望心中月

田园牧歌

<p class="ql-block">坚持探索天上月,永远守望心中月</p><p class="ql-block"> 2201班 刘恋阳</p><p class="ql-block">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来。中国面对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时时不忘来时路,不停探索步,取得了丰功伟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这些伟大的成就告诉我们,在探索宇宙奥秘的道路上,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我们将离月球越来越近,但有人却为此忧心忡忡,他们说我们可能会离“月亮”越来越远。</p> <p class="ql-block">  诚然,科技的发展揭开了月球神秘的面纱。人们发现它只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月球上不仅没有嫦娥、玉兔、吴刚和桂花,而且表面还凸凹不平,一点都不美丽。人们失望了,科学的理性让他们逐渐忽视了月亮曾经的美丽与内涵。面对如此困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在理性与感性中寻找平衡。我们要在坚持探索天上月的同时,也要永远守望心中那轮明月。</p> <p class="ql-block">  月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第一站。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世界各国不断地发起对月球的探测活动,展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非凡勇气与伟力。美国、苏联、中国等国,先后发射火箭和飞船。从最初的抵达月球,到月球漫步,再到现在取回月壤进行研究。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科研人员的日以继夜、呕心沥血的研究,离不开航天人员的舍生忘死、默默无闻的奉献。人类与月球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拉近。人们对月球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入。中国从“嫦娥”到“玉兔”再到“天宫”,为人类伟业贡献了巨大力量。世界要发展,我们探索宇宙、探索月球的步伐绝也对不能停止。</p> <p class="ql-block">  月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展现了人类寻找自我的旅途与本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自古就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大多充满想象,且富于浪漫神秘的色彩。“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是李白眼中的月亮,有着他的梦幻的童年,美丽的故乡。“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那是李煜眼中的月亮,有着它残破的故国,为囚的悲伤。“明月夜,短松岗”,那是苏轼眼中的月亮,有着他对亡妻的思念与追忆。月亮见证了古今多少的悲欢离合啊,它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成了我们不能忘却的美好。我们在探索月球奥秘的同时,一定不能丢掉我们心中的那一轮明月,那是我们的本心,亦是我们的根。我们必须坚持探索天上月,永远守望心中月。</p> <p class="ql-block">  探索天上月,守望心中月,要求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畅想未来。宇宙神妙莫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探索。我们青年一代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学好本领,方可取得更大成就。月亮皎洁迷人,在纷繁的尘世间 ,我们必须守望,方可守住我们内心的本真与美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而美好。在我们与月球的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更要拉近与月亮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  皓月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青年人应勿失勇气,敢于探索,寻找本真。在现实与理想中寻求平衡。既要坚持探索天上月,又要永远守望心中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