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前,[一九六八年二月十四日(正月十六,星期三),一个值得铭记在心的日子],当年的莘莘学子、热血男儿,听从祖国的召唤,穿上绿色的军装,离开家乡,告别亲人,乘上西行的列车,奔向山西,集合在山西省独立师的旗帜下,开始了我们人生中最难忘、最壮丽的一页——军旅生活。</p><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经历了六九年的大调防,从山西来到了祖国北疆。在戈壁沙滩,在茫茫草原,在备战前沿阵地。我们值勤守卫,支左军管,战备练兵,列车值勤,国防施工,固防守备。经受了锻炼,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大熔炉里,我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餐风饮雪,挥汗如雨,青春在这里闪光;在训练场、在野营中、在国防施工工地,我们锤炼出了一颗无限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我们炼就了一身捍卫祖国安全的过硬本领。就是转业回到地方,体现在我们身上的正直、果敢、坚强等素质都是在这个大熔炉里锻炼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军营是一所大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在这里,官兵之间亲如兄弟,战友之间情同手足;在这里,我们“同训练同学习,同劳动同休息,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在这里,我们同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战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无论世事变幻,沧海桑田,我们战友之间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p><p class="ql-block">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先后告别军旗,脱下军装,离开部队……弹指一挥间,将近六十年过去。今日我们已进入古稀之列,昔日的青春年少,如今脸上已布满皱纹,头发也被岁月染上霜花……。</p><p class="ql-block">人常说,陈酒才香醇,人老最思情。如今常常想起昔日同甘共苦的战友;非常怀念那段燃烧过青春,留下过歌声、流淌过汗水的多情的土地。战斗岁月里那所有的一切早已深深的嵌在了我们生命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亲爱的战友们,当年的棒小伙现在已满头银发,步履蹒跚,但当年的军旅生涯时刻在激励我们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谨以此篇献给我亲爱的老同学、老战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同学战友,情谊百年!</p> <p class="ql-block">曹明芳,刘明林,武二兵1971年于和林格尔。</p> <p class="ql-block">张文山战友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炮火连天的战场,在老山前线,在战壕中,在猫耳洞,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英雄们以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的尊严!</p> <p class="ql-block">杨树有与战友们七十年代在卓资山。</p> <p class="ql-block">胡润海与战友们。</p> <p class="ql-block">李国平带领本排战士参加团实战演习。</p> <p class="ql-block">风雪中的坚守!</p> <p class="ql-block">刘明林,张华为在和林格尔。</p> <p class="ql-block">2018年曹明芳夫妇回乡探亲时同学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3年八一前夕,自驾到原部队驻防地卓资山,呼市,包头,鄂尔多斯走了一趟,历时6天,行程2千多公里。看看老首长,老战友。看看我们的青春地,看看青春岁月留下的身影与足迹</p><p class="ql-block">在呼市同原老团长张风,老战友曹明芳,安俊亭及31团的部分战友欢聚一堂。</p><p class="ql-block">在包头看望了老团长于世信,同老战友任彦同,贾国有等欢聚一堂。 文/张保文</p> <p class="ql-block">2019年第二次到呼市同战友们欢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上图,石家庄艺术生态岛</p><p class="ql-block">下图,湖北恩施大峡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