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14日正月十七 ,在红兴隆管局隐厨一间豪华餐厅举办了一场离别多年的家庭宴会。大弟弟马彦马秀岩一大早从友谊来到红兴隆老年公寓 ,迎接从饶河和双鸭山来的多年不见面的亲人。 这一次聚餐有来自饶河农场、双鸭山市、友谊县、友谊8分场和红兴隆管理局的共计14位亲人。除一个侄子外,其余都是我们平辈的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回首往事,我父辈兄妹三人,来北大荒之前,我们和叔叔婶子一家人住在一起 ,6个大人7个孩子13口人在一个锅里吃饭。爷爷奶奶当家理政。<span style="font-size:18px;">1960春天的一个夜晚,爷爷奶奶带领我们全家老少13口人从辽宁省昌图县金家镇新发大队六小队迁移到黑龙江省友谊农场。那时居民没有牵涉自由只能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摸摸的出走。几经周折一家人在友谊农场8分场定居。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不得不分散住在亲戚家的北炕。 不久家住康平县的老姑带着公婆和孩子一家7口来到北大荒。爷爷奶奶和他的三个子女20口人在友谊八分场团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友谊农场是国营农场 ,60年代初正值建场初期 ,各条战线各个岗位急需用人。父亲和叔叔都是木匠,经考核被评为三级木工。姑姑姑父也当上了国家职工 ,每月按时开工资,吃商品粮。几年后自己家盖了房子,生活越过越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们这个家庭从60年代初的20口人,厉经60年的繁衍生息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现在已拥有100多口人了。我们这一辈儿应该算是北大荒的第2代,我们的子女正当壮年。子女的子女都在上学读书 ,有的已经大学毕业步入工作岗位。我们的后代遍布全国各地 ,北京、上海、海南、广西、哈尔滨,到处都有我们的亲人。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种粮大户 ,有技术工人,有央企员工,有中小学教师,有建筑设计师 ,有大学教授,有律师,有医生,有摄影师,有基层干部 ,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这个家庭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自甘暴弃、不与穷困为伍。在社会生活这条大河里游泳力争上游。我们没有进入上层社会,也不想利用不正当手段截取社会财富 ,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生活富足对社会有用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合家欢</p> <p class="ql-block">男士合影人</p> <p class="ql-block">表弟表妹妹夫</p> <p class="ql-block">马家兄弟姐妹</p> <p class="ql-block">血脉相连</p> <p class="ql-block">属兔的</p> <p class="ql-block">姐弟姑嫂</p> <p class="ql-block">手足情</p> <p class="ql-block">谭军、李红军、杨新宏三对夫妇</p> <p class="ql-block">姐妹姑嫂</p> <p class="ql-block">姐妹情</p> <p class="ql-block">在老年公寓,迎来了远道而来的亲人。</p> <p class="ql-block">大弟弟弟妹</p> <p class="ql-block">二叔、父亲、老姑</p> <p class="ql-block">老姑、母亲、二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