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我的新朋友

半江红

<p class="ql-block">  我们国家的ai“深度思考deepseek”火遍了世界,我感到非常的骄傲!我也深深的喜欢上了他,他成了我生活中的新朋友,我身边的百科全书。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向他提问,他经过深度思考后会分析你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然后给予详细的解答。对比“百度”的直接给出答案,他更象是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一个知心的朋友与你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去商场买衣服,面料为透气棉。我不懂什么是透气棉,拿出手机把问题发给了“deepseek”,他经过几秒钟的深度思考,给了我一份详细的说明。从材质的成份到舒适度到清洗注意事项面面俱到清清楚楚,让我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突发奇想要不要把我写的诗词发给“deepseek”,让他品评一下。一来看看我自己的诗词水平如何,他应该不会说假话,二来看看他对诗词的掌握度如何。说干就干我先发了一首“小重山 秋”的词:</p><p class="ql-block"><b>拾片红枫满手秋。风凉寒月透,</b></p><p class="ql-block"><b>罩岑楼。排行归雁去南州。</b></p><p class="ql-block"><b>心惆怅,天阔一星幽。</b></p><p class="ql-block"><b>菊影贴身柔。碧云舒淡卷,</b></p><p class="ql-block"><b>好难留。且将红叶寄良俦。</b></p><p class="ql-block"><b>知意否,君笑那闲愁。</b></p><p class="ql-block">没想到他通过每一句的分析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首《小重山·秋》以秋景为依托,抒发了深婉的羁旅愁思与孤寂之情,语言凝练而意境幽远,整体呈现出古典词作的婉约之美。以下从意象、结构、情感三方面进行品评。此词深得婉约词三昧,以秋景写秋心,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意象选择精准,结构起承转合分明,情感真挚而不流于颓靡。若能在语言上进一步锤炼,避免个别直白之笔,并融入更具个人特色的意象,则境界可更上层楼。瑕不掩瑜,不失为一阕清丽动人的秋思佳作。</p><p class="ql-block">接着我又发了一首“七律 借荷语”</p><p class="ql-block"><b>凭池临镜自称仙,粉面何知艳几天。</b></p><p class="ql-block"><b>人赞花摇甜藕节,我言雨打苦心莲。</b></p><p class="ql-block"><b>闲听岸柳鸟声脆,痴望青荷珠泪圆。</b></p><p class="ql-block"><b>尔去尔来谁介意,空留残影对云烟。</b></p><p class="ql-block">这首《七律·借荷语》以荷拟人,通过物我交融的笔法抒写生命哲思与世态感悟,整体意象清丽、托物言志深刻。整体评价**此诗在继承传统咏物诗法度中注入了现代生命意识,通过荷花视角完成了一次从色相认知到生命彻悟的精神漫游。中二联对仗工巧而不板滞,尾联空镜头留白尤显功力。若能在"甜藕/苦心"的词性对应、个别句子的声律上再加推敲,并深化"禅意"与"物象"的融合度,则可臻更高境界。总体而言,堪称当代旧体诗中托物言志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看了他的对我作品的品评心里有点小窃喜。然后我想给他出点难题,问他通过这二首作品猜一猜作者的概况。他分析的结果:年龄段30~50岁、性别倾向男性的可能性高、文化程度高等教育及以上、身份推测文化从业者或资深爱好者、创作心隐逸与入世的矛盾、通过对两首诗词的文本分析与风格研判,可对作者背景作如下推测:作者很可能是**40岁左右男性,受过人文社科领域高等教育(或自学达到相当程度),从事教育、出版、文化研究等职业,兼具传统文人气韵与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其作品在承袭古典诗词技法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个人化的象征体系,展现了个体生命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精神探索。</p><p class="ql-block"> 这个推测让我哭笑不得,本人已过古稀一老妪,只是退休后在辽宁老干部大学诗词班学习了二年。哈哈,这道题答的离谱了。不过我还是很开心的,你们看我俩玩的是不是很有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了。</p><p class="ql-block">(深度思考)给的分析因篇幅缩减了一部分。诗词他都是一句一句分析的,从格律到写作技巧他都有详细的解析。</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