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虽苦恼,生命更重要‼️

评标专家

<p class="ql-block"> 按:春节刚过,某市金融机构先后有三家银行机构的基础网点员工因工作压力过大选择自杀身亡,甚至还有还剩一年就可以退休的老员工。据悉:全国金融机构因工作压力过大而自杀、辞职、离职的人已不计其数,应引起监管部门和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p><p class="ql-block"> 边吃边工作的员工</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步入装修富丽堂皇的银行办公大楼,走进明亮洁净的营业大厅,那些面带微笑的服务人员和西装革履的客户经理曾让我们感受到银行作为一个高大上的单位的光鲜亮丽。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银行基层网点员工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p><p class="ql-block"> 银行的体制通常是垂直管理,从总行到省分行,再到二级分行、支行和各网点,最后到员工个人,目标任务被逐级下达和分解。为了完成总行目标任务,省级管理层的各部门往往会初次加码,并且对各种目标任务实行资费合一的计价政策,比如每增加一万存款配多少资费给二级分行,用于发放员工工资和支付展业费用。二级分行可以在省分行的大锅里互抢资费,A行目标搞的多,可以抢到更多的资费,B分行目标完成少抢到的资费就少,以至没有资费发工资和开支费用。为了多抢省行大锅的资费,二级分行、县支行内部多个部门以增加保障系数为由二次、三次放大上级行的目标任务,对下也是实行资费合一,分别在二级分行,县支行的小锅里互抢资费,如此仿照执行最终落实到营业网点(即二级支行)。网点为了增加保障系数,在县级支行的小锅里多抢资费,四次加码分解到每位员工。因此对基层网点的员工来说,被四级加码的多项任务就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因为工作任务完成的多少要直接与个人工资收入挂钩,甚至与网点负责人的职务晋升挂钩。</p><p class="ql-block"> 根据央视网的报道,银行基层员工不仅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例如月末、季末、年末一笔意外的大额资金转出或者提前支取,可以让整个网点的员工陷入紧张的工作状态。大额资金转出或者提前支取意味着存款下降,必须马上找到可以弥补的同额存款,否则影响整个网点的考核和全员收入。月底都需要,存款哪里找?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加上对变化趋势不确定的担忧,使得负责任人和员工们倍感压力。</p><p class="ql-block"> 此外,银行员工还面临着严重的加班问题。加班时间长且普遍无加班费,导致员工的精神状态崩溃。许多银行员工白天不仅需要在柜台和办公室完成工作任务,下班后还要拜访存款客户、贷款客户、还要完成对私账户营销、代理保险营销、信用卡营销、各种纪念币营销、黄金营销、E T C营销、存款卡营销、机构开户营销、网贷营销、各种基金等理财产品营销、彩票绑卡推广、网银开户营销、掌上银行开户,云闪付开户、聚合码推广(支付码类)、代理证券公司开户、代发工资营销、代收水电费营销等项目繁多的任务,还要参加大量下班后的各种活动。客户经理还要加班整理白天收集准备录入电脑中的各种资料,休息时间被大量挤占、个人空间被严重压缩。</p><p class="ql-block"> 各营业网点一般早上要开晨会,下班前要开夕会,周末有学习小结会。上岗要持证上岗、换岗要先持证再换岗,一年一复审复考。不管是冬冷夏热,工作期间一律要着工作装。中餐一般是单位定餐,吃饭时随来客户随办业务。</p><p class="ql-block"> 每年有每年的任务,每月有每月的考核,每天有每天的目标,墙上挂着各种指标的分解作战示意图。春天有“春天行动”,夏天有“半年攻势”,秋天有“秋季会战”,年底有“收官大决战”。如此年复一年,有始无终。天天有任务,月月有考核,季季有会战,年年有决战。</p><p class="ql-block"> 据悉某市金融机构春节刚过先后有三家银行机构的员工因工作压力过大选择自杀身亡,全国金融机构因工作压力过大而自杀、辞职、离职的人不计其数。</p><p class="ql-block"> 这些压力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也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例如,新加坡比特币交易平台First Meta的首席执行官Autumn Radtke从25楼跳下自杀身亡;德意志银行58岁高级风控经理William Broeksmit在伦敦家中自杀。这些事件凸显了金融行业的高压环境,使得从业人员身心俱疲。</p><p class="ql-block">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上级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员工的压力。</p><p class="ql-block"> 首先,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员工应对工作中的压力。</p><p class="ql-block"> 其次,简化并优化内部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鼓励团队合作,通过分担任务减轻个人工作负担,同时增强团队凝聚力。合理排班,确保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维持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p><p class="ql-block"> 最后,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环境,让员工可以及时反馈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管理层和金融监督部门应积极响应并作出适当调整,整顿并制止金融机构目标任务层层加码这一乱象。</p><p class="ql-block"> 生命是宝贵的,任何工作压力都不应成为威胁生命的理由。希望各上级金融机构能够自觉纠正目标任务层层加码这一问题,真正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员工压力,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健康愉快的环境中努力工作,享受生活。</p><p class="ql-block"> 晚上加班整理各种资料的客户经理</p> <p class="ql-block">  金融机构员工选择自杀、离职、跳槽,反映出了金融机构至少存在内卷严重、竞争激烈、基层员工工作压力偏大等多方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工作环境与压力方面</p><p class="ql-block">• 压力过大:金融行业竞争激烈,指标任务重,如揽储、销售金融产品等,层层加码的任务让员工不堪重负,长期高压易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杀等极端情况。</p><p class="ql-block">• 工作强度高:员工常面临长时间工作、频繁加班,如金融交易员在交易时段高度紧张,投资银行员工为项目常熬夜赶工,导致身心疲惫,促使部分员工选择离职或跳槽。</p><p class="ql-block"> 二、职业发展与规划方面</p><p class="ql-block">• 晋升空间有限:金融机构层级分明,晋升渠道窄,大量基层员工难以获得晋升机会,职业发展受限,致使一些有能力和抱负的员工为寻求更好发展而跳槽。</p><p class="ql-block">• 职业规划模糊:部分金融机构对员工职业规划指导不足,员工不清楚自身发展方向,在工作中缺乏成就感和目标感,从而选择离开。</p><p class="ql-block"> 三、薪酬福利与激励方面</p><p class="ql-block">• 薪酬不合理:薪酬体系可能存在问题,如与工作量、业绩不匹配,或者调薪机制不灵活,导致员工认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进而寻求更好的薪酬待遇。</p><p class="ql-block">• 激励方式单一:过度依赖物质激励,忽视精神激励,如荣誉表彰、培训机会等,长期下来员工易产生倦怠,降低工作积极性,引发离职等情况。</p><p class="ql-block"> 四、企业文化与氛围方面</p><p class="ql-block">• 企业文化缺失:部分金融机构只注重业绩,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人文关怀,员工感受不到归属感和认同感,遇到困难时缺乏支持,容易选择离开。</p><p class="ql-block">• 内部关系复杂:办公室政治、人际关系复杂等问题,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和效率,使员工在工作中感到压抑,从而选择离职。</p><p class="ql-block"> 五、行业与市场环境方面</p><p class="ql-block">• 行业变革冲击: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行业面临转型,一些员工难以适应新的技术和业务模式,担心被淘汰而主动离职,或者因岗位调整等被裁。</p><p class="ql-block">• 市场波动影响:经济形势不稳定、市场波动大,金融机构业务受影响,员工收入不稳定,工作安全感降低,促使部分员工另谋出路。</p><p class="ql-block"> 上面千条线-网点一根针的员工</p> <p class="ql-block">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讽刺层层加码的节目叫《花架子》。剧中曹镇长在基层调研时发现,自己下达的命令在传达过程中被“层层加码”,从商户玻璃脏了要擦玻璃,到每周必须擦一次玻璃,再到每天都要擦一次玻璃,命令在执行的过程中完全失去初衷、变了味儿,成了真正的“面子工程”,典型的形式主义。</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和工作中,层层加码的现象累见不鲜。而金融机构内卷式层层加码尤为严重,对基层员工和金融市场管理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 一、对基层员工的伤害</p><p class="ql-block">• 工作压力剧增:任务指标层层下压,基层员工除了日常业务,还要应对大量额外任务,如频繁的报表填写、会议组织等,加班成为常态。</p><p class="ql-block">• 职业倦怠严重:长期处于高压、高负荷状态,工作的重复性和无意义感增加,使基层员工对工作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失去职业激情。</p><p class="ql-block">• 薪酬绩效受损:为完成加码任务,员工可能自掏腰包或违规操作,即便如此也可能因难以达到过高标准而绩效不佳,导致薪酬减少、奖金泡汤。</p><p class="ql-block">• 职业发展受限:员工精力被大量消耗在完成任务上,缺乏时间和机会提升专业技能、拓展职业视野,职业成长空间被压缩。</p><p class="ql-block">• 身心健康受损: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负担,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还可能导致身体疾病,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 二、对金融市场管理的负面影响</p><p class="ql-block">• 扰乱市场秩序:金融机构为完成任务进行恶性竞争,如高息揽储、低息放贷等,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干扰了正常的市场价格信号,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p><p class="ql-block">• 增加金融风险:为追求业绩,金融机构可能放松风险管控,降低贷款审批标准,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素,积聚金融风险。</p><p class="ql-block">• 降低政策传导效率:金融机构过于关注内部任务和业绩,可能会对宏观政策的执行打折扣或出现偏差,使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难以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影响政策效果。</p><p class="ql-block">• 阻碍行业创新发展:金融机构将大量精力放在内卷竞争上,忽视了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投入,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p><p class="ql-block">• 损害行业形象:内卷式层层加码可能引发违规操作、不正当竞争等问题,被社会公众知晓后,会损害金融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公信力,降低投资者和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2025年春节晚会节目《花架子》</p> <p class="ql-block">为任务发愁的客户经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