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规模浩大的陵墓,这座陵墓内的宝物引得后人不断遐想,无数人想法打这座陵墓的主意,但都因为陵墓的精妙构造而无功而返。据历史上记载,第一个挖秦始皇陵的人就是项羽。</p><p class="ql-block"> 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楚汉相争之时,刘邦曾列项羽十大罪状,其中第四项是“项羽烧秦皇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物”。《水经注.渭水》中说得更详尽:“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言之凿凿,似乎项羽掘秦始皇陵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项羽还从秦始皇的陵墓中盗运走了无数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但是,众所周知,秦始皇对自己的“身后事”非常重视,这寄托着他“万世”的愿望,而秦始皇陵里面的地宫之深、构筑之固、警戒之严都是空前的,项羽要想开掘它,绝非易事。根据后人对于秦始皇陵墓的勘测,能够让人们简单了解一下陵墓的修建情况:</p><p class="ql-block"> 当时,秦始皇使用了最优秀的工匠,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来修建自己的陵墓,不仅建筑材料经久坚固,还布置了大量的消息机关来防止盗掘。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为防止泄露墓内的布局和机关的秘密,把参与地宫工程的工匠,也全部都活埋在墓道内。秦始皇陵防范如此周密,即使用现代化的先进机械进行发掘也是相当不易的,而以几乎同时代而不拥有任何现代化工具的项羽的军及想要盗掘,那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p><p class="ql-block"> 此外,在近代,一支陕西考古队的考古结论也证明了项羽并没有盗挖秦始皇陵。</p><p class="ql-block"> 他们围绕陵冢、陵园进行大规模的钻探,结果秦始皇陵地宫上的封土(封土是帝王地上墓穴上方堆土丘的形状和规模)没有发现局部下沉的迹象,夯土层也没有转大的变动。只在整个封土上权发现两个直径不足1米、深不过9米的小盗洞,而这两个盗洞又远离地宫。假如项羽带领30万人来掘墓,怎么会只留下了区区的两个盗洞?</p><p class="ql-block"> 另外,从现已发掘、钻探的地宫周围的一些随葬品来看,西墓道耳室仍然保存着完整的铜车马队,其中的木质结构也完全是自然腐坏,毫无遭到火烧的痕迹。北墓的耳室也保存着一些重要的随葬品。这与史籍中记载的“三十日运物不能穷”相悖,如果项羽军队真的盗掘了秦始皇陵,那么应当不会“大发善心”留下任何值钱之物,即使拿不走,也会对它们进行破坏。而且假如项羽当年真的放火焚烧了地宫,那么地宫内的水银也早已挥发四散,但是今天的科学试验证明,陵内的水银依然存在。所以,种种迹象和资料都表明:秦陵地下宫殿不但未遭大规模的洗劫,也同样没有被焚烧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项羽的头上一直顶首“火烧阿房宫”和“盗掘秦始皇陵”等一些罪名,遭到后人的唾骂。这很可能是汉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给项羽编造的谎言,令项羽在历史上蒙上了不白之冤,遮掩住英雄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如今,有关“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已经被证明是莫须有,而“掘墓”的“黑帽子”也应该帮助他摘下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