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19日,上海博物馆“<b>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b>”开幕。这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展览,超过95%的文物首次来到亚洲。</p><p class="ql-block">古埃及文明大展为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第四展,展期将近13个月,延续至2025年8月17日。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国国家文物局、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共同指导,并得到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特别支持。展览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另有若干件中国文物与之对话。</p> <p class="ql-block"><b>珍宝文物新呈现</b></p><p class="ql-block">788件古埃及文明珍贵文物,包括图坦卡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以及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雕像,成套木乃伊棺,女王金饰以及萨卡拉地区新发现的彩绘木棺、动物木乃伊和雕像等重磅展品,向观众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面貌及其最新考古发现。可以说,通过这次展览,能够见证一部浓缩的古埃及文明史。“这次展览,也打破了上海博物馆许多历史上的纪录。”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介绍,埃及将文物出借外国举办展览原则上不会超过300件;而这次借给上博近800件,是历史上的首次,充分说明中埃两国文化交流中的彼此信任。</p> <p class="ql-block"><b>文明互鉴新视角</b></p><p class="ql-block">古埃及文明和中华文明同为古老文明,展览同时选择多组中华文明代表性文物,与古埃及文明展开对话。</p><p class="ql-block">例如,展览中,古埃及陶器与马家窑陶器有同有异。二者相隔数千年,却处在陶器彩绘发展的同一阶段。艺术表现上,我们偏几何形,埃及偏图像形。</p><p class="ql-block">展览还同时展出了中国齐家文化晚期与商代晚期铜镜和古埃及新王国时期铜镜。铜镜在古埃及的历史可追溯至古王国晚期。打磨光滑的镜面不仅能映出面容,还能反射阳光,因此古埃及人也把镜子视为太阳和光明的象征。</p><p class="ql-block">中国人看古埃及文物,能产生强烈共鸣。古代中国和古代埃及都是农耕文化、大河文化,相似相通之处较多。宏观而言,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微观而言,文化和艺术成就亦相映成趣,包括充满想象力的象形文字、精雕细刻的礼器等。</p> 2025年2月19日,星期三,尽管开展至今已达半年,展厅中仍然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整个古埃及文明大展分为“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和“图坦卡蒙的时代”三个展厅。<div>第一展厅:<b>法老的国度</b></div> 第二展厅:<b>萨卡拉的秘密</b> 第三展厅:<b>图坦卡蒙的时代</b> 拉美西斯二世与两女神雕像的背面,刻有拉美西斯二世与两位女神的名字及头衔。 看完一楼的古埃及文明大展,可以上二楼去看看“<b>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b>”展览。 <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二楼还有个“<b>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b>”展览,那是一个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展览项目,旨在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探索古埃及文明。</p><p class="ql-block">前面两个展览看下来,早已精疲力尽,况且这个沉浸式项目还要收费198元/人,放弃体验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