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校园欺凌 守成长净土—罗桥街道中心幼儿园防欺凌主题活动

罗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引发了多方关注。欺凌,对孩子而言伤害是巨大的,严重阻碍其健康成长。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影响着其日常生活。那么,什么是校园欺凌?孩子们该如何正确保护自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p> 什么是校园欺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老师们也开展相关主题班会</p> 校园“小霸王”是如何出现的 <p class="ql-block">1.家庭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p><p class="ql-block">‍2.道德教育的忽视。</p><p class="ql-block">‍3.社会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小朋友模仿。</p>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p class="ql-block">1.暴力的肢体行为:例如踹、掐、捏、打。</p><p class="ql-block">‍2.话语的欺负:例如,给人起外号、嘲讽、骂人。</p><p class="ql-block">‍3.心理的欺负:例如,带头孤立他人,不让小朋友和他玩。</p> 校园欺凌的不良影响 <p class="ql-block">1.孩子欺负人是一种主动攻击行为,是不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表现。</p><p class="ql-block">‍2.被同伴欺负的孩子在身心健康上会遭受很大的伤害。经常被同伴欺负的孩子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自信心不足,内心充满孤独感和挫败感,更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失眠,受害人还可能转化为加害人。</p><p class="ql-block">‍3.被欺负的孩子的童年生活、性格倾向,甚至是未来人生都会受到严重的消极影响。</p> 家长该如何做 <p class="ql-block">1.多一些关注,重视法制教育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避免受到不法侵害或侵害他人。</p><p class="ql-block">2.多一些沟通,了解孩子情况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亲密的人。每天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p><p class="ql-block">3.多一些耐心,坚持正面引导孩子犯错时,要耐心的讲道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容易产生恐惧感、遗弃感甚至是逆反心理。</p><p class="ql-block">4.多一些交往,培养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多与他人交往、沟通,培养其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防范其沉迷网络,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和网络游戏等。</p><p class="ql-block">5.多一些引导,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不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发脾气甚至大打出手,从小培养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p> 校园欺凌绘本推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育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幼儿小的时候,教育引导幼儿正确的行为;教给幼儿保护自己,远离伤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交往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传递给幼儿解决矛盾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勇敢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面对校园欺凌,用简单而实用的方法保护自己,向霸凌者说:“嘿,我不怕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友爱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要注重对幼儿同伴关系、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引导。‍</p> <p class="ql-block">  安全是美好生活的前提,我们一定时刻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把教育和预防放在首位,培养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让我们用爱助力幼儿,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徐梦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徐瑜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签发:蔡灵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