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小编的话】</b><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加拿大这个美丽的国家,以它的宽厚、友善与包容接纳了无数的外来者,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美好家园。每一位外来者都带着自己的故事,都经历着自己的新的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加东枫红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句时髦话激励了多少人奔赴远方。但是他没有说,怎样在远方找到诗。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诗人汪国真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既然选择了远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便只顾风雨兼程。</p> <p class="ql-block"> 有多少人,只想到了远方的诗,却没有想到远方有风雨有泥泞。</p> <p class="ql-block"> 2006 年 8 月 6 日下午,我走进了多伦多的一间殡仪馆去参加清华硕士、美国普渡大学、多伦多大学双料博士蒋国斌的葬礼。这位来自湖北天门的清华学子出生于 1962 年。他是 79 届湖北高考状元,出身农村,是家乡的骄傲,是许多家乡孩子的榜样。然而,他却在 44 岁的大好年华抛下年迈的父母、一双儿女和妻子,在多伦多 401 立交桥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在葬礼上,当我看见他 14 岁的儿子和 2 岁的女儿时,不由得泪眼蒙眬。移民多伦多,本来是寻找更美好的生活的,但是没有料到找工作那样难,养家的重担和强烈的自尊把他压垮了。他没有走过泥泞,没有看到风雨后的彩虹,而是在泥泞与风雨中倒下了。当我走出殡仪馆时,风雨交加,许是苍天也为他洒泪。</p> <p class="ql-block"> 在多伦多的来自中国的新移民中,有许多人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其中有一个规律,越是放低身段的人,就过得越快乐,对生活的满意度越高。</p> <p class="ql-block"> 曾经在飞机上遇到一个邻座,他给我讲了他的故事。他是东北人,40 多岁,胖胖憨憨的。他告诉我,他是转业军人,在部队是营级军官。转业到地方在一个单位做房管科科长。几年前移民多伦多(没有提到以什么途径移民),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工作。后来就在一家火锅店工作,做洗菜配菜工(没有厨艺),他夫人也在餐馆工作,两个人虽然薪水不高,但是肯吃苦,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攒了一笔钱买了个大房子,把一楼、二楼的房子出租,自己一家住地下室,用房租还房贷。他说:“地下室老宽敞了。”最让他高兴的是,他原本只有一个孩子,移民多伦多后,他老婆给他生了两个娃,其中有一个大胖小子。“移民太值了,这是在国内想都不敢想的事。”他语气中透着快乐。他说,他的邻居是一户白人老太,“对我老好了!我帮她剪草坪,她让我的租客把车停到她家车道上,老外太善了”。一路上听到的都是对多伦多生活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 曾经遇到过一个满肚子怨气的中国新移民,他是来给我安装抽油烟机的。他一边安装一边唠叨,他说:“我原本在天津一家研究所做研究工作,现在到这里来给你安装抽油烟机!”言外之意是大材小用了。我心想,我请的是抽油烟机安装工,不是研究人员,你对我抱怨有什么用!既然来了,就要调整好心态,否则就打道回府呗,没人阻拦你。</p> <p class="ql-block"> 事实上把老婆孩子留在多伦多,自己又回国挣钱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投资移民,做空中飞人,一年全家团聚一两次是很多人的生活状态。这些人除了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之外,孩子见不到父亲,妻子见不到丈夫,这其中的无奈和爱的缺失岂能是物质享受可以弥补的?</p> <p class="ql-block"> 也有一些人无论多么难,都坚持一家人不分离,共同面对新生活的挑战。我的一个朋友是学化工的,有硕士学位。她老公是学英语的,也有硕士学位。育有一女,聪明美丽。我的朋友瘦瘦弱弱,却有着强大的内心。虽然她出国前是国内一所大学的讲师,但是到多伦多后,把自己放得很低,对工作不挑不拣。她做过洗浴液装瓶流水线的工人,工厂倒闭后又去犹太人开的面包厂工作,面包厂倒闭后又去建材商店做收银员。她的丈夫做翻译工作。他的客户主要是一些与中国合资的公司,他们需要把许多英文资料翻译成中文。这些翻译工作都是随机的,为了让客户随时能联系到他(若联系不到就会失去客户),他不敢出门,8 年没有回过国,从不出去旅游。就像被软禁的人。这种工作也许许多人都无法承受,但是他们没有怨言。买了不错的房子,把女儿培养成血液病专科医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我家花园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 多伦多有不少清华校友,能做自己所学专业的是幸运者。许多人只能改行。有的在做房地产经纪,有的考了律师资格做专利律师,有的转学计算机做软件工程师,有的在开公司做国际贸易,有的考了 PE(职业工程师)做技术工人,有的在做管子工和中学教师,等等。总之,我们在海外的第一代移民要想在国外发展下去,必须要先生存下来。靠自己双手挣钱,即使是打 labour(劳力工)工,在加拿大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你想玩高尚,可以在八小时以外,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去音乐厅听交响乐,没有人会因为你打 labour 工而讥笑你。</p> <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这些第一代移民而言,无论你在国内时地位有多高,事业有多成功,来到加拿大,你的起跑线与大家都差不多,你必须得放下身段重新开始费厄泼赖,只要你肯拼搏,生活质量不会太差。</p> <p class="ql-block"> 当然,新移民刚开始的几年是比较艰苦的,特别是找第一份工作,许多人遇到的第一道坎是加拿大经验。用人单位聘用的条件之一是“有在加拿大工作的经验”,但是,不被聘用何来“加拿大经验”?这个怪圈不知难倒了多少人。但是,大多数人都闯过来了。无论是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做累脖工,抑或是转行做地产经纪、卖保险,许多人都有了自己的花园洋房,工作之余当花仙菜农,把日子过得美滋滋的。不少人的孩子都很有出息,爬藤的、做医生、工程师、搞金融的都不在少数。第一代做铺路石,第二代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北美梦吗?</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bookschina.com/8527747.htm" target="_blank">https://m.bookschina.com/8527747.htm</a></p> <p class="ql-block">上一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uohk8w"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廉价的钢琴老师|刘芳</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者上一篇:</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53akyv5w"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忆清华园里的花草树木|春天的风信子</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