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街书会——艺人故事

蓝色雨

<p class="ql-block">  马街书会正式开场说唱,是在正月十一、十二、十三几天,正月十三这天尤为热闹。</p><p class="ql-block"> 艺人大多来自宝丰县,也有部分从外省远道赶来,所以很多艺人会提前一天到马街,分别住在马街及周边的村子。</p><p class="ql-block"> 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街书会,流传甚广,影响极大,深受宝丰人民的喜爱。在书会期间,周边许多村子都有艺人之家,专门用来接待艺人的吃住。</p><p class="ql-block"> 为了拍摄艺人们在书场之外的生活,正月十二这天,天不亮我们一行便驱车来到马街。清晨,室外温度在零下五度左右,微弱的灯光下,可见室内的艺人们,合衣而睡,一张大的通铺,可以睡上十几个人,屋里鼾声起伏,睡梦正香。</p><p class="ql-block"> 早上六点左右,陆续有人起来,见到有摄影师在旁,艺人们也见惯不怪,自行其事。有的起来后,还来上一段快板 ,算是热身。</p><p class="ql-block"> 到了吃饭的时候,小院里聚集了几十位艺人,热腾腾的面条,可饱腹、可暖身,也温暖着奔波的艺人。</p><p class="ql-block"> 马街书会,是文化的传承。正是有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不惧困难、一代一代把说唱的曲艺流传下来的艺人们,才使我们可以置身于这场盛宴,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一天的演唱,视力障碍的艺人,由同伴搀扶着回往艺人之家。</p> <p class="ql-block">休息时间也不放过,练唱、磨合。</p> <p class="ql-block">艺人之家,让来自不同地方的民间艺人,在这里相聚、交流、交友。</p> <p class="ql-block">清晨五点,室内悄无声息,艺人们睡意正香。</p> <p class="ql-block">  小孙子跟奶奶挤在一张小床上。奶奶带着小孙子一起来参加书会,从小熏陶。</p> <p class="ql-block">  师傅带着徒弟,有了年轻人的加入,古老的文化,才能传承。</p> <p class="ql-block">到了饭点,小院开始喧嚣起来。</p> <p class="ql-block">  马街书会,正是有这些艺人的坚持、坚守,才能传播几百年,经久不衰。</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艰辛付出、他们对曲艺的热爱,给我们带来马街书会的曲艺盛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