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影像故事日志:看见(十一月)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4日,家。几年前买了一盆三角梅,没想到它一年四季都在开花,一般一开就是一个月左右,这让我满心欢喜。它习性喜光,所以只能放在窗外,这样窗里窗外都可以看到它的花样了。</p> <p class="ql-block">21日,开封。应少时同学的邀约到了这个曾是八朝古都的地方。去之前我知道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是依据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建造的。</p><p class="ql-block">走进园子,彻底颠覆了我的旅游体验。里面除了水、桥、亭、楼阁等这些公知的公园元素外,意外和惊艳的是多种形式,多样化,多场次的民间、民俗故事表演,即有大型的剧场演出,如:岳飞枪挑小梁王、东京保卫战等;也有路边的小场地演出,如:布袋木偶戏,王员外娶亲等;还有穿行于左右穿着汉服,有着长发的姑娘们,偶有小伙也穿着古时长杉短衣,真的有种晃若梦回古时的感觉。尤其是夜晚灯火辉映,华灯闪耀,人流涌动,再着清明上河园曾经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23日至25日,洛阳。</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三大石窟中以前唯一没到过的石窟,也是离我最近的石窟,这天终于来到了这儿。</p><p class="ql-block">几年前去过云岗石窟,对那里高大壮硕,面像圆润、柔美的石刻人物印象深刻。后来看到龙门石窟的石像图片总觉得跟云岗石窟的石像很像,甚至认为人物形象不如云岗石像。</p><p class="ql-block">当我走进龙门石窟才知龙门石窟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凿,延续了云岗石窟的造像风格。看到那尊人称能和“蒙那丽莎的微笑”比美的“大卢舍那佛像”,才觉得龙门石窟跨多个朝代尤其是唐代的开凿,无论从规模还是人物刻画,都超越了云岗石窟。外观看石像刻画更为精细,人物衣饰、发饰更为皇家贵族些。</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是举皇权之力,集国家最好的工匠开凿,是当时政治思想意识、宗教意识、艺木美工的体现,可以说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洛阳古城。虽然洛阳曾经是十三朝古都,遗址很多,但能立在地上的建筑遗物并不多见,现在看到的大多是在遗址上重建。</p><p class="ql-block">走进城门里的古街,不平整且锃亮的石板路透着年代感,街两边是各色店铺、小摊,当地小吃、当地特点的文玩、酒酿比比皆是。络绎不绝的人流,随处可见穿着汉服,头戴花饰的女生,有种穿越感。</p><p class="ql-block">顺着古街一直走老远一街口,涮锅的街边摊成了一景。只见路边不大的地方支上几矮桌,一边店员熟练飞快地手切羊肉,一边吃客闷头涮吃。拥挤的小桌,拥挤满座的吃客,冒着白汽的锅汤,这场景真是热火朝天。</p><p class="ql-block">古城内老街边有洛邑古城和文峰塔景区,文峰塔之外大多是在原址上复建的一些建筑。夜晚的人流如织,三五成堆拉小车约拍的摄影师随处可见,飘逸的古饰古装美女在灯影下拍照成了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丽景门2002年原址重建,是洛阳古城的西门,可以说得上是洛阳古城的标志。西门的翁城很有特点,它一半圆的城墙内侧建成了上下几层的房屋,即利用了空间,又美化了墙体。</p> <p class="ql-block">明堂和天堂。</p><p class="ql-block">明堂天堂景区离古城不远,分别曾是隋唐宫城洛阳紫微城的大朝正殿和武则天的礼佛堂,是在原址上重建。</p><p class="ql-block">明堂内大殿建得高大、金壁辉煌,又富丽堂皇,就是现在要想坐上殿内摆设的皇座,体验武皇的威严,也要付费100元。</p><p class="ql-block">天堂是一总高为88.88米的塔形楼阁,分为九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文化展示,站在最高处视野很广阔,还是不错的一种体验。夜晚的楼阁更梦幻,灯影、穿梭的人流夹着汉服美女、灯火辉煌的明堂和应天门,仿若辉映出一派盛世的景象。</p><p class="ql-block">次日到天堂明堂景区对面的应天门景区,却告知闭馆,稍有遗憾。</p><p class="ql-block">以前总以为新建的景区缺乏历史的厚重感,没什么可看的,天堂明堂给了我夜晚不一样的梦幻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