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8708193。 美篇昵称:智君</p><p class="ql-block"> 年纪大了,总喜欢回忆过去的事和人。</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上小学的前三天,家里来了一个农村女人,母亲对我们兄妹四人说:以后她要与我们一起生活了,你们叫她“阿姨”,要把她当作自家人。</p> <p class="ql-block"> 阿姨小小的个子,黑黑的脸,一双粗糙的手很有力量,眼睛深处总露出一丝丝忧伤的神情。几年后,我在家里的户口本最后一页看到这样的记载:汪风琴,女,34岁,绍兴,文盲,备注一栏写着一个“佣”字。我不知道这个“佣”什么意思,查了新华字典,明白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母亲那里得知阿姨很可怜,从小就是孤儿。</p> <p class="ql-block"> 父亲长年在外地工作,只有春节探亲回家十来天。母亲是劳动模范厂里工作很忙,只能请一个阿姨来照顾我们生活起居。在我的印象中阿姨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她从来没有与家乡的人有来往,也没有家乡人与她联系,她也从来不谈论家乡的事情。我看得出,她与我们一起生活逐渐产生出一点点快乐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阿姨是个特别勤快的人。她总是闲不住,雪里红菜上市时,她会买来许多雪里红菜,拉起绳子,横起竹竿晾晒雪里红。大青菜上市时,她会买来一大堆菜,洗净后整齐地放在大木盆里,一层一层洒上盐让我光着脚在上面睬压,我把它看成一种好玩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 过去我们的衣服裤子要穿好几年,四兄妹破衣裤都是阿姨补的,尤其是裤子后面的那块补丁一圈一圈地整齐排列着,还真有点艺术美。阿姨有个小箩筐,放着针线等工具,实在没事干了,她就拿起针线纳鞋底,精美的纹路凹凸有致。有时她会送一双鞋底给楼上邻家的老奶奶,在声声的感谢中得到一种快乐和满足。</p> <p class="ql-block"> 阿姨对我们的饮食费尽心血。三年自然灾害,食品短缺,她总是变着花样改善伙食,一会儿擀面条,一会儿做面片,一会儿摊米饼。有时买来红米苋,她把汤浇在饭上,红红的一片,也能引起我们的食欲。</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半夜,警觉的阿姨听见厨房内有声响,她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打开了电灯,看见一个大男孩一只手那着碗,一只手捏着冷饭在往嘴里塞,一双惊恐的眼睛睁得大大的。阳台的门开着,碗橱的门也开着,阿姨明白了一切,退后两步,轻轻地说了一句:你慢点吃。小孩背过身体,蹲了下来,把嘴里的冷饭咽了下去,当他转过身来时已是泪流满面了。小孩准备从阳台上原路返回,阿姨为他打开正门,小孩低着头走了。第二天,这事传遍周围的邻居,他们说:你家阿姨心地善良呀!</p> <p class="ql-block"> 那年突发奇想,让阿姨给我买了两只小鸡,下课后与小鸡形影不离,一会儿让它飞,一会儿赶着它跑,有时还把小鸡放在书包里。几天后一只小鸡死掉了,我的兴趣也没有了。阿姨接管了饲养另一只小鸡的任务。几个月后,小鸡长成母鸡了,一天阿姨对我说,母鸡的脸越来越红了,它要生蛋了!果然,几天后母鸡生蛋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每天一个。阿姨每天与母鸡说话,母鸡也很听阿姨的话,早上准时出去,晚上准时回窝,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一天,我听见有人敲门,打开一看是母鸡在啄门,原来它要回厨房里的鸡窝下蛋了。</p> <p class="ql-block"> 那时新村的空地上允许种菜。于是,阿姨在我们一楼窗前开了一块菜地,种了一些洋生姜,土豆,还在树下栽了两颗丝瓜秧。丰收时节,一大筐洋生姜吃不完分给了邻居,土豆留着慢慢吃,丝瓜吃了一茬又一茬,最后吃不完的丝瓜长成了丝瓜筋,成了洗澡的好东西!</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母亲在单位献血后头有点晕,单位工会领导派车送母亲回家,阿姨见状后神情异常紧张,拉着单位领导的衣袖说:你们怎么能让她献了四次血,这么多血不是要她命吗?弄的单位领导好尴尬。我们知道她心疼母亲!</p> <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有一个小伙伴是我的邻居。他母亲是作家和演员,父亲是高级工程师,他们家的书特别多,我喜欢在他家看书,有时小伙伴吃午饭了,我在看书,小伙伴睡午觉了,我还在看书。阿姨从来不会打扰我看书。她曾经对我说,她不识字所以一点用都没有,看书识字比吃饭、睡午觉更重要。我听了懵懵懂懂的。</p><p class="ql-block"> 母亲工作很忙,学校的家长会都是阿姨代替的。她特别喜欢为我去开家长会,因为总能听到班主任的表扬。</p> <p class="ql-block"> 阿姨对我们兄妹四人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一个星期天,小妹在与小伙伴玩耍时被推倒,额头上被碰出了血,阿姨见状怒不可遏,拉着惹事的小孩要她赔礼道歉,并大声喊着:你这个没有爷娘教训的小鬼头。我们从来没见过她发这么大的火。直到母亲赶来说了一句,人家孩子不是故意的,才熄灭了她的怒火。</p> <p class="ql-block"> 阿姨在我家快十年了,在我到黑龙江插队落户前,母亲发现我连衣服都不会洗,于是对阿姨说,以后你教他们自己洗衣服,教他们学会做各种家务。此后阿姨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也许她觉得呆在这个家的时间不长了。母亲察觉了阿姨的情绪变化,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郑重宣布,阿姨是我们自己人,我们为她养老!</p><p class="ql-block"> 慢慢地阿姨的情绪又恢复如常了。</p> <p class="ql-block"> 两年后,邻居准备给阿姨介绍一位吴泾发电厂退休工程师,家住武汉。她呆呆地考虑了三天,一言不发。最后对母亲说,她想要一个家。母亲很惊讶说:第一,我们希望你留下。第二,如果你想与工程师结婚,我也同意。第三,如果你哪天过的不开心了,你回来,我还是为你养老。阿姨拉着母亲的胳膊突然大哭,那种撕心裂肺的样子没有见过。阿姨跟工程师回武汉了。母亲给她一只樟木箱,里面是送她的嫁妆。</p> <p class="ql-block"> 阿姨在武汉成婚,工程师对她很好,她与工程师的儿子儿媳,两个孙子同住,忙着带孙子,做家务,还托人带来了全家福照。第二年暑假她带着两个孙子到上海我家来度假,游了西郊公园,逛了城隍庙,玩了大世界,还去了外滩。五年后,听说工程师去世了,阿姨进了里弄工厂,一直是厂先进工作者。再后来他们搬家了。</p><p class="ql-block"> 1997年我出差到武汉,去他们的街道和派出所寻找过她,没有找到。我不知道她后来过得好不好?母亲的那句话:如果你哪天过的不开心,你回来,我们为你养老。她始终没有回来!她会好吗?你说呢!</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图:AI绘制 文:智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