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leman 70.3的训练(1)

JiaLin

<p class="ql-block">2024顺利完赛标铁让我非常开心,打算接下来的一年好好休整,不安排比赛,让自己享受运动的快乐,跟老公多出门骑车看风景,不用carry比赛带来的压力。不料,还不到年底,打铁的同学Alex开始忽悠大家2025年报名Ironman 大铁半程比赛,他选了在马里兰州的Eagleman。这个赛事听说骑行和跑步都比较平坦,对新人很友好。Alex可不是新人,他已经完赛两次70.3了,尤其第二个是在Virginia的Blue Ridge,据说是全美赛道爬升最恐怖之一。看来他是去玩的,可对我这种刚摇摇晃晃过了标铁的人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目标。隔天,Jason同学号称先报为敬,在微信上秀出他报名的截屏,说也是第一次70.3。这俩都是老李家的,难道姓李的都这么胆大干脆不会纠结的吗?😭 我低头继续犹豫,to be,or not to be,是个大问题😳</p> <p class="ql-block">Eagleman 70.3的游泳(1900米)在Choptank河里,更精确地说是海水淡水夹杂的一个海湾里。因为是protected内河,据说风浪比海里要好些,但可能有水母出没,会在脸上亲你一下。</p> <p class="ql-block">我以前参加过的三项比赛全部都在淡水湖里,基本没有风浪。这个河的名字里有chop这个词,估计浪头还是会不少。听一些参赛过的老司机说,是否有风浪和水母完全凭运气,看老天爷的安排🥺</p><p class="ql-block">骑行和跑步分开来,我从来没怕过。100公里已骑过N次,半马更跑过无数。可是骑行56英里(90公里)之后紧接着跑一个半马13英里(21公里),却是另一回事,大铁半程不是一个轻易能拿下的目标。</p><p class="ql-block">但同时实在无法抵抗和小伙伴们结伴同行的诱惑,可以一起训练彼此鼓励也是难得的经历。一番纠结之后终于跳坑把名给报了。真正是一入铁圈深似海,唯有前行莫回头。</p> <p class="ql-block">进入2025新年,从strava上可以看到,两位打铁兄弟都进入了训练状态。Jason之前都是悠闲自在地跑个步骑个车,几乎没见他游泳,现在一下水就是2000米,居然速度也是sub2分钟/100码,果然平时低调的哥都是牛哥!👍 Alex常年折腾三项,不是在准备比赛的路上就是在比赛中。尤其他四月又要跑波马,立志每周跑50迈,外加游泳骑行,哎,停不下来的大忙人。peer pressure啊!像我这种游泳最菜,骑行和跑步也不过尔尔的,被他俩刺激得成天anxious,毕竟比你厉害的人比你更用功这个传说发生在自己眼前,焦虑无可避免。</p> <p class="ql-block">新年跨年时还和家人外出度假一周啥都没干,第二周便进入了苦逼模式。因为去年十月左脚严重扭伤躺平一个多月,fitness按strava的数据已经跌到两年来的谷底,游泳一口气只能游100米,连200米都很难游下来。骑行的最大摄氧量跌回解放前,在骑行台上骑0%incline的路线心率都能飚到130以上。跑步超过5迈就累趴,左脚隐隐作痛,两腿提不起劲儿来。不过我知道这都是暂时的,是脚伤后缺乏锻炼的后遗症,只有加强训练才能把有氧能力抓回来。</p><p class="ql-block">适应了两周,1/20进入比赛的20周训练周期。每天想的就是怎样完成当天的任务,空巢族居然也忙得不亦乐乎。开头几周因为体能跟不上累惨了,和老公抱怨说I am so pathetic!正逢中国新年前后,朋友圈里一片欢腾,别人不是回国F败,就是呼朋唤友吃喝玩乐,最差也会在周末听个concert看个秀逛个local公园啥的,我什么都没有,苦苦地在游泳骑车跑步之间轮番struggle,唯一的安慰是在strava上看见那两兄弟同样也折腾中,外加老公请我下馆子,一边吃一边发誓若能完赛就退休再也不折磨自个儿,憧憬一下退休后的好日子。</p><p class="ql-block">下图是1/20至2月中的训练log,绿色跑步,蓝色游泳,红色骑车,灰色是一天二练。2月10日那周训练时长终于超过10小时,在咱PhireTri铁三俱乐部的周排名榜上紧跟Alex位于第二,而目前这只是整个训练计划的“Base Phase”,打底阶段。</p> <p class="ql-block">进入二月份,骑车基本恢复了正常心率,不会动不动就窜到130,平均心率可以保持zone2,周末long ride逐步拉长到40迈。冬天虽然不能室外骑车,Zwift却提供了很好的训练机会。我找了一个持续几周的Build Me Up Workout系列,对踏频、持续输出功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就好比跑步训练中的interval和tempo,非得在训练台上才能做。这些workout的训练强度每次都累得我大汗淋漓、痛苦不堪,但效果之好也是肉眼可见。</p><p class="ql-block">游泳尽量每周游三次,所有的教练都主张宁可多游几次,能保持水感,比每次游很长距离更有帮助。虽然尚未回到以往的最佳状态,但感觉体能在慢慢恢复</p> <p class="ql-block">跑步最开心的是周末群跑。游泳骑车目前都在室内,跑步是唯一可以户外进行的。今年冬天出奇的冷,大风大雪低温都没能阻挡大家的热情。无论华氏单位数的气温,还是大雪覆盖了路面,和小伙伴们一起跑步的快乐是独自一人训练无法比拟的</p> <p class="ql-block">三项的训练是个无比枯燥乏味的过程,一般人眼里只看到选手们冲过终点的刹那辉煌,看不到他们在人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努力。有多少人愿意如此付出?</p><p class="ql-block">盼望严冬的结束,期待也害怕公开水域的游泳季的到来,Alex说这个比赛很可能要穿胶衣,那又是一个未知的挑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