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健全有利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考核评价体系

<p class="ql-block">东堀村 陈爱丹</p><p class="ql-block">完善制度体系,树立正确政绩观</p><p class="ql-block">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健全有利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p><p class="ql-block">一、树立正确政绩观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政绩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党员干部的行动方向和工作成效。正确的政绩观能够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办实事、解难题。反之,错误的政绩观则可能导致党员干部急功近利、脱离群众,甚至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p><p class="ql-block">二、当前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考核指标不够科学合理。部分考核指标过于注重短期的经济增长数据,而忽视了社会公平、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长远目标。这使得一些干部为了追求短期政绩,不惜牺牲环境、透支资源,甚至弄虚作假。另一方面,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过于依赖量化指标,而对干部的品德修养、群众口碑等定性指标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干部片面追求数据上的“政绩”,而忽视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群众的满意度。</p><p class="ql-block">三、完善制度体系的路径探索</p><p class="ql-block">(一)优化考核指标体系</p><p class="ql-block"> 考核指标是引导干部行为的“指挥棒”。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优化考核指标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一方面,要增加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创新等指标的权重,引导干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例如,将空气质量优良率、水质达标率、居民收入增长率、教育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促使干部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既要关注年度经济增长等短期目标,又要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长期目标,避免干部因追求短期政绩而忽视长远发展。</p><p class="ql-block">(二)创新考核方式方法</p><p class="ql-block"> 单一的量化考核方式难以全面评价干部的工作表现,因此必须创新考核方式方法。一方面,要引入多元化的考核主体。除了上级部门的考核外,还应增加群众满意度测评、专家评估、第三方机构调查等环节。通过多元化的考核主体,从不同角度对干部的工作进行评价,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例如,开展“群众满意度大调查”活动,让群众对干部的工作进行打分和评价,真正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要注重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考核人员应深入基层,实地查看干部的工作成效,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了解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干部的工作状态和实际能力,避免单纯依靠数据和报表进行考核。</p><p class="ql-block">(三)强化考核结果运用</p><p class="ql-block"> 考核结果的运用是考核工作的关键环节。只有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奖惩激励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考核成绩优秀的干部,要给予表彰奖励,优先提拔重用;对于考核成绩不佳的干部,要进行诫勉谈话、调整岗位,甚至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通过奖惩分明的机制,激励干部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另一方面,要加强考核结果的反馈与沟通。考核结束后,要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干部本人,指出其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要求。同时,要建立干部与考核人员的沟通机制,让干部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增强干部对考核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p><p class="ql-block">(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p><p class="ql-block">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需要制度的约束,还需要干部自身的自觉。因此,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方面,要将政绩观教育纳入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引导干部深刻领会正确政绩观的内涵和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开展党性修养培训、红色教育活动等,增强干部的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自觉抵制错误政绩观的侵蚀。</p><p class="ql-block">四、结语</p><p class="ql-block">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的“心之标尺”,正确政绩观的树立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以完善制度体系为保障,以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为抓手,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全体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完)</p> 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健全有利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