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风偏笑艳阳人的美篇

向风偏笑艳阳人

<p class="ql-block">”纸墨春秋”</p><p class="ql-block">“昂山”新年新学期”开学啦,何志刚老师讲解”纸墨春秋”篆刻艺术,印史学,及中国历史传承书法文化。</p><p class="ql-block">春寒料峭的晚上,课堂里飘着淡淡的墨香。桌面上摆满了,名人老师”印章和字画”何老师站在讲台上,身后是一幅装裱精美的书法作品,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开来,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松涛声。</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可知道,一张宣纸的诞生,要经历多少春秋?"何老师的声音温和而清亮,"青檀树皮要在山泉中浸泡百日,再经蒸煮、漂白、捣碎,最后在竹帘上轻轻一荡,才能成就这薄如蝉翼的纸张。"他的手指轻轻抚过讲台上的宣纸,像是在抚摸一段绵长的岁月。</p><p class="ql-block">课堂的灯光洒在何志刚老师斑白的鬓角上,他的目光越过我们,仿佛看见了遥远的过去。"我的老师常说,写字如做人,要懂得留白。这宣纸上的空白,不是虚无,而是天地,是呼吸,是让笔墨游走的广阔天地。"</p><p class="ql-block">他转身指向身后的书法作品,"看这一笔一画,都是与纸的对话。墨在纸上晕开,就像春雨落在江南,自然而然地浸润。书法不是刻意的描摹,而是心与纸的共鸣。"</p><p class="ql-block">忽然,何老师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的老师,不仅教我写字,还教我刻章。他说,印章是书法的魂,一方好章,能让整幅作品都活起来。"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小小的印章,在宣纸上轻轻一按,朱红的印文正如一只放飞的公鸡🐓。"这是老师临终前为我刻的最后一枚章,'守拙'二字,是他留给我最珍贵的礼物。"</p><p class="ql-block">窗外沥沥下着小雨,门口的路灯渐渐明亮起来,照在那枚朱红的印章上。何老师轻轻收起印章,目光扫过台下的我们,"新的一年,愿你们都能在这纸墨春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笔。"</p><p class="ql-block">课堂里静悄悄的,只有墨香在空气中流淌。我看见前排的同学悄悄抹了抹眼角,而讲台上的何老师,正望着窗外初绽的玉兰花,目光温柔而悠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