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人家、边界码头到泼水广场

胡成江集

<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大巴车将我们载到一傣族村寨。傣族人家住的房屋,底层架空,大斜屋顶,远远望去,高高大大,像一栋栋二层小楼。一傣族骚骚站在车下,笑盈盈地迎接我们。这骚骚高高的个子,体态健硕,盘起的头发一丝不苟。她将带我们到傣族人家做客,介绍傣族风情。她说傣族人重女轻男,男人成年后不但要“嫁”到女家,还要陪送不菲的“嫁妆”,生男孩就是生了个赔钱货。她很自豪地说自己生了三个女孩。我们做客的那户人家养了个“赔钱货”,从墙上的照片看,那个“赔钱货”身穿袈裟,挺精神的。傣族男人除了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还要到寺庙里做两年和尚,接受佛家教育。傣族人的社会结构,女主男从,与中原汉人完全不同,真是“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从傣族人家的楼上下来,傣族骚骚又带我们走进一手工工场,这里的银匠都是“赔钱货”。妻经不住银器的诱惑,花八百块钱买了个手镯带在手腕上。</p><p class="ql-block">离开傣族村寨,我们又来到傣族园里的边境码头。这是个六国交界的地方,红色的路牌指向中国,其它五种颜色分别指向老挝、泰国、越南、缅甸和柬埔寨。一旁的澜沧江边停靠着一艘白色的游艇,游客纷纷爬上去,拿起枪械等道具,摆出各种姿势拍照。澜沧江流过这里就成了湄公河,刚刚我们坐着快艇在澜沧江上巡视了一圈,几乎到了澜沧江变成湄公河的地方。老挝、泰国、越南、缅甸和柬埔寨这些周边小国,千百年来或多或少都受到我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便依附着有个主心骨,近两百年来我中华式微他们的日子也过得极其艰难。国家本土体量小迟早只会沦为大国的附庸,即便曾经不可一世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也一样,只能求大国仁义别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便是。</p><p class="ql-block">从边界码头上来,乘观光电瓶车来到孔雀园。很遗憾,我们走进去的时候,正赶上孔雀表演散场。再乘车去泼水广场,便要排在长长的队后等着上车,真后悔刚刚不该从这里下车。很多时候,一旦从某列车上下来,再想上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真可谓,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排队排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才得以再次坐上观光电瓶车。来到泼水广场,看台上坐满了人,扬声器里不时传出主持人的讲话声,中间的广场上一群群人在游行,还能看出队形,显然泼水活动尚未开始。忽然有水柱从上空喷洒而来,喷到我这向前再向前欲极近广场看热闹的人的身上。我可不想被淋成落汤鸡,赶紧跑离广场。泼水活动开始了,游行的队伍乱作一团,在嘈杂声中,人们用盆挖起地上的水相互泼去。泼水活动本是傣族人的节日行为,因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周总理不顾六十多岁的年龄参加过这一活动而声名远扬家喻户晓。如今为了满足旅游的需要,建起这泼水广场,傣族的泼水节成了从各地赶来的游客的,天天都要过了。有人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人这种动物,很多时候都喜欢凑热闹,见人那般我亦那般,其实并不知己之所以那般,只好自嘲:情不由己。</p><p class="ql-block">看了会儿泼水广场上人的狂欢,再看看表:四点二十分,快到集合的时间了,赶紧走开。四点半钟大巴车返程,载着我们回到景洪告庄西双景那儿,早晨我们出发的地方。</p>